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讓香港,中英街是如何勘界的?

Cats貓


沉痛歷史!

1840年6月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8月29日簽訂巜南京條約》,條約規定"割讓香港給英國"。

1856年10月英 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 法侵略軍侵佔北京,以焚燬皇宮以威脅,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中法,中俄的《北京條約》,作為巜天津條約》的補充。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1898年6月9日,大淸與英國在此租借九龍以北,深圳河南的土地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30多個大小島嶼(後稱新界)租期為99年。1899年3月16日中英勘界委員會勘定深圳河源頭到尖沙角西大鵬灣的邊界線,他們沿線豎立木質界樁,上書大清國新安縣界。從此後沙頭角被劃分成"華界丷、"英界"兩部分,1905年把木樁換成了石質界碑至今。

界碑尤在,既是歷史,也是民族之痛。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屈辱,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鬥!




用戶HDL眼鏡一王玉南


1899年3月16日中英勘界委員會勘定深圳河源頭到尖沙角西大鵬灣的邊界線,他們沿線豎立木質界樁,上書大清國新安縣界。從此後沙頭角被劃分成"華界”、"英界"兩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