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高爾夫,可謂是為大眾集團立下汗馬功勞的“王佐之臣”。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從1974年第一代車型誕生至今,截至到剛過去的2018年,高爾夫的全球銷量已經累計超過三千萬臺,為VAG集團收穫多年優異的口碑同時,最重要是讓大眾賺下了不少白花花的鈔票,做到名利雙收。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而回想高爾夫發展的崢嶸歲月,那是一個“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年代。

那時候,為了繼任在歲月蹉跎中銷量逐漸敗退的甲殼蟲,從而拯救大眾小型車市場的地位,首次推出“Hatchback”掀背概念的高爾夫,可謂是臨危授命。

當然,從當年僅發展兩年就生產了百萬輛車型的驚人壯舉,再到現在成為全球所有車型保有量的第三名;高爾夫從誕生至今,對於大眾品牌的貢獻,無疑與為劉備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相仿。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迴歸到當今車市,由於國內大眾三廠(佛山獅山)的建立,出自大眾MQB平臺的奧迪A3、polo和高爾夫等系列需要擴大產量,又基於高爾夫當時正面臨市場上其它新晉車型的衝擊;

早在18年初,大眾就對新款高爾夫七代進行了一次改款,藉此讓高爾夫衝擊小型車銷量,又藉此試探市場上對MQB平臺的真實評價。(還真會割韭菜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但細查高爾夫的車系序列,七代高爾夫已經快到因需換代而壽終正寢的階段,因此會讓人不禁思考,大眾率先把MQB平臺使用於高爾夫末代改款上,是否有點操之過急。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近日,高爾夫八代在國外路試諜照放出,新款八代的雛形完全亮相,但單憑路試觀察和結合上年在紐北進行測試的工程車諜照聯繫起來,似乎八代高爾夫相對於現款7.5代高爾夫,有點以不變應萬變。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全新八代高爾夫將於基於現在的MQB平臺打造,或將為其再準備一套48V“微型”混合動力系統,改一改內飾基調,就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在市場上亮相。如果有幸等到奧迪領導研發的智能駕駛系統,那高配版的高爾夫或將有可能搭載。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現款大眾高爾夫,沿襲了多年的EA211和GIT版本上的EA888早已經解決當年6代時期讓人聞風喪膽的燒機油問題,而新一代高爾夫或許如何?)

在未來,如果1.4T的EA211發動機和第三代EA888發動機還沒有進行改動的前提下,純汽油版本的八代高爾夫也將繼續搭載。

按照現在生產線和市場趨勢分析,未來八代高爾夫的底盤和車架較現款肯定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而換代變化的部分,值得猜想的是入門車型是否會順應潮流搭載三缸發動機,內飾或駕駛輔助有什麼新穎的功能介入,僅此而已。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當然,如果大屏幕的液晶顯示屏、一套新的外觀套件也算是誠意拳拳的改動,那高爾夫八代肯定會有所安排;而針對整臺車的機械改動而言,所長可以“武斷”地妄下定義,肯定不會和7.5代有太大出入。

從大眾為現款高爾夫7.5代換上了新車架平臺,又為其1.4T版本換上了消費者多年熱烈期望的複合多連桿後懸掛。

所長認為大眾早已為高爾夫進行了換代而非改款,只不過對於重視中國消費市場的大眾而言,在國外大部分地區依舊沒有我們因為建設了新的大眾車廠這般“地利”,才讓國內消費者有機會“嚐到了鮮”。


以不變應萬變?八代高爾夫準備上線



說回將會在不久進入國內市場的八代高爾夫,站在消費者角度,倘若未來售價與現款對標車型的指導價格持平,而搭載一些新的智能輔助或48V新動力系統配置等,肯定優先考慮買新不買舊,值得等待。

否則,急需用車而又注重的是該車機械工程的消費者,還不如等新車上市之前進行抄底,反正現款7.5代,這臺出自MQB平臺的高爾夫會和新車將會有相差不多的駕駛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