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董事長樑華接受18家加拿大媒體圓桌專訪

新京報快訊 據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多倫多時間2月21日10:00,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在多倫多接受《The Globe and Mail》《CTV》《Wall Street Journal》《Bloomberg》《Canadian Press》《MobileSyrup》《Yahoo》《IT World》《Ming Pao》《Sing Tao》等18家加拿大媒體採訪。

华为董事长梁华接受18家加拿大媒体圆桌专访

以下為現場專訪全文實錄

無論加拿大如何決定 華為會繼續服務好當地客戶

1.《CCTV Toronto》Sen Zhang:現在華為公司處在歷史上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有沒有一個戰略或者計劃應對這樣的困難?

梁華:

華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在17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考慮到我們的運營規模,我們在任何時候可能都會面臨挑戰和困難,但同時,我們相信也會有很多機會。2018年,華為公司的業績很好,總收入將近1,085億美金,同比增長20%。

在新的一年,我們會根據目前全球的運營情況制定業務計劃。雖然我們在2019年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但目前我們制定的業務計劃和目標是在2019年實現1,254億美金左右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到20%。面向未來,我們有困難解決困難、有挑戰解決挑戰,同時也會抓住數字化、智能化、雲化進程中的機遇。目前,我們對業務發展還是有信心的。

2.《MobileSyrup》Shruti Shekar:上週BBC採訪任正非先生,問到“英國是否會禁止使用華為的設備?”當時任先生表示,“我們相信英國,也希望英國更信任我們”。現在,加拿大也在做相關的評估,結果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我想問的是,假設加拿大評估之後決定禁止使用華為設備,這對華為加拿大的投入有什麼影響?

梁華:

我們已經在加拿大運營了十年,跟客戶有一些非常好的合作。同時,我們也在加拿大進行了長期的研發投入,累計金額超過5億美金。我們不知道政府對於5G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但無論政府如何決策,只要我們的客戶選擇與華為合作,我們就會把更好的5G技術、解決方案和產品帶到加拿大市場。如果華為被排除在加拿大5G部署之外,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更好地服務選擇我們的客戶。不過無論如何,我們希望關於5G的決定是基於技術考慮,而非其他因素。我們希望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基於技術做出5G相關的決定。華為在5G技術和工程能力方面都有非常強的優勢。

回到你的問題,無論政府最後做出什麼決定,我們還是會繼續服務好我們在加拿大的客戶,華為在加拿大跟Telus和Bell等客戶有著長期的良好合作。即使政府決定排除華為參與5G,我們還會繼續在其他產品和網絡上更好地服務客戶。同時,我們也會繼續增強在加拿大市場的研發投入,因為加拿大市場開放、包容,培養了許多研發人才。剛才提到,過去十年我們累計在加拿大的研發投入超過5億美元,僅在2018年就投入了1.37億美元。未來,我們將根據業務策略和研發合作,繼續加強我們在加拿大的研發投入。

3.《BNN Bloomberg》Paul Bagnell:目前,有三個國家以安全和間諜方面的擔憂為由,禁止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至少有三位前任加拿大情報官員也建議加拿大政府採取與這三個國家一樣的做法。請問,您能向加拿大的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眾做出怎樣的保證,讓他們相信使用華為的設備並不會造成安全威脅?

梁華:

首先糾正一下,只有兩個國家,就是美國和澳大利亞,不是三個。這周,新西蘭總理表示沒有決定在5G部署中限制使用華為設備。所以應該只有兩個國家,美國不允許在政府採購中購買華為的設備和服務,澳大利亞禁止華為參與5G部署。華為在加拿大其實也只提供無線設備,並且通過政府主導的安全審查機制(SRP)來保證安全。SRP是由政府、運營商、華為,以及第三方共同合作的審查機制,為我們向加拿大供應的無線產品提供保障。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是華為的最高綱領。我們還將在未來五年持續投資20億美元,提升軟件工程能力和實踐,幫助我們在雲化、智能化、軟件定義的新環境中開發更加可靠、可信和高質量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過去三十年,華為在170多個國家經營業務,服務30多億用戶,迄今為止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網絡安全記錄。華為是一家獨立的商業公司,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絕不會傷害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在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華為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始終與客戶站在一起,和客戶共同保障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是全行業、乃至全社會都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華為只是行業中的一家設備提供商。GSMA已經提出,政府和運營商需要共同努力,建立統一的網絡安全測試和認證機制,以增強公眾對網絡安全的信心。所以,在網絡安全方面,我建議加拿大政府、移動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共同制定清晰的標準和保障機制,增強民眾對網絡產品和服務的信心。這些網絡安全標準、規範,以及廠商和設備選擇機制應該對所有廠商都是一致、公平的。

