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遇見諸葛亮之前,就有了強大的軍隊,為何還一事無成?

風繼續吹


其實這個問題是錯的,應該是反過來才對,即“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是沒有強大的軍隊,但卻不是一事無成”。

要知道劉備可是受到曹操、袁紹、陶謙等人破格禮待的,一事無成的人又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優待呢?


劉備歷任安喜縣尉、平原相、徐州牧、豫州牧

在黃巾之亂初期,劉備就以功被任命為安喜縣尉(安喜縣的公安局長),因“怒鞭督郵”一事棄官逃命,後因募兵和力戰黃巾賊有功,被任命為下密丞,再遷高唐縣尉。

之後於青州刺史田楷抵禦袁紹有功,升任平原相(職俸兩千石,掌一國大小事務,曹操也曾做過濟南相)。在任期間,治理得當,禮賢下士,人心盡歸,名揚天下。“備外禦寇敵,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

劉備名氣之高,連遠在徐州的陶謙都知道了,把他請來抵抗曹操,給兵給糧,最後連徐州都給了劉備。而曹操對劉備是“表為宜城亭侯、左將軍、豫州牧,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袁紹是“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兩百里,與先主相見”。

可見去荊州前的劉備是名望極高的人物,絕不是演義中那樣懦弱無能的愛哭鬼。能受到當時名門梟雄如此禮遇的劉備,還能說是一事無成嗎?


劉備雖然聲名日盛,手下卻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

劉備入荊州前的處境,和揚州牧劉繇、幽州牧劉虞一樣:虛名顯著而實力不足。劉備前期的嫡系軍隊很難超過一萬,而且還經常被打散,實力一直不能凝聚,發展不起來。

劉備與田楷救援陶謙的時候,手下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兼饑民數千人”。之後陶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劉備才算是建立起一支初具規模的軍隊——白眊兵。但軍隊人數也不超過六千,在當時的群雄爭霸中,實力算是末等的。

而且劉備辛辛苦苦建起來的軍隊,也多次被袁術、呂布聯軍打敗,甚至還出現了“人吃人”慘狀的海西之困。之後又被曹操奪了徐州,逃去冀州投靠了袁紹,雖然劉備讓趙雲暗中招兵,但也僅有幾千人,而且從劉備在冀州呆的時間來看,這支部隊也沒經過軍事訓練,沒有投入過戰場,實戰經驗嚴重不足。

到了荊州的時候,劉備手上只有趙雲找來的數千部曲,和途中收編的黃巾餘部襲都的數千人,加上慢慢聚攏起的原先部隊,總兵力勉勉強強達到一萬人以上。而劉表雖然優待劉備,但卻是“即用之,又防之”,自然不會大幅度加強他的軍備力量。

劉備也就靠著他的一萬多軍隊,把荊州當做練兵場和磨鍊地,慢慢地發展壯大,即收服人心,又招兵買馬。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才憑藉這一支軍隊,實現了自己的逆襲。


狐史首丘


對這問題我不敢苟同,首先劉備在遇見諸葛亮之前並沒有強大的軍隊,其次當時他也不是一事無成。

並無強大軍隊

在奪取荊州之前,劉備一直都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今天剛得個領地,明天又丟了。黃巾之亂時,劉關張組織三百鄉勇,隨朝廷軍隊剿滅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不久因張飛鞭打督郵棄官。幸得劉虞、公孫瓚保薦得以免罪並被封為平原縣令,此後一直依附著公孫瓚。後因劉備等人看出公孫瓚不能成事,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謙的時候藉口支援,間接投奔陶謙,在陶謙手下駐守豫州境內的小沛,沒過多久陶謙病逝,臨走前將徐州託付給劉備得以入主徐州。

按理說徐州戶口百萬,城富民裕,是個可以安心發展的好地方,可天不遂人願,194年,劉備入主徐州;195年,劉備佔領的徐州被袁術打了一小半,曹操擊敗呂布,呂布加入小沛;196年,呂布反客為主,佔領徐州,劉備無奈入主小沛;198年,曹操滅呂布,劉備投奔曹操;199年,劉備跟隨曹操回許都,舉薦劉備為左將軍,煮酒論英雄後,劉備趁亂又打下徐州;200年,衣帶詔事件爆發,曹操伐劉備,劉備敗;202年,逃到荊州,依附劉表,鎮守新野,一直到207年,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

