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吃臘肉會得癌,這是真的嗎?

聞著臘肉的香,就像聞著故鄉的芬芳。可有人說,臘肉這種食物對身體不健康,而且又鹹又膩,吃臘肉會得癌,這是真的嗎?

揭秘:吃臘肉會得癌,這是真的嗎?


首先,美食坐家要告訴頭條友們的是,我吃了幾十年臘肉,此時此刻還“一蹦一跳”拿著手機解答這問題呢!其實,只要不像飯一樣天天吃,大吃猛吃,再就是吃自己醃製晾制的臘肉是不會致癌的,因為晾制過程只是自然風乾的過程。

眾所周知,醃製臘肉是一種有效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在這過程中呈現出了獨特的風味,高鹽也能有效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但臘肉鈉含量很高,而且由於水分流失,脂肪含量相對很高,對於“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人群確實不太適合。作為美食是不錯的,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最好不要常吃,不要被舌尖上體會到的美味,矇蔽了我們的健康知識。

第一,臘肉的含鹽量高。100克臘肉含鹽量約為2.1克,而人體每天攝入3克食鹽就基本達到生理需要量了。長期大量吃臘肉,很容易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從而加重或導致血壓升高或波動。

第二,臘肉的脂肪含量高。雖然臘肉在製作過程中,鹽使細胞水分減少了,但絲毫沒有使脂肪流失,相反卻使脂肪的相對含量增加了。不僅如此,膽固醇也“濃縮了”,每100克臘肉一般含膽固醇123毫克。毫無疑問,這正是導致高脂血症的危險因素。

第三,臘肉在製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

揭秘:吃臘肉會得癌,這是真的嗎?


臘肉怎樣吃才比較健康呢?為了臘肉的美味,有沒有辦法用其他食物來抵消臘肉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呢?這顯然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希望,臘肉是眾多食物中的一種選擇,偶爾滿足食慾,是沒有問題的,是不會得癌的,但不宜經常食用。其實,經常變換食物的種類,更有利於身體健康,這也是挑選食物的基本原則。

如果超喜歡吃臘肉,建議先用水浸泡一段時間或煮過之後,再用於蒸、炒等,儘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適當吃一些含鉀量高的蔬菜水果,可以抵消部分鈉(食鹽)的不良作用。

至於臘肉脂肪過多的問題,可以通過增加運動量來消耗;或者在其後的幾天,通過減少脂肪的攝入量來平衡。

揭秘:吃臘肉會得癌,這是真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