“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強制安裝後門或者收集情報”

4.《Sing Tao》Ray Chan:中國新修訂的《國家情報法》明確規定,中國的公民、組織都有義務配合情報機關的工作。華為雖然在加拿大有業務,但仍是一家中國公司。怎麼保證加拿大的資料不會被中國情報機關所使用?

梁華:

針對您剛才提到的中國《國家情報法》,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態,“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強制安裝後門或者收集情報”。中國官員楊潔篪在上週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明確表示,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要求企業安裝後門和收集情報,同時,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遵守運營所在國法律法規。

我們也諮詢了法律顧問,請他們提供獨立的法律意見。他們指出,要求企業履行協助、支持情報機關工作的義務必須要有法律依據。中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要求電信設備商植入後門或收集情報。

過去三十年,我們從未收到過這樣的要求。即使未來有這樣的要求,我們也會拒絕執行,因為拒絕執行並不違法,我們也不會承擔法律責任。華為是一家設備供應商,運營商負責網絡運營。華為在加拿大經營十年,保持著良好的記錄。所以,大家儘管放心。

華為跟加拿大高校雙方協商 敲定研究合作機制

5.《Wall Street Journal》Jacquie McNish:中國對技術公司和電信運營商有份額限制,不能超過30%。但是,其他國家並沒有這種限制。華為是否意識到在中國以外的國家經營業務時需要遵循不一樣的規則?

梁華:

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這是我們的經營底線。在某些國家,我們會根據業務戰略和國家要求,採用不同的經營策略。我們之所以加大在加拿大的研發投入是因為加拿大確實在很多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基礎算法、光纖等)有人才優勢。

現在,美國禁止華為在某些技術上進行出口轉讓。我們把一部分研究項目轉移到加拿大,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在不同的國家採用了不同的合作機制。華為跟加拿大高校的研究合作機制是通過雙方協商共同敲定的。我們會持續與加拿大高校溝通,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建立合作機制。現在的合作模式是:文章、論文等著作權歸學校(教授、學生)所有;如果合作項目中產生了專利,則華為和高校共享該專利。共享專利是雙方在合作中達成的共識。

Jacquie McNish:專利共享是指五五分成嗎?

梁華:

不是簡單的對半分。雙方共同擁有專利,沒有具體的比例。業界常見的方式是,如果企業與高校在合作過程中產生了專利,企業獲得專利的所有權。目前,華為與高校合作產生的專利由華為與高校共享。

6.《Globeand Mail》Christine Dobby:剛才問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如果知識產權是華為和高校共享的,加拿大本土企業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授權的方式獲取知識產權?針對他們有優惠條件嗎?另外,為什麼華為選擇在現在這個時機決定採取這樣的共享合作方式。是不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說服加拿大政府不要禁止華為參與5G項目?

梁華:

知識產權共享與5G項目沒有關係。我們在此之前就實施了知識產權共享戰略。關於知識產權獲取和授權,業界已有標準的程序和方法。關於具體的知識產權共享和使用,可以請我們的研發主管做更細緻的說明。

蔡常天:

華為加拿大與加拿大高校產生的知識產權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論文著作權。這部分完全歸高校,包括教授和學生。

第二,專利。這裡要說明一點,並不是每一個合作項目都會產生專利,這也是研究不確定性的表現之一。在專利歸屬上,華為加拿大一直遵循業界慣例,同時遵循每個合作對象的知識產權規則。在過去十年,合作專利有部分是歸學校,有部分歸教授個人,也有部分是高校和華為共享。為了更好地突出華為在加拿大的研發投入和華為與加拿大高校的合作對加拿大的直接貢獻,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全面進行知識產權分享。

華為只是一家設備供應商 並不擁有客戶信息和網絡

7.《Ming Pao Daily News》Sam Yu:華為在全球經營,在全球視野中加拿大是什麼樣的市場?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梁華:

