陳勝吳廣的農民軍戰鬥力怎麼樣?為什麼會先勝後敗呢?

用戶68852507


衡量軍隊的戰鬥力有以下幾個層面:組織結構(指揮系統,行伍編制,人員構成,訓練,兵種構成等等);武器裝備(鎧甲,輕重武器,攻城器械,後勤等等);兵士將帥決心(正義之戰,侵略之戰,求生之戰,掠奪之戰,名譽之戰等等);戰略戰法(攻守之勢,陣地戰,遭遇戰,伏擊戰,兵法謀略等等)。

陳勝吳廣的農民軍首先不是正規軍,沒有正規訓練,沒有軍隊架構(班,排,連,營,團),多數人沒有武器,沒有後勤(全靠搶);也沒有什麼戰略打法。唯一可稱道的是這是生存之戰。所以這支農民軍剛開始戰鬥力是極低的。

戰鬥力低但起義歷時較長時間原因如下:郡縣士兵人數較少,維持治安可以,面對數倍於己的農民軍有點力不從心;其次,當時中央政府一直認為這是幾個小毛賊在到處放火,沒有放在心上,沒有徵集正規軍隊去平叛;起義中期,農民軍的人員構成已發生變化,其上層領導已經變成原六國貴族。

先勝後敗:一股沒有人管的小毛賊,殺人放火政府不管,民眾只能跟隨。到中期六國貴族來投奔,分走部分兵員。到後期陳勝吳廣鬧的越來越大,直接進攻關中腹地,中央政府不能在忽視(存亡之刻,必須一致對外),而陳勝吳廣又被架空,已經不是當初的存亡之心了,所以失敗了。

鎮壓農民起義還是較為簡單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有口飯吃,真正鋌而走險造反的只有幾個人,非常容易被針對。但有個前提:中央政府得全力支持。


瑰意桐楚


農民軍只是底層貧苦人民聚集在了一起,沒有牢固的組織關係,戰鬥力也一般,剛開始的勝利是因為他們一呼百應,激情了其他底層人的反抗熱情,所以趁勢取得了一些勝利。但隨著國內反抗勢力的崛起和成型,出現了區域和利益訴求的分化,起義軍也並沒有形成一股真正的合力,再加上朝廷主力的反撲和鎮壓,沒有戰鬥力的部分農民軍隊伍最終只有被剿滅的命運。

擒賊先擒王,陳勝吳廣是第一個反抗秦朝的起義軍領袖,勢力最強,所以朝廷最先會瞄準他們,至於劉邦、項羽這些人在當時還沒形成氣候,因此還沒有強大到威脅朝廷統治的地步,他們是在後期才逐漸成長起來的,而那時朝廷因為忙於剿滅叛軍,自身的勢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削弱,這就給了劉、項等人趁勢崛起的時間和機會。

最終星火燎原,反抗勢力越來越強大,規範性和戰鬥力不斷提高,朝廷軍隊鎮壓不過來,只能湮滅在全國反抗勢力的汪洋大海中。所以,最後起義軍最強的兩支隊伍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聯合取了天下,形勢也由起義軍和秦軍的鬥爭為主逐漸演變為楚漢相爭的局面,最終劉邦打敗項羽,奪取了天下。



王子不憂傷


沒有機槍就不錯了!


手機用戶54673710565


陳勝,吳廣起義軍戰鬥力是不錯,所以起初的時候所向披靡,但是取得一些勝利後起義軍內部不合最後導致內鬥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