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十年後的科技生活最有可能實現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1 公共場所無線充電。

2 大部分公共場所提供免費空氣淨化服務。由於空氣淨化技術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及空氣汙染的加重,大部分公共場所提供免費空氣淨化。整個城市空氣質量良好。


3 個人網上身份ID開始推行,包括身高、體重、DNA序列、面貌、動作特點、聲音、腳步聲、虹膜、指紋、筆跡、賬戶信息、生活軌跡、可穿戴設備識別碼等信息。主要由科技企業推行,就像現在蘋果公司獲取你的指紋信息,你可以刷指紋手機上付費。未來企業會獲取你的指紋、身高、虹膜、DNA等一系列信息。付款支付不是單一刷指紋,而是刷整個人全部信息 。去任何地方可以不帶現金、不帶信用卡消費。因為物聯網非常發達,公共場所的地磚、牆、攝像頭、門等都是智能硬件設備,能夠迅速、快捷採集你身體各種信息,通過複雜的算法,辨別你的身份ID,獲取你的賬戶信息。由於是各種信息綜合起來,不怕被盜,也不怕造假。

4 互聯網服務行業發達。未來幾乎每個人都有從網絡服務行業中賺錢的經歷。也有在網絡服務中大把花錢的經歷。

5 個人人工智能助理。這個現在就有跡象,比如siri,比如微軟小冰。未來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依賴自己的人工智能助理。

6 個性牆紙。未來牆壁也能更換電子牆紙,而且採取新型彩色電子墨水技術,更換時才耗電,像現在更換手機牆紙一樣簡單。


7 衣服內置恆溫空調系統,會自動調節溼度、溫度、透氣性等。衣服在那時也算是可穿戴設備。

8 世界科技迭代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有一種驚心動魄的速度。許多技術迅速普及。同時電子技術會和傳統事物融合構建出一系列類似智能手機的發明。比如智能門、智能燈、智能馬桶、智能床、智能手錶、智能眼鏡。

9 醫療技術會實現防患於未然。你想,你的手錶會監測你的心率變化,你的智能馬桶監測排洩物菌落變化,地板、牆、碗碟分析你的唾液,衣物分析你的體溫、汗液,被子、床等監測你的睡眠情況;家用智能攝像頭分析你的面部情緒變化;牙刷監測你的牙齒健康狀況。這些產品會將採集到的信息上傳到網上醫療系統雲計算,分析你的生理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對一些常見疾病防患於未然,並推送一些相關醫療服務。

10 家庭自發電。一些廉價的發電技術在家庭中普及。很多家庭會自己發電,不依賴國家電網。自產自銷。比如外牆壁會用廉價的太陽能電池發電。地板利用壓電效應發電。(已經有家庭這麼做了)


11 太空旅行的價格降到普通人能夠接受的水平。大概幾萬美元。近地太空旅遊。

12 平均每個人每月的網絡消費好幾百元(不包括網絡購物),網絡經濟很發達。同時,你的某個朋友在網上寫了一篇短篇小說,獲得了數千網友總共上千元的打賞。

13 某些互聯網企業會替代出版社,直接和作者簽約。每個人都可以出書(電子版),靠網友購買和打賞賺錢。(不同於起點的網文,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書)大部分人都有出書的經歷。出書的成本很低。同時,網絡演員、網絡歌手井噴增長,互聯網行業重塑娛樂行業。

14 網絡歌手、網絡演員無論是人數還是平均收入均超過傳統演員、傳統歌手。而互聯網影視收入也遠遠超過傳統影視業。傳統影視業面臨顛覆。

15 學校不再使用紙質課本。而使用某些企業免費提供的採用彩色電子紙技術的電紙書閱讀器。別糾結如何賺錢。現今的kindle在淘寶買最便宜的兩三百塊錢,十年後這類電紙書價格很低,而且內含有海量電子書。各種軟件各種互聯網服務,這些都可以賺比機器成本多得多的錢。


16 十年後,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極高。主要取決於互聯網讓信息流通速度變得前所未有的快。而物聯網的發展讓社會的信息越來越多和網絡相連,直至全部。

17 物聯網時代, 一些智能硬件完全免費,不用錢你就可以買來。(其實很簡單,一些智能硬件,通過軟件和互聯網服務賺的錢遠大於硬件成本,那麼企業會傾向於通過免費硬件推廣自家的軟件和互聯網服務。類似於現在的充話費送手機)