去年,華為在加拿大的銷售收入約為4.2億美元,其中運營商業務大概是2.7億美元,終端大概是1.5億美元。華為在全球的業務戰略是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在加拿大也是如此,我們在加拿大市場銷售IC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智能終端,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加拿大市場比較獨特,地廣人稀,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同等的數字化紅利。比如,加拿大南邊人口比較密集,而北邊寒冷,人口較少。如何開發有效的、經濟的解決方案,為加拿大所有民眾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為此,我們跟當地運營商合作,共同開發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不同地區的人們提供服務。

華為最早是在加拿大開展5G研究。華為機關團隊、華為加拿大研發團隊和當地夥伴一起合作開展5G研究。我們現在開發的5G解決方案將能滿足不同地區的需求。在北邊,如果用傳統的衛星,網絡質量和信號非常差;如果用光纖,成本又太高。為此,我們推出了5G Air Fiber,可以提供高質量、高品質的家庭寬帶服務(WTTx),而且成本效益高。WTTx能極大地縮短投資回報週期,只需兩至三年。如果用光纖覆蓋這些區域,投資回報週期長達八至十年。

通過與加拿大的合作伙伴和運營商合作,我們將提供更先進、成本效益更高的通信技術。

8.《OMNI TV》Jie Yang:雖然英國上週已經宣佈華為的安全系統可以得到解決,有解決方案。但是,華為的聲譽在西方世界受到影響,尤其是在加中兩國之間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華為準備怎麼做來挽回自己的聲譽,讓加拿大的民眾或者客戶相信你們還是安全、可靠的?

梁華:

我認為這對我們公司的聲譽沒有負面影響,這其實是免費給華為打廣告。現在,全球都知道美國在號召其盟友打壓、排擠華為。全球人都知道華為,知道美國這麼強大的國家非常關注華為。

我其實剛剛也談到了我們未來的計劃。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全行業乃至全世界都面臨的挑戰。如果無法保障網絡安全和隱私,整個數字世界可能會崩潰。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並不是一家公司的責任。排擠華為並不能解決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因此,我建議政府、運營商、設備供應商和其他專業的公司共同合作,制定統一的網絡安全標準、認證、測試機制以及網絡保障機制。這一點至關重要。

關於華為在加拿大的業務,我剛才也說了,華為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作為公司的最高綱領。華為是一家商業公司,始終為客戶利益著想。我們在產品開發、運營和銷售客戶過程中有著嚴格的流程和相應的工具來保障安全和隱私。

華為只是一家設備供應商,並不擁有客戶信息和網絡,因為網絡和用戶信息都在運營商手裡。我們提供的設備也經過了運營商和政府主導的嚴格的網絡安全審查。只有當客戶有需求時,並且在運營商授權的情況下,我們才會提供必要的技術服務。

歐洲出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華為嚴格遵守GDPR。我們認為GDPR為其他國家提供了範例,因為GDPR不僅制定了清晰的標準和要求,並且對所有的企業都是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在歐洲只要遵循了這些規定,就能很好地在當地運營。同樣在加拿大,華為也會嚴格遵從由加拿大政府主導的安全審查機制(SRP)以及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

9.《China Daily》Rena Li:我想問李總幾個問題。剛才梁總介紹說華為在加拿大有很多投入,包括研發以及與加拿大三大網絡巨頭的合作。如果加拿大對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的禁令生效的話,這對合作方有什麼損失?對當地就業有什麼損失?另外,過去十年,華為加拿大積極回饋社區,如資助當地的冰球項目和原住民青年領導項目。為什麼這麼做?

李洪波:

華為在加拿大已經運營了十年。從過去十年的情況來看,我們的業務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從去年開始,我們注意到政府將作出5G相關的決策。其實除了5G(現在還沒有提供5G),華為在加拿大還銷售其他產品和服務,像剛剛董事長提到,有智能手機業務和其他網絡產品。

梁華:

禁或不禁都是政府和客戶的選擇。華為不可能服務全球所有的市場。對於選擇我們的客戶,我們肯定會服務好他們。對於沒有選擇我們的,很遺憾我們沒有服務的機會。

第三方機構評估結果顯示,華為的端到端5G解決方案領先市場一年多。這說明華為在技術和5G解決方案的成本效益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過去,華為和運營商合作,很好地支持了他們的網絡發展。目前,華為在全球簽訂了30多個5G商用合同,發貨了3萬多個5G基站站,持有2570多項專利5G專利。

“我不能說孟晚舟事件不是政治驅動的”

10.《Reuters》Matt Scuffham:華為CFO被逮捕這件事會影響華為在加拿大業務嗎?

