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事業|如何做好這個“項目”的項目管理

家庭就是一個項目,如何打理好家庭,就是如何做好家庭這個項目管理工作,分享一個有關家庭的“項目管理”真實案例,及這個案例給予的啟發。

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何先做好“齊家”呢

家庭與事業|如何做好這個“項目”的項目管理

今天早上接到一個小學男同學老婆電話,這個小學同學之前關係比較好,比我們大兩歲,今年大概38歲,之前做銷售賺了不少錢,後來又創業,前幾天突發腦溢血,現在整個人一隻胳膊一條腿不能動。

原來一個1.8個頭,膚色白皙,健康帥氣的壯青年,現在就變成了半身不遂非常蒼老的村裡人。

關鍵不在這裡,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讓我們不得不去深思,如何做好家庭項目管理的工作。

他們目前的狀態是,媳婦賺錢不多,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幼兒園,他老婆給我們幾個同學打電話的原因是,目前付不起醫藥費、6張信用卡透支,其中前10萬的醫藥費是父母給支付的,現在父母也拿不出錢,說白了就是沒錢了,在燕郊買的房子,現在房貸也還不上了。

開始向身邊的人求助,但結果什麼呢?首先父母已經把全部積蓄拿出來給他治病了,身邊的人從人道主義角度,可以幫忙支付醫藥費,但還貸款和信用卡是不能通過外力解決的。

這個同學之前也賺錢,但就是不懂得存儲,賺了就花了,沒有計劃每月拿出多少錢是給孩子上學用的,有多少錢是存下來做大病醫療用的,平時賺的錢就都散掉了,現在還沒有社保。

當他們向外界伸出求救信號時,即使是有能力的幫助的也是“救急不救窮”!同學們幫湊湊醫藥費,但貸款和信用卡是無底洞。

因為這個事家裡又雪上加霜,因為這個男同學病了,所以孩子幼兒園就沒去上,沒看好孩子,孩子又被開水燙了,導致他們家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半身不遂,孩子燙傷,兩個人躺在村裡的炕上,這個女主人一個月也就幾千塊。

這個同學昔日的風光一夜變成窮困潦倒,他們結婚15年,手裡沒存一分錢,這背後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1、資金管理:

兩個人結婚15年,如果每年定期拿出工資的一部分,比如1萬元,作為不動資金,15年就15萬,今天這個樣子也能稍度難關;我們不能阻止疾病或相關緊急事件的來臨,但我們能夠提前做好“資金管理和資金計劃”,這是結婚那一天兩個人就該考慮的。

2、資源管理:

關鍵時刻,誰能第一時間幫到自己,人活一輩子,不可能一輩子不求人,但凡有個大事小情,都需要朋友來幫幫忙。誰會雪中送炭?首先在交情,平日的精力和感情都放在了哪些人身上?比如馬上現在買房子急用,或其他事需要資金週轉,誰會幫助?沒有個10年以上深度交往,談錢這件事就是天方夜譚。這也是家庭管理一方面,稱作“危機管理”。

從另一個角度,家裡將來有一些大事,比如孩子金榜題名、父母壽宴、或者子女婚姻大事,有多少親朋好友前來捧場?還是門可羅雀?這樣的資源,都是長期管理和積累的過程,象徵著日子紅紅火火,這在一生中都是大事,在生命長河中這幾個閃光點詮釋了家庭婚姻的意義。

3、目標管理:

兩個人組合一定是為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教育好孩子、經營好自己的事業、為父母養老做好基本的儲備,三項都做好了,也就是做好了我們自己!目標一致不代表絕對沒有分歧,兩個人之間可以獨立。我們就用哲學上的“統一”來解釋,這個“統一”表示彼此的存在雖然獨立,但不是完全獨立,而是互相依存,互為補充,是相互影響、缺一不可的。為了目標是彼此獨立中又相互依存。不能是割裂的,不能是各做各的,沒有共同的價值觀的!

4、項目管理:

家庭就是一個大項目,更像一個企業,是否能夠良性循環,取決於幾大要素:

(1)合夥人價值觀一致:

首先是兩個人在家庭未來經營方式上否達成一致,婚姻的本質就是合夥,合夥開公司,使公司盈利,解決社會問題,為員工帶來幸福和收益;夫妻合夥組建家庭的意義是什麼?培養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兩個人事業向上進步就是經營目標,讓雙方老人及家庭相關成員獲得幸福是基礎,有了這層基礎可以把使命再加長壘一個高度,幫助更多的人。

首先我們要在這個層面達成共識,價值觀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顧問”幫助梳理,這個“顧問”可以是父母,家庭其他成員,或社會相關朋友,幫助一起分析誰的操作思路更合理,或者方向更正確,在基本一致基礎上前行。

(2)計劃與目標相結合:以下4大件!

資金管理計劃:比如貸款什麼時候還完,能做好這件事的基礎是我們的工作,隨之而來我的工作目標什麼,階段性工作和精力重點是什麼?賺錢是俗,但人生來就是要衣食住行,這是最最基礎的生存之本。賺來的錢如何管理和分配是家庭生存的血液,如果衣兜比臉還乾淨,這就是家庭經營的潛在風險。錢不在賺多少,而在於如何分配和管理,是否有賺、有花、也有存?

孩子學業計劃:除非相當丁克,不想對孩子投入過多精力,那在之前就要想好這個問題,但我們不是,如果這樣,孩子出生後,就做好一系列計劃和幫助她實現她的目標,成為孩子的引路人,在哪上學、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直接關係到平日我們投入多少精力關注她幫助她,小學畢業,去哪裡上中學,未來大學學什麼?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就帶著責任,儘量為她做好該做的,就像我們的父母,幫我們完成學業,娶妻生子等。這不是負擔,而是生活的意義。

父母養老計劃:每個父母傾其一生,把最好的都給了兒女,也許父母本身已經能夠做到基本的生活管理,但我們做兒女的仍有義務儘可能給父母更好的生活,讓他們的有更幸福的晚年,沒去的地方帶老人去走走,沒事時候多陪陪父母,僅此而已,我覺得每個父母都是無私的,他不會對兒女苛求什麼,但不代表兒女們就不去做,幫助父母實現年輕時未實現的願望就是我們奮鬥的意義的一部分

自己發展計劃:人的生命週期也像一個企業的生命週期一樣,出生期、成長期、創造期、巔峰期、衰退期。如何利用好每一個週期,成長期管理好學業,創造期也就是我們結婚後,如何為這個新家創造,巔峰期就是讓自己事業和經歷達到一個峰值,發展好了,自己未來也有了著落,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

生活是需要理性的,不是由著性子來,想做什麼一時痛快就去做的;盡到做兒女的義務、做父母的職責,做老公(老婆)的基本,自然就實現了我們自己,用這個美好的自己才能回饋社會。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齊家”是排在前面,而不是治國平天下在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