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的年味:80年代看社火,如今還有兔娃燈


每逢春節,鳳翔就會成為一個民俗大觀園。泥老虎——關中民俗工藝鳳翔泥塑的標誌,也是如今鳳翔的城市標誌。圖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次藝術節,來自“西溝往事”,攝影:佔其。

憨態可掬的老漢,拎著憨憨的龍燈籠。相信這種燈籠別的地方沒有吧!攝影:佔其。

耍社火的演員拎著燈籠回家。攝影:佔其。

說起社火,那是每年春節必須有的項目,走村串鄉,人山人海。攝影:佔其。

說起社火,那是每年春節必須有的項目,走村串鄉,人山人海。攝影:佔其。

社火的演員,都是秦腔裝扮。以前騎騾子,後來綁在拖拉機或者卡車上。再後來,社火消失了。

如今的西府春節,大街上還能見到經典的兔娃燈,依然是搶手貨。攝影:辣子江湖。

兔娃燈籠下面有輪子,小孩子可以拉著跑。

蓮花燈籠已經非常少見了,但是各種帶輪子的傳統燈籠還有不少。

過去常說:小孩子愛過年,大人怕花錢。如今不再是錢的問題,而是年味越來越淡,傳統的民俗越來越少。

大鍋盔總是不能少,這就好!

窗花沒了,剪紙還在,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