從黃巾之亂組織鄉勇,到褚葛亮出山前的蝸居新野。劉備基本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且處處被人提防,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哪來的強大軍隊。

並非一事無成

雖說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並沒有佔領多大的地盤,軍隊也不強大,但我覺得地盤和軍隊並不是判斷成功與否的絕對標準。在請出諸葛亮之前劉備就已深得百姓人心,比如陶謙臨終託付徐州給劉備後原文中說到:“眾軍舉哀畢,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辭。次日,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 ”而在敗走新野時,同行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挑擔揹包者不計其數。雖說那時諸葛亮已經出山,但群眾基礎是劉備早已打下的。

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雖說劉備當時並沒有多大的地盤和多強的軍隊,但他卻使自己的仁德形象深入人心,這何嘗不是一個偉大的成就。所以說當時的劉備也不算一事無成吧。


無聊讀讀歷史


從鎮壓黃巾起義軍的起初,將關、張,兵幾百發展到幾千。每小團一千左右計祘,也有兩三個小團、稱得上一個師了。如有高明的指揮員指揮,也可獨擋一面了。當年毛澤東主席剛上井崗山,也不過秋收起義後帶來的千把人。兵不在多而在精,只要指揮得當,會打仗,加上勇敢,就能發展壯大,打勝仗。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三年期間,紅軍以劣勢的態勢,誘敵深入,將敵引入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腹地,在局步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取得了一、二、三、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壯大了紅軍隊伍。

以上除了將士們的勇敢、英勇作戰之外,統帥是最關鍵的。自古所謂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嘛。

劉備起初雖有虎將關、張和數千軍馬,但他不會用,不懂軍事,不會運等帷幄。再好再強的兵馬也不會指揮運用,

所以老是潰不成軍。只到徐庶、最後諸葛亮的到來才改變態勢,取得了幾場勝利。博望坡一戰,將就關、張、趙,兵幾千人,諸葛利用有利地形,自然條件採用火攻,除少數逃脫外,夏候惇的十萬精兵基夲被殲滅。而在此之前還沒打過這樣的勝仗。可見兵無帥才、高明的指揮員,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不行的,打不了勝仗的。

運等更為:運籌。變字,致歉!


手機用戶68063485589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並沒有強大的軍隊。

在東漢末年,劉備開始是跟著公孫瓚混,一路做到平原相,但是部隊並不多,和田楷去救援陶謙時,不過“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備手下不過千把人而已,所以陶謙又給他丹楊兵四千,以加強他的兵力,之後劉備就在小沛駐紮。

陶謙死後雖然將徐州交給劉備,但是劉備並未能完全接管陶謙的部署。陶謙的部將下邳相曹豹在下邳就不是很服從劉備,陶謙的丹陽兵很多還聽曹豹的,所以劉備的直屬力量並不強。而且徐州四面都是強敵,北面是袁紹,東面是曹操,南面是袁術,都是比較強大的敵人。劉備內部還未安定,自然沒空擴張勢力。

不過劉備不出去不等於別人不惦記他,袁術很快就北上攻打徐州。劉備在和袁術對峙期間,張飛和曹豹起了矛盾,曹豹被殺,丹陽兵轉投被袁術收買的呂布,張飛兵敗,呂布攻佔徐州。劉備向呂布求和,駐軍小沛後收容士兵,最後有了萬餘人,但是隨即再次被呂布擊敗。投奔曹操。

劉備雖然後來一度再次佔據徐州,但是很快也被曹操打敗,轉而投奔袁紹,這個時候沒多少自己的部隊,在官渡之戰期間,劉備率軍和龔都一起襲擾曹操後方,合兵也不過幾千。所以劉備投奔劉表時兵力更少。雖然在博望劉備擊敗夏侯惇和于禁,但是這也是率劉表的部隊,不是屬於劉備自己。而劉表對劉備並不完全信任,因此劉備自己的部隊,應該也不會很多。

