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心中有恨,莫如正確看待

文|魏萊巴巴


若心中有恨,莫如正確看待

(海闊天空)


有人說“以德報怨”是一個偉大的人生境界。常言道時間能夠沖淡一切,歲月可以封塵許多往事。但那種隱隱的痛始終會從心靈的角落在一個莫名其妙的時間被牽引而出,無法抗拒。

人非草木,為什麼不可以恨?人類的情感是天生的,人生充滿著喜怒哀樂和五味雜陳,這樣,才能鑄就多彩的人生。我恨曾經傷害過我的人,這不影響我成為一個心胸豁達的人。

有人說,要感激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因為它讓我們成長。但這是兩碼事,我可以在憤恨中成長。我們艱難地走出傷害,成為一個堅強的人,從某種程度上我們要感激他們,但終究還是恨了。

破鏡難重圓,但我們可以選擇用碎片重新照出燦爛的自己。劉震雲作品中曾經說過,“我活了七十歲,明白一個道理,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我還看穿一件事,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以前。”是啊,我們沒法選擇生活,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生活。我們心中有恨,但不影響我們朝前走。

餘華筆下的福貴,幾經生離死別。他恨龍二給他下套,賭輸了家產,一夜之間從良田百畝的地主老財成了窮光蛋。雖然後來龍二因地主身份被槍斃,但終究是福貴的痛。沒有這次轉折,就沒有福貴悽苦的一生。究竟怎樣活著?如果命運已經被安排,唯一能選擇的是如何看待。

如果一個人因恨深陷泥潭,不如化為前進的動力,用你的餘生去回應。我們不一定要用一種“把錢扔在他臉上的方式”去回應,我們可以選擇雲淡風清,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生活。

若心中有恨,莫如正確對待。既然已經發生,而選擇永遠由著自己。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