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2019年春節檔的最大贏家非《流浪地球》和吳京莫屬。影片正式拉開了中國現代科幻電影的序幕。而最大的輸家,則基本可以鎖定成龍的《神探蒲松齡》。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如果說周星馳輸了口碑贏了票房(成本小几千萬,票房超6億),廉政風雲口碑票房不加但好歹成本不高。《神探蒲松齡》不僅成本高企、口碑不振、宣發不靈,影片票房總量可能連製作成本都無法達到,更別說分賬後想要回收成本和賺錢。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儘管成龍年事已高,但《英倫對決》《功夫瑜伽》等口碑也還尚可,票房也都還不錯。為何最近開始密集嘗試新的電影風格?從《機器之血》的類科幻嘗試,到《解憂雜貨鋪》的青春文藝片,再到製作成本、拍攝難度、演技要求“三高”的真人動畫電影《神探蒲松齡》,成龍到底在想什麼?

當我們回看近年來香港電影的發展走勢,也許可以猜的。

香港電影的沒落之說早已有之,但每到節點卻總有一支各方面都不錯的電影打上一針強心劑。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可即便有《寒戰》《掃毒》《反貪風暴》強撐。

這幾年更多的仍是對經典的翻拍與“致敬”:周潤發的《無雙》、劉德華的《雷洛2》、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劉青雲的《廉政風雲》……無不如是。

除了題材毫無創新,演員的斷層更為嚴重。上映的港片,基本都是經典老面孔組合。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隨著曾經的偶像明星的老去,香港電影也彷彿變成暮氣沉沉,再沒有那些意氣風發的開闊,更多的是破敗和抑鬱的景象,片子類型也只剩下市井現實主義以及警匪片。

成龍沒有選擇對他最合適的功夫喜劇安全牌。《神探蒲松齡》花大代價嘗試真人動畫電影,並不是成龍個人所需要的轉型和挑戰,而是代表香港電影對未來的探索,並嘗試帶動一些新人。只不過這次,仍然不算成功。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所以,當六十多歲的成龍還在努力嘗試創新和突破,這是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與成龍對錶現形式的探索相對應,周星馳似乎仍然更偏向於自我的表達。《新喜劇之王》在形式和技術層面沒有突破,也被網友們指責炒現飯。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另一方面,古天樂則頗有不同,很有曾經劉德華的風範,大量接片,幷包含《家和萬事驚》、《武林怪獸》等大量爛片。

同樣,筆者認為不過古仔並非為了圈錢,人情債之外,希望香港電影和香港電影人能夠持續曝光,不被觀眾遺忘,或是重要原因。

為了挽救香港電影的沒落,古天樂主動擔任香港電影協會會長,立志要重新將香港影視產業煥發生機,恢復以往的輝煌。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而且古仔低調做慈善多年,捐款高達幾個億,這也讓大家對他出演爛片顯得格外寬容。

香港電影為什麼正被市場拋棄?導演的水平下降?政治審查?都不是!至少周星馳在《新喜劇之王》中的執導高於《美人魚》,而林超賢、王晶也能上映《紅海行動》和《無雙》。

拋開特別優秀的影片。香港電影的審美沒有隨大陸發展而更迭,沒有從時代視角更新港片內核或是原因。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曾經的香港電影是在引領風向,拍什麼觀眾愛看什麼。現在的港片要麼就是過於迎合市場,要麼就是像《家和萬事驚》這樣過於堅持自我審美。

香港電影市場多大,現在的大陸電影市場多大,不能引領還要墨守成規強迫觀眾接受老黃曆的古董,在大陸的文化自信日漸增強的背景下不可實現。

合拍片是香港電影人尋找的出路,但目前收效不算明顯。除了主要由大陸資本握有話語權外,過於表面的形式合作要遠多於深度共融。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毒戰》等片嘗試包羅了兩岸諸多的實力派,但除了演得不錯和故事背景換成大陸外,也並沒有太多的變化。這樣搭配的電影還有不少,姚晨、馬伊俐、黃奕等實力女演員都曾經出演過類似這樣的角色。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香港電影的雄壯除了本身的優質外,更多是沾了時代的光。當時的大陸剛剛改革開放,對所有外界事物都一知半解,充滿好奇。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在國際社會與經濟中的地位讓其對大陸具有極高的話語權。香港電影則代表了先進文化,更因為血緣關係而受觀眾青睞。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隨著兩岸經濟實力與話語權、地位差距的不斷拉大,曾經老百姓對於香港老闆的崇拜早已不復存在,甚至已經因為經濟的實力和活力對香港存在的一些怪像充滿嘲諷和優越感。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香港電影人似乎沒有認真、靜心地體會內地觀眾的成長與變化,內地觀眾已經過了從“你給”已經發展到"我要"的階段。觀眾已經逐漸成熟,說白了就是”開了眼界,漲了見識“還能留給港片的仁慈就只剩下”懷念經典“了。

如果當70後、80後也逐漸老去,文化潮流、消費主體的佔比降的越來越低,那才真是香港電影的”白堊紀“時期。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拋開老去的情懷,大陸觀眾更想看到的是香港的變化,是現在香港的世界觀,是香港對於大陸的融合。大陸觀眾需要重新認識香港,香港也需要讓大陸觀眾重新認識。

雖然兩岸的地位從各個層面都不可能再有機會更替,但我們不相信曾經鍾愛的香港電影徹底沒落。只是當《神探蒲松齡》《新喜劇之王》和《廉政風雲》的發生,

《神探蒲松齡》六十多歲的成龍,香港電影的幸運,更是悲哀

如果不選擇安心做大陸電影的附庸,留下的時間和機會已經不多了。

成龍還能演多少年?周星馳還能導多少年?連古天樂都奔50了!

香港電影,加油吧!

香港電影,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