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藝炸麻花,為保證品質,每天只做500根,每天收入500元


山西永濟虞鄉鎮的趙建民從18歲開始做麻花,至今已經27年。結婚後,他和同歲的妻子曹聰明相互搭伴,常年外出以開小店炸麻花為生。由於夫妻倆堅持用好油、好麵粉、不加添加劑,所炸的麻花色澤鮮豔,入口酥脆,深受顧客的歡迎。圖為夫妻倆在製作麻花。

夫妻倆有一兒一女,兒子剛剛大學畢業,目前正在找工作。女兒上高三,正是學習最緊張的時候。為了照顧孩子,他們從外地回到家鄉,在韓陽鎮租了一個炸麻花的小門面。為保證麻花的品質,夫妻倆每天只做500根麻花,以保證當天能夠全部賣出去。他們的麻花一根賣1塊錢,一天可以收入500元。

趙建民正在搓麻花。據介紹,他們是用傳統手藝做的酵子發麵麻花,這種手藝的麻花不但要求色香形俱佳,更追求麻花的油香和麥香的原始氣味,所以對油、麵粉等原材料的要求比較高。根據經驗,他們所用的菜籽油兩天必換一次,用完倒掉,堅持不用舊油,不加任何添加劑,進而保證了麻花的品質。


炸麻花是個辛苦活,由於他們發麵所用的酵子是自己做的傳統老酵子,發麵過程比較慢,所以每天要起大早和麵、發麵,以確保能夠及時出攤做生意。如果當天的面沒有發好或者發壞了,那麼這一天的生意就比較難做。

每天店鋪開張後,趙建民負責搓麻花,妻子負責炸麻花,兩人分工協作,有條不紊,一忙就是一整天。

趙建民搓麻花的手藝嫻熟。他取來一塊切好的發麵劑子,兩隻手左右一搓,上下一提一甩,來回一折疊,再用手搓緊,就搓成了一根長短一致、粗細均勻的麻花生坯。

趙建民搓成的麻花生坯,等待妻子取了進油鍋炸制。

妻子曹聰明在清澈的熱油中炸麻花。為了防止熱油濺出來傷手,需要用兩根長筷子來翻動麻花。

麻花炸出來後,曹聰明取了兩根讓顧客品嚐。

油鍋飄香,麻花出鍋,香甜的麻花味兒吸引了不少的顧客來到麻花攤前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