梁華:

孟晚舟被捕後,美國和加拿大的很多高層官員對此有很多評論。據我所知,基於所謂違反美國相關制裁法律,對一個公司的高層指控並逮捕是非常罕見的。即使加拿大前外交官也說過美國引渡請求的政治性是很好的抗辯理由。所以我不能說孟晚舟事件不是政治驅動的。

我和孟女士共事多年。她是一位非常勤奮的女高管,也是年幼孩子的母親。我相信她是無辜的,也希望加拿大司法體系能儘快還孟女士正義,恢復她的人身自由,讓她與家人團聚。我並不是律師,因此無法對案件的實質發表評論。

坦誠地說,目前的中加關係並不如大多數中國和加拿大民眾和企業預期的那麼理想。過去10年我們在加拿大已經累計研發投入超過5億美元,僱傭了超過1100名本地員工。作為一家企業,我們真誠地希望在兩國良好的關係下開展業務,我想這也是中國企業和加拿大企業雙方共同的願望。當然,從目前來看確實還要解決一些問題。

Matt Scuffham:這會不會影響華為未來的業務策略?

梁華:

我們的研發投入策略不會改變,我們會繼續加大對加拿大的研發投入。在市場上,我們希望能跟更好地與運營商合作,用先進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能更好地服務客戶。

11.《New York Times》Lindsey Wiebe:回到剛剛提及的知識產權問題,華為剛才介紹說,從2018年開始推出了知識產權共享機制。為什麼選擇今天又重新發表這樣的聲明?我知道今天召開的媒體活動並不尋常,董事長肯定也是第一次在加拿大舉行這樣的媒體活動。

梁華:

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今天才有這個機會。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機會跟大家交流。

12.《Bloomberg News》Josh Wingrove:針對美國提出的指控包括T-Mobile相關的指控,華為的立場是什麼?

梁華:

關於T-Mobile這個案子,華為已經發布了正式聲明,我相信你應該也看到了。

Josh Wingrove:是的,我看到了這個聲明,但是我想請您詳細談一談。您覺得美國提出的這些指控會影響加拿大正在進行的評估以及加拿大的決定嗎?

梁華:

起訴並不是定罪。既然已經進入法律程序,就按法律程序解決,關於案件本身,我沒有更多的評論。在2017年的民事案件中,華為和T-Mobile之間的所有爭議都已經通過法律程序得到妥善解決。針對T-Mobile的商業秘密侵權主張,陪審團已經做出了沒有帶來損失、華為沒有不當得利、不存在主觀惡意的裁決。

關於知識產權,華為在美國經歷了很多場知識產權爭議,都通過法律程序得到妥善解決了,並且都獲得了較好的結果。這說明我們尊重第三方的知識產權。華為在全球獲得8.7萬多件授權專利,其中有1.1萬多件是在美國授權的專利。遵守知識產權是華為的一貫政策。我們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也希望別人尊重我們的知識產權。這對我們在加拿大的市場運營沒有什麼影響。

創新者和貢獻者都應該得到尊重

13.《Fairchild TV》Kyle Kong:毫無疑問,華為在5G方面是一個領先者。一直以來針對華為有很多指控,可以說有些是陰謀論。有新聞報道說華為在5G方面的領先地位與其軍方背景有關,您是否要藉此機會評價或者澄清一下?

梁華:

華為沒有任何軍方背景,華為是由9.7萬多名員工持有的一傢俬營公司,外部組織不持有任何華為股份。

華為之所以在5G方面領先,是因為我們在5G研究方面的投入早、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華為從2009年就開始了5G的研發投入。其實4G網絡部署開始時,我們就在思考下一代的無線網絡技術是什麼樣的,也就是現在說的5G。

公司對全球5G標準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我們積極進行關鍵技術創新,比如5G基站芯片、支持多種無線接入技術的MIMO以及刀片式基站技術,使得華為在5G技術領域取得領先。這些技術創新都是我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及跟產業界、客戶合作的結果。

華為是一個技術創新和客戶需求驅動的公司。我不明白為何外界在華為在5G領域領先後,編出了這麼多的故事。華為之所以領先,是因為我們持續在技術和創新的投入。華為對電信行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我認為作為創新者和貢獻者都應該得到尊重。

14.《Canadian Press》Tara Deschamps:如果對華為實施禁令,對華為在加拿大與高校目前以及未來的合作會有何影響?是不是意味著要中止合作,或延遲簽訂新的合作合同?