劉備的實力變強,還是要在收編江夏劉琦的萬餘精兵開始,之後在赤壁擊敗曹操,奪取了荊南四郡,雷緒又率部曲數萬來歸降,才有了一些基礎。此時諸葛亮早就已經輔佐劉備,所以在劉備遇到諸葛亮之前,一直沒有太強的實力。


不沉的經遠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劉備胸有大志,少年時拜盧植植為師。東漢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張角借領導得黃巾軍揭竿而起,數月時間義軍攻城掠地,漸成燎原之勢。二十四歲的劉備正是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的年齡,遇見張飛和關羽,在“桃園三結義”。組織五百鄉勇,殺奔鎮壓黃巾軍的戰場中。勝利後按功行賞,劉備只擔任個安喜縣尉。如果說東漢年間的縣官是七品芝麻官的話,那麼劉備擔任的安喜縣尉至多是從九品下的小小芝麻官。不久後受不了上級的氣,離職辭官。在鎮壓黃巾軍起義中,投靠過多個諸候,先後率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死後,將徐州讓與劉備。就在劉備佔據徐州後不久,呂布在山東被曹操打敗,帶著殘兵敗將也來徐州投靠劉備了。而劉備一見到呂布之後,就要把徐州讓給呂布。要不是懾於關羽張飛的不滿,呂布也就沒接受徐州印綬了。不過,在一次劉備帶著關羽取征討袁術,留下三弟張飛守徐州。張飛酒醉,鞭笞聯呂布的老丈人曹豹,還大罵了呂布,卻是把呂布激怒,深夜襲取了徐州,張飛敗逃。徐州落到了呂布手中。這樣徐州正式讓給呂布,自己則帶兵到下沛駐紮了。其實劉備讓徐州是真心的。因為陶謙部下張闓殺了曹操的父親曹嵩一家後,曹總就率大軍征討徐州,要殺陶謙為父報仇。陶謙的兩個兒子游部爭氣,根本繼承不了徐州的基業,這才把徐州讓給劉備。而劉備有戰略眼光,當時的徐州可以說是危機四伏,曹操是名為輔報仇,實則垂涎這塊肥地;袁術也躍躍欲試,大動干戈不已。這兩大勢力把徐州夾在中間,隨時有不保只虞。劉備於陶謙臨危受命,不得已而為之。但是,現在的劉備上不能拓疆擴地,下不能保民守城,他巴不得把這燙手山芋“拱手讓人”,自己保全。這下徐州被呂布佔領正中下懷。果不其然不久後呂布就被曹操在徐州打敗,丟了性命。從這裡我們看出劉備具有很高的戰略遠見。他不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不顧長遠利益。有一天,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清劉備到小亭青梅煮酒,曹操大談當世英雄,文劉備當世英雄是誰,曹操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吃了一靜,手中的筷子不知不覺掉在地下,正巧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安之動,從容地低下身撿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蔡掉了筷子。”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曹總從此再也不疑劉備了。劉備則在暗地打擊自己的敵人,呂布在白門樓上被綁,曹操但是本想準備給呂布鬆綁,但是被劉備一句“明宮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曹操聽候,就挖坑把呂布埋了。這是劉備為今後抗曹剷除了最大的敵手。

劉備在曹營聽公孫瓚已死,追念昔日薦已之恩,不勝傷感;又不知趙子龍如何下落,放心不下,因暗想曰:“我不就此時尋個脫身之計,更待何時?”逐起身對曹操說:“術若透紹,必從徐州果,備請一軍就半路截擊,術可擒矣。”曹操笑曰:“來日奏帝,即便起兵。”次日,劉備面奏君。操令劉備宗督五萬人馬,又差朱靈、路昭二人同行。劉備到寓,醒夜收拾軍器鞍馬,掛了將軍印,催促便行。關張在馬上問曰:“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劉備曰:“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次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絆也!”

