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O——企業利潤的寶藏

董良 博士,設備資產管理專家

筆者長期從事企業設備資產管理項目和諮詢,經歷涉及大量國內外企業,涵蓋外企、國企、私企和股份制企業等類型。近10多年一直在SKF從事企業設備資產管理服務的業務。近期還合作翻譯出版了美國特里.威爾曼先生的《對標最佳實踐:維護維修、可靠性和資產管理》一書。本文筆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悟,探討新形勢下企業設備資產管理以及製造型企業服務化的新思維,希望對組織和個人能夠有所啟示和幫助。

1.新形勢

縱觀全球的宏觀形勢, 世界正在從工業社會進入到知識社會(也稱後工業社會)。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未來學家丹尼爾·貝爾在他的《後工業社會的來臨》(1997:9)一書中說: “如果工業社會以機器技術為基礎,後工業社會則是由知識技術形成的。如果資本與勞動是工業社會的主要結構特徵,那麼信息和知識則是後工業社會的主要結構特徵。” 知識社會的特徵是社會以知識經濟為主體,強調藉由知識的不斷創新、累積和應用,引導產業從產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經濟,從而促進組織和社會的成長與發展。

全球化和知識社會的新形勢對中國工業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典型的現象是產品豐富、反應迅速、產能過剩和價格透明,進而客戶對製造商/供貨商的要求越來越苛刻。這對傳統的關注產品和銷售的企業經營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企業都在思考和探索新的經營戰略和業務模式來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滿足客戶的需求。

2.企業設備資產管理

企業的使命是為股東、員工和社會提供價值,而企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利潤。如何在新形勢下增加利潤是企業決策者以及所有員工都在思考的問題。企業投資購買、運營和維護生產線裝置和設備,以期生產出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並銷售得到收入並實現盈利。圖1示意了企業設備資產管理和企業財務策略及企業目標之間的關係(威爾曼 2015《對標最佳實踐:維護維修、可靠性和資產管理》)。可以看出企業增加利潤源於兩個方面,即增加收入和減少費用。增加收入源於增加設備可用度和產能,而減少費用則要減少運維成本和投資的資金成本。這就是管理企業全部設備資產、一類設備或一臺設備的原則。


TCO——企業利潤的寶藏

圖1 企業資產管理和企業目標及財務策略的關係



提升利潤和股東價值導致公司採用績效指標如資產回報率(Return on Assets - ROA)。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這個指標是利潤除以提供利潤的資產的投資,這是公司和股東都關注的。

和設備資產管理相關的另一個詞是總擁有成本,英文是Total Cost of Ownership, 簡稱TCO。圖2示例了TCO由三部分構成,即擁有成本、故障成本和合規成本。


TCO——企業利潤的寶藏

圖2 TCO的成本元素



TCO的成本元素在企業裡通常是由不同的職能部門管理的,可能涉及生產、質量、維修、採購、財務、庫存和安全環保等。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評價和考核的績效指標以及管理方法,例如採購的低價中標、維護維修的年度費用、庫存的資金佔用和週轉率、生產的停機時間、產品的不合格率等等。而TCO則是從財務的角度(成本)用一個指標把和設備相關的投入和產出的損失歸納在一起。

有兩種方式計算TCO,即一定時間段和全壽命週期。設備/部件壽命長短不同,幾個月到幾十年不等。如果是全壽命週期TCO,那就是全壽命週期費用LCC(Life Cycle Cost)。準確的TCO/LCC數據可能要等太多年,這或許是LCC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而企業財務通常以月、季和年為單位,相應的TCO則需要將設備投資成本折算到相應的時間單位。

圖2把故障成本和OEE聯繫在一起。OEE(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設備綜合效率是評價設備效率的綜合指標。OEE是設備開機率、生產效率(生產時間/開機時間)以及產品合格率三者的乘積。而設備故障可能直接影響到設備開機率和產品合格率,進而減少OEE、產量、收入和利潤。通常,故障成本是TCO的主要部分。

總體說來,和財務、生產、質量、營銷、人力資源等管理相比,企業設備資產管理是最不成熟的。按照設備維護維修成熟度遞進等級,救火式、預防性、預測性和主動可靠性,大多數企業介於救火式或預防性維修階段。成熟的管理是有規範化的標準體系的,但大多數企業、甚至一些產品一流的企業都沒有,或很不完善。但這恰恰是企業可以挖掘的利潤空間,因為銷售收入只有一小部分是利潤,而節省下來的是淨利潤。另一方面,銷售價格是市場決定的,無法控制,而設備管理的成本是企業可以控制的。

3.企業設備資產管理的新思維

那麼新形勢下,企業應該如何管理好設備資產,既能夠保障產品質量和增加產量(OEE),同時又能降低運維成本和資金成本(備件庫存和新投資)?筆者認為,新形勢下企業內部設備資產管理的新思維是:

●目標 - 增加企業盈利能力:重視設備資產管理對企業淨利潤的貢獻

o節省的就是利潤

o企業可控

o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

●戰略 - 採用TCO指標評價和考核企業設備資產管理

●著力點:設備的全壽命週期管理

●抓手:延長關鍵零部件(備件)的使用壽命

●措施:

o豐富和應用設備/備件使用階段的技術和知識

o設備健康管理:狀態監測、故障診斷、有效剩餘壽命預測

o大數據、數字化、智能化、機器學習

結束語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利潤,而企業設備資產管理是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環節,潛力巨大,成本可控,節省的就是利潤。新形勢下,企業應該重視企業設備資產管理對企業利潤的貢獻,以不斷降低TCO為目標,採用TCO指標評價和考核企業設備資產管理。著力點在於設備及備件的全壽命週期管理,而抓手是延長關鍵零部件(備件)的使用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