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噓,聽曲兒。

您聽出年代的質感了嗎?是的,這是從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推出的《傳承經典——京劇名家黑膠原聲再現》系列數字化唱片中節選出的精彩片段。曲兒聽完了,想聽聽作品背後的故事嗎?今天就帶您去“後院”轉轉,認識下我們的專家團隊吧。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專家審稿會合影留念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鈕驃

鈕驃,男,曾用名鈕維驃,字捷之,生於1933年11月4日,滿族,北京人。戲曲研究家、教育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編審,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化部振興京劇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田漢研究會理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48年入四維戲劇學校學京劇表演,1950年轉入戲曲實驗學校(後為中國戲曲學校,即今中國戲曲學院),先工老旦,從時青山、劉子元;後習文丑,從蕭長華、高富遠、蕭盛萱、汪榮漢、王傳凇、華傳浩等老師受業,並得到王瑤卿、雷喜福、沈三玉、錢富川諸師輩的指授。

八十歲的鈕老博學謙虛、和藹可親,他不僅是當今戲曲界的權威學者,而且還有個更特殊的身份——鈕老是《中國大百科全書》一版戲曲曲藝卷的作者,是我們百科社的老夥伴了。據數據庫查詢,由鈕老師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親自編寫並署名的詞條有19條之多。鈕老師還為我社出版的《中國京劇百科全書》親自撰寫了200餘個條目。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高級檢索-作者檢索-鈕驃”結果

連續兩天高強度的集中審稿,當看到八十歲的鈕老認真的一字一字校對著唱詞時,我們年輕一代編輯終於讀懂了老編輯們常說的百科全書作者的精氣神兒——認認真真做學問,對待學問有點“較真”。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沈世華

沈世華,女,漢族,生於1941年4月20日,浙江慈溪人。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導師,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953年入浙江國風蘇崑劇團(現浙江崑劇團)學崑劇表演,工閨門旦,師承朱傳茗、周傳瑛、俞振飛、周傳錚、方傳芸、沈傳芷、張傳芳、姚傳薌、劉傳蘅、張嫻諸名家,並得到王傳淞、包傳鐸、言慧珠的指授。在藝術上功底堅實,戲路寬廣。1958年,17歲學成後即留團擔任當家旦角演員,除經常演出傳統摺子戲外,還主演了許多大戲,在省內外博得稱許。1961年參加浙江省青年演員會演,以演《琴挑》、《百花贈劍》二劇,被評為全省五名青年尖子演員之一;1962年參加蘇浙滬三省市崑劇觀摩演出,所演《琴挑》一劇,在青年演出評獎中名列榜首;1984年在北方崑曲劇院任職時,以《遊園驚夢》一劇參加北京市首屆中青年演員調演,獲最高獎項“特別獎”。

七十多歲的沈世華老師氣質非凡,舉止優雅,是中國崑劇藝術教育史中的第一名女教授。她從青年時期起,即開始兼任教學傳藝工作,五十九年以來,教過的學生中,有大學的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劇院劇團的演員、學員和藝術院校的進修教師,還輔導過一些著名的演員;學生中許多人獲得了全國性和省市級獎勵,獲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就有百餘人。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劉振英

劉振英,男,1947年生人。1958年考入中國戲曲學校(現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科。先學老生,由宋繼亭、陳斌雨先生啟蒙;後學醜行,得蕭長華、高富遠、王盛茹、蕭盛萱、耿慶武、汪榮漢、鈕驃先生實授;在校又得雷喜福、茹富蘭、錢富川等先生傳教。畢業後調入中國京劇院(現國家京劇院),曾與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張云溪、錢浩粱、孫嶽、楊秋玲、李光、李世濟、李維康、耿其昌、吳雲璋、劉秀榮、張春華、俞大陸、於魁智等名家多次合作演出,曾隨李小春等中國藝術家代表團出訪美國,也曾隨團出訪朝鮮、日本、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瑞士等國,又多次赴臺灣、香港、澳門等地演出。其行當、角色文武兼有,昆亂皆應。現在中國戲曲學院任客座教授。

劉振英老師是我們百科社”京劇興趣小組“的老師。劉老師曾在京劇《無底洞》中扮演“貓神”,戲中先翻360度轉體“撲虎”後,又從三張桌子上向下翻“雲裡翻”(向後轉體、從桌前落下),難度相當高,當時在京劇界能夠完成者可謂鳳毛麟角。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陳端

陳端,女,1948年生人。北京京劇院資深演員。1966年畢業於北京戲劇專科學校,受業於孫莆亭、王玉敏、耿世華、楊菊芬、孫振泉、田榮芬、李喜鴻等老師,在校工老旦。畢業後在北京實驗京劇團工作(後團改院,名為北京京劇院)。在劇院演出過很多劇目,如:曾與著名花臉李長春合作演出《赤桑鎮》,飾演吳妙貞;在《強項令》中飾演湖陽公主;在《遇皇后·打龍袍》中飾演李後;在《望兒樓》中飾演竇太貞;在《釣金龜》中飾演康氏;在《罷宴》中飾演劉媽媽。後居國外(日本)傳承國粹,曾演出《李逵探母》和言派名劇《臥龍弔孝》中飾諸葛亮。在校時與女老生楊菊芬先生學過老生戲,因鍾愛坤生藝術,又拜譚門女弟子王則昭先生為師,學習並傳承譚派藝術。近年來,在京劇進校園的活動中努力執教,並取得顯著業績。

陳端老師也是我們百科社“京劇興趣小組”的老師。陳老師上課時非常認真,她會給每位同學仔細地糾正發音、眼神、身法,並親自示範、講解動作的要領,是學員們公認的耐心負責的好老師。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會議現場



為了保證《傳承經典——京劇名家黑膠原聲再現》作品的權威性和準確性,2018年11月上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新媒體中心組織召開了為期兩天的高強度專家審稿會。項目組聘請了鈕驃、沈世華、劉振英、陳端四位當代京劇藝術家擔任專家,對作品中涉及的唱段名稱、版本、唱詞內容、唱片年代等進行了嚴格考證。專家組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也讓我們編輯積累了很多戲曲界只”口口相傳“的知識,例如“烏盆計”應為“烏盆記”,“打漁殺家”又名“慶頂珠”等等。

“真不錯,程硯秋的‘硯’字你們寫對了,我看到過好幾個錯誤的版本。他28歲之前是‘豔’,後來登報聲明改為了‘硯’。”鈕老鄭重地說。當他得知程硯秋的個人介紹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時更是連連點頭,稱讚道:“《中國大百科全書》是對的,確實權威!”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程硯秋”詞條


滿足讀者需求,向讀者提供權威、準確的知識一直是我們百科社追求的目標。因為京劇曲目的特殊性,作品中“唱詞隨曲”的功能是編輯和技術人員一句句聽完後手動標註,並經過反覆核准後完成;單曲循環、順序播放、隨機播放等不同模式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

《傳承經典——京劇名家黑膠原聲再現》作品以互聯網為載體,將傳統資源與新媒體技術融合,在“繼承中發揚”傳統文化,用數字技術重新激活藝術典藏,通過指尖方寸的遊走,帶領用戶深入領略京劇大家的藝術魅力。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下載即可欣賞名家名曲

品京劇之美,聽幕後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