時郭嘉、程昱考較錢糧放回,制曹操已遣劉備進兵徐州,慌入諫曰:“丞相何故令劉備督軍?”操曰:“欲截原始耳。”昔劉備為豫州牧時,某等請殺之,丞相不聽,進入又與之兵:辭方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厚欲治之,其可得乎?”古人曰:“一日縱敵,萬世之患。望丞相察之。”操然其言,逐令許諸將兵五百前往,務要追劉備轉來。許諸追到後,劉備曰:“將在歪,君命有所不受。吾面過

君,又蒙丞相鈞語。今別吾天議,公可速回,為吾稟覆,另候裁奪便了。”許諸在關張面前不敢動武只好回去。從中可以看出劉備的心機和謀略。劉備這一走便開始了抗曹扶漢的道路。先後看到大軍閥董卓、袁術、袁紹被曹操剿滅。二劉備還活著,這就是劉備的能力。劉備的大半生都在尋找機會,這個機會總是不到,在這個期間劉備收穫最大的是他在其他小諸侯眼裡是仁義,道德之師,愛民如愛己,表現了高超的政治才能和領導能力,以區區五百鄉勇逐步發展起來,成為抗曹的主力。至於他沒有穩固的地盤是因為曹操的勢力太強大了,如果固守城池就要被殲滅。所以他採取靈活的戰術與曹操周旋。公元200年開始,曹操征討劉備,劉備一路敗退,第一次丟了夫人、走散兄弟。曹操生擒住關羽。劉備逃亡青州,召集舊部,公元201年,曹操開始攻擊汝南,劉備失敗逃走,投奔劉表,劉表讓劉備駐紮新野,劉表對劉備不以重用,劉備一籌莫展之際,遇到了水鏡先生,推薦了徐庶、諸葛亮等人,徐庶為劉備超級謀劃策,大展才華,在數月之間連施妙計,殺呂曠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曲樊城,事劉備的士氣軍心為之一變,使曹操的囂張氣焰為之一振漢,徐庶初顯身手,為曹操所注意,因其母被曹操所執,被迫降曹,他又一次“走馬薦諸葛”。這是的劉備更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有一個好軍師是自己的事業必需的因素。這便引出“三顧茅廬”故事。這時的諸葛亮再南陽鄧縣隆中的草盧,最後答應劉備出山輔佐劉備爭奪“三分天下”。其實諸葛亮對劉備的一切行動都瞭如執掌。(有情報組織)諸葛亮之所以下山幫劉備,是因為他對劉備考察了很久,深知劉備的為人仁義,厚道,愛民如己。有政治領導能力,能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劉備差的是軍事謀略。諸葛亮出山後就就和東吳孫權達成聯盟,劉備和孫權聯手在“赤壁”大敗曹軍。巧取荊州和益州,從而奠定了蜀國的基礎。

題主說:“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就要了強大的軍隊”言過其實,劉備的軍隊最多不過五萬,名將只有關張趙,手下的謀士都是凡凡之輩。真能和強曹幾十萬大軍相比,戰將過百,謀士智囊個個都是奇才。在這種形勢下,劉備不被曹操剿滅就是萬幸了。


海納百川233699882


劉備是個有大志也有一定能力的人。

他的大志就是恢復漢室統治。在當時天下分崩離析的混亂局勢之下,恢復漢室這種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並且都是些有錢有勢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劉備的志向並不是夢想,而是有現實基礎的。

他的能力可以從他曾“師事鄭玄、盧植”這種說法中得到認證。鄭、盧都是當時名動天下的人物,其中鄭玄是經學大師,在漢末那是相當於孔子的存在。盧植也是儒學大師,官也做到了中央級別。這兩個大師的學生,哪怕是個記名弟子,那也是很了不起的。從他後來知道延攬英雄人物的手段和以仁義為本(即使是假的也不錯)的作風上看,肯定是得到了師傅的指點的。另外,他本人也學過一點武功,算是能文能武了。

但是,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除了收了兩位異姓兄弟作為臂助之外,最多的時候就是拉起了幾千人的隊伍,打打殺殺了一陣子,可以說根本上沒有半點展足之機,也沒有寸土可以立足。而此時曹操、孫堅他們分別在北方和東南搞得風生水起,離漢室一統的理想似乎越來越遠了。

所以,可以肯定地說,相對於當時一些天下英雄,劉備的才能確實是很一般的。他只所以會獲得諸葛亮等一班人才的輔佐並最終成就三分之一不到的帝業,完全是他的理想還有一定的誘惑力所致。