梁華:

不管有沒有禁令,華為在本地的研發投入和與高校合作的策略都不會變。我們會繼續加大研發投資,加強我們與加拿大高校的合作伙伴關係。

15.《National Post/Financial Post》Barbara Shecter:您剛才講到希望5G的決策最終是基於技術而不是其他的因素。您在今天採訪過程中您也提到了這些決策是政治因素驅動的。作為華為的董事長,是否擔心最後的決策不是基於技術,而是基於貿易合作關係、貿易協定或其他因素?

梁華:

我們支持通過自由貿易建立強大的經濟。短期內政治因素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規模有一些影響,但是長期來看,我認為最後還是要通過技術來驅動人類的進步,因為技術的發展會造福全人類、全社會。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技術進步會帶來了社會的發展。從2G、3G、4G到5G,應該說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都給人類的溝通交流帶來了便利。

我們相信,各國的政治家和人們最終會作出明智的決定,不會讓好的技術不能讓民眾享用。

16.《CTV》Omar Sachedina:您剛才有提到現在的中加關係並不是最理想的情況。請問您認為需要做出什麼努力能讓兩國的關係變成理想的情況呢?

梁華:

作為一家企業,我們沒有這麼大的能力把兩國關係改善到理想狀態。

Omar Sachedina:作為一家公司,華為希望在加拿大不斷地做大業務,從這個角度看您對中加關係有何期待?您認為如何才能軟化目前的環境?

梁華:

華為在加拿大致力於本地化經營。我們遵守加拿大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同時也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積極回饋當地社會。

在加拿大,我們會持續聚焦與運營商合作(包括終端的銷售),為當地消費者和客戶提供更先進、更優惠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加拿大電信運營商更好地部署網絡。我們希望為加拿大民眾提供更智能的終端,讓他們更好地享受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好處。

加拿大是一個自由、包容的國家,因此我們在加拿大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作為一家企業,我們真誠希望在兩國良好的關係下開展業務,在自由貿易環境、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開展業務。我相信合作才能共贏。

為人類更好享受數字化、智能化紅利貢獻力量

17.《IT World Canada》Lynn Grenier:我們今天談了很多關於電信和5G方面的問題,我想該問的也差不多問完了。華為是一個很大的公司,業務肯定遠遠不止這些。在終端領域,目前華為給加拿大提供的產品只有手機,請問華為計劃何時將其它終端產品帶給加拿大?

梁華:

只要加拿大民眾喜歡的華為產品,如智能手機、PC、家庭終端,只要在這裡能夠銷售,我們都願意提供。

華為致力於提供全場景智慧終端產品。我們仍在思考未來全場景智能生活中終端形態什麼樣的。我們相信未來終端一定會起到關鍵的作用,特別是在5G提供高帶寬、低時延、多連接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終端讓他們享受網絡帶來的福利。

本週日,在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將會發布5G摺疊手機,我想這是值得期待的,也希望你們關注。

18.《Yahoo Finance Canada》Alicja Siekierska:再次回到知識產權的問題,能不能詳細解釋一下華為現在的政策究竟跟以往政策有何不同?會把加拿大的模式推廣到其他國家嗎?

梁華:

在加拿大,華為與高校共享一部分專利,這其實是跟加拿大高校合作過程中共同探討出來的模式。在不同的國家與高校合作有不同的模式,我們不會在全球採用一個模式,但我們一定是在共贏的基礎上進行合作,這是與高校開展研究合作最重要的原則。我們會繼續加大研發投資,貢獻更多的價值。企業跟高校進行產業合作是一個通行的模式,華為自身在研發上也有比較大的投入,2018年研發投入是150億美金。

除了自身的研發投資,我們還非常重視與高校的合作。這些合作項目聚焦不同的領域,取決於大學的優勢以及所在的國家。我們採取的總體原則就是:所採取的合作模式是適合我們具體的合作領域的。華為還會持續加大跟高校的合作,同時自身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為全人類更好地享受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紅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