18 燈光wifi商用。很多公共場所安裝有這個。詳情請百度LIFI。靠燈光傳遞wifi信號。

19 很多人有網絡副業,比如網上傳自己拍的視頻、在網上唱歌、寫些短篇或長篇小說、靠網友打賞賺一部分錢。

20 萬物皆智能。想想你去餐館吃飯,桌子就是一塊大觸摸屏幕,在桌子上看新聞、玩玩遊戲、和網友聊天。在車上,可以在窗戶上看電影、看新聞;在家,你可以像敲打鋼琴鍵盤一樣敲自己的書桌,彈奏樂曲。

21 萬物皆有傳感器。比如你家牆壁內每一塊磚也有傳感器,監測應力變化等信息。你想想這在地震時會多有用。連碗碟裡也有傳感器,菜的溫度、細菌汙染等狀況都可以看到。你的鞋子也會有傳感器,你走路時,傳感器通過你腳部受力情況、溫度、溼度分析你脊椎健康與否、是否有腳氣等。

22 出現幾家巨型科技公司。這裡的巨型公司指的是市值大於兩萬億美元的公司。

23 虛擬現實遊戲、增強現實遊戲開始流行。

24 一些廉價轉基因植物開始開賣。比如晚上會發淡藍色熒光的盆栽。

25 你從醫院基因測序後回來,花了幾十塊錢。

26 實體店也可以網購。比如你家附近的商場,在家也可以通過網絡看到這家商場所有商品,還可以網上購買,有的商場還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哦。

27 牙齒再生技術成熟。掉牙後免卻鑲牙之苦。

28 手機邊緣化,出門可以不帶手機,因為萬物智能化,你的智能手錶、衣服等可穿戴設備,外面的車窗、桌椅、牆壁等都可以上網。

29 一些家用機器人開始在家庭中普及。比如掃地機器人(現在就有),比如搭載攝像頭的爬行機器人。(可以讓它跟蹤你家的狗,通過網絡瞧瞧你家的狗日常生活,還可以讓它鑽鼠洞看老鼠、爬床底找東西等)

30 隨著人力成本上升,機器成本下降,以及我國開放民用低空領域。快遞公司開始用小型無人機替代快遞員送貨。

31 大的科技企業越來越大,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像一個龐大的科技帝國,業務、產品、服務深入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小型科技企業不斷消亡,或者只有加入大型科技企業的生態圈生存,卻越來越難顛覆大型企業。原因很簡單。現在做科技企業的趨勢是建立生態圈,吸引其他中小型企業加入。以前中小型企業,可以憑藉更適合時代的產品顛覆大型企業。但單品顛覆容易,顛覆一個生態圈就很難很難。信息化時代,大型企業可以憑藉產品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品質、更好的服務、更強的營銷、更大的品牌溢價、更完善的生態圈、動態變化的生態構成對中小型企業進行傾軋。


32 世界各地文化越來越趨同,但每個人卻越來越注重個性化。追求個性化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圍繞著個性化,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市場。

33 科技圈內,行業跨界整合越來越頻繁,新型職業開始井噴式增長。

34 十年後各科技企業開始生態圈化,呈現一個分級的生態圈。甚至二三十年後,最大的一個帝國級科技企業生態圈內囊括一切行業,生態圈內包括有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各種企業,生態圈中次一級的科技企業也擁有自己的次一級的生態圈。以此類推。生態圈最底下的是技術要求最低的各種小型企業。

35 隨著技術的成熟、成本的下降,現今許多現有技術,開始技術交叉產生許多新的產品。比如太陽能揹包、利用無線輸電的自熱水保溫杯(你裝一點自來水進去放在桌子上,就能利用無線輸電讓它煮開水)

36 5G普及,流量費全免(由於流量費極低,互聯網企業們為了推行它的互聯網服務。聯合免費,只要你用他們的軟件,就可以免流量),話費概念消失。(都用流量通話了)。網絡連接跟自來水一樣變成必需品。無處不連接,無物不連接。


37 你的收入構成非常複雜。就是說你的收入不是單一由工資提供的。你的才能可以賣錢,你的服務可以賺錢(網絡寫小說、拍視頻等),你家閒置資源可以賺錢。(空缺床位可以租給旅行者、閒置單反等可以租給別人、買多了的零食可以賣給附近的鄰居,多餘的藥可以賣給鄰居)。現在當然也可以。只是由於十年後信息流通極其便利,社會資源配置效率非常高。因此很多人的收入組成也會非常複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單一化。

38 增強現實眼鏡。參考谷歌眼鏡。相比手機有何優勢?優勢在於虛實結合。比如你戴上這副眼鏡,看街上行人的衣服,便會在眼睛上投影,顯現這件衣服的價格、附近哪裡有賣。結合地圖導航和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極其方便找到地方。顯示街上商鋪促銷信息、視頻通話、虛擬人工智能助理直接在眼鏡上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