亦喻之


劉備的發展壯大完全是自身努力的結果,包括排名佈陣,攻城野戰等等,諸葛亮能夠發揮的作用很小,甚至可以忽略。諸葛亮的主要功績在於劉備死後,作為託孤大臣維護了蜀國11年安寧,進一步培養了軍隊,鞏固了內政。之所以高調宣揚諸葛亮的加盟,主要是為了吸引注意力,爭取諸葛玄和當時在野的荊州名士如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人的注意,儘可能給自己樹立一個好人緣,壯大自己聲勢,並間接和劉表套套近乎,這裡要多說一句,諸葛亮站錯了隊伍,他支持劉琦,並不討劉表喜歡,逐漸被排擠出去,屬於遊離在劉表核心集團之外的實力派人物,是個可以改造好的壞份子,也是各邊緣勢力爭取拉攏的對象。在這方面,可以說諸葛亮本質是個荊州關係戶,叔父諸葛玄才是他安身立命的靠山。劉備託孤,安排諸葛亮和李儼主持朝政,也是為了安撫從荊州帶過來的一干部眾。諸葛亮在劉備軍中其實只是個軍需官,劉備入蜀後,才隨張飛趙雲等入川,任軍師將軍職務,署左將軍府事。在隨後的征伐中逐步成長,多次為劉備鎮守成都,成為劉備的腹心大將。固然,三國演義確實是本好小說,但是對諸葛亮的作用,我認為還是有所誇大的。當然,就小說而言,演義裡的小亮亮,無敵近乎妖。


小屋253315373


劉備始終在以少擊多,也從來沒有過所謂的強大軍隊。這是劉備一生都未能逃脫的宿命。

最初的擊破黃金賊就是數百鄉勇。後來獲得徐州後,又因曹操的天子令,以少擊多,討伐袁術。反叛曹操後,在徐州承受曹操主力的碾壓。官渡之戰,作為游擊隊,又在汝南地區被曹軍掃蕩。到了新野,被夏侯惇軍打的時候也是以少擊多。對劉璋作戰還是以少擊多。後來的漢中之戰,還是以少於曹操的兵力獲得勝利。

劉備一生大小戰役無數,幾乎沒有過以多擊少的案例,及時最後一戰,夷陵之戰也是雙方同等兵力(劉備軍中是加了一萬蠻兵)而劉備這種以少擊多有過好幾次勝利,才讓他成為亂世中的人才,各地的諸侯都喜歡籠絡劉備到他們那邊當保護傘,比如徐州陶謙。比如,荊州劉表。還有蜀地的劉璋。

劉備實際上並非在新野獲得諸葛亮後一飛沖天的。劉備主要是在輾轉期間心態慢慢產生了變化。最初的劉備是仁字當頭,願意用仁義對待別人。結果就是徐州時候呂布叛變,荊州時蔡家的背後捅刀子。劉備在入蜀時不在相信仁,更趨向於利。劉備最後能夠獲得巴蜀,能與曹孫三足鼎立,就是因為劉備選擇利了


金晶林



路遙lgy


這是一個偽命題。劉備在赤壁之戰之前,連個屬於自己的立腳之地都沒有,談何軍隊!赤壁之後才向孫權“借“了荊州(其實只有一半,另一半曹操佔著),算有了立身之地,真正拿下成都,才算有了基業。手下拿的出手的就只有關張趙,之後諸葛亮,那是完全仰仗兄弟情義留在身邊。三國演義為了拔高劉備,把關張趙著重描繪,像神一樣,其實,關張趙在曹操孫權那,一把把都是。劉備實力比呂布都差遠了,呂布手下張遼高順臧霸等八個上將加謀士陳宮和訓練有素的西涼鐵騎,所以才會讓出徐州給呂布。但劉備就沒打贏過呂布。趙雲也是向公孫瓚借的,公孫敗亡後趙雲覺得劉備人不錯,才投靠。小時候覺得劉關張趙那麼厲害,劉備怎麼老打敗仗,東奔西跑的,或投靠劉表袁紹,或寄生徐州陶謙,其實,劉備真的很不容易,白手起家,沒有什麼家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