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馬股份推1.08億股股權激勵計劃 業績承諾2020淨利翻番

【財聯社】 (記者 崔文官)隨著股市行情的回暖,一些上市公司也再度啟動了此前停止的股權激勵計劃,2月25日晚間,迪馬股份(600565.SH)董事會審議通過股權激勵計劃,152名員工獲享1.08億股,此前的2018年10月16日,由於資本市場環境的影響,公司終止實施2016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如今四個月後,迪馬股份再度拋出股權激勵計劃,除了資本市場整體環境復甦之外,大股東重慶東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銀控股”)也順利解決債務危機,財聯社記者還注意到,迪馬股份此次股權激勵計劃業績考核將以最近三年平均淨利潤為基數,2019年及2020年淨利潤增長率需達到50%和100%。

業績承諾2020淨利翻番

據公告披露,迪馬股份此次激勵計劃包括股票期權激勵和限制性股票激勵兩部分。迪馬股份擬向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1.08億元,佔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24億股的4.49%。其中,擬向部分激勵對象授予3880萬份股票期權;擬向部分激勵對象授予6920萬股限制性股票,股票來源為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公司A股普通股,值得一提的是,迪馬股份此次激勵計劃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3.14元/份,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57元/股。

針對此次股權激勵計劃,迪馬股份也制定了相應的考核管理辦法。激勵計劃的股票期權行權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期考核年度為2019、2020年兩個會計年度,每年度考核一次,考核指標分別為公司層面業績考核和個人層面績效考核。

其中,公司層面業績指標為淨利潤增長率,設定的業績考核目標是:即以2016年-2018年平均淨利潤為基數,2019年和2020年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50%和100%。

若按照2018業績預估的上限來測算,迪馬股份2019年淨利潤則有望達到10.71億元, 2016年~2018年期間,該上市公司平均淨利潤則為7.68億元。

針對此次股權激勵計劃的相關詳情以及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公司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指標能反映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能夠樹立較好的資本市場形象,並經過合理預測併兼顧本激勵計劃的激勵作用。此舉意在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關注公司長遠發展。”

擺脫“債務”危機影響

在四個月前公司剛剛終止了一份股權激勵計劃,2016年迪馬股份曾披露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當時擬以3.32元/股的價格,向158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8889萬股。2018年10月16日,迪馬股份公告稱鑑於當時資本市場環境及公司股價波動的影響,董事會決定終止實施2016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並回購註銷全部已獲授未解鎖限制性股票。

對此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迪馬股份時隔四個月在推股權激勵計劃除了股市行情回暖之外,還與大股東東原控股順利解決債務危機有關。”

2017年底,東銀控股債務危機爆發。同年11月3日,迪馬股份公告首先披露,東銀控股一筆4億元的貸款出現償還逾期;三天後,智慧農業也披露,東銀控股的另一筆9億元貸款出現償還逾期。

雖然迪馬股份第一時間表態不受東銀控股債務危機影響,上市公司與大股東之間的資金往來保持獨立。但是大股東的債務危機爆發,還是讓迪馬股份收到影響,其股價一度大跌近40%。

為此,重慶市政府曾出面協調,要求各債權人遵守對公司“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維持信貸資產質量分類不下調”。在重慶市及江蘇省鹽城市等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東銀控股債務危機今天1月份得以解決。

1月25日,東銀控股債權人委員會(下稱“債委會”)召開第七次會議,參會債權人代表對東銀控股債務重組方案及重組協議進行審議並投票表決,表決結果達到了債委會議事規則所要求的債務重組方案通過比例。東銀控股流動性隨之得到緩解,對旗下公司迪馬股份負面影響也開始消退。

在大股東債務危機解決後,此次股權激勵發佈前,迪馬股份剛剛發佈了一筆20億的債券融資,1月31日,迪馬股份披露的債券預案顯示,此次公司債券面值100元,按面值平價發行,其公司債券票面總額不超過20億元。按照規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迪馬股份擬用於償還有息債務(包含公司債券等)、補充運營資金、項目建設(例如長租公寓項目)等。

從業務結構來看,地產業務仍是迪馬股份的重中之重,收入所佔比重超過80%。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迪馬股份合計持有待開發土地面積為98.14萬平方米,旗下51個項目累計已竣工面積602.96萬平方米,投資總額達到1174億元,剩餘可供出售面積120.55萬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