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等四種體羽皆是全白,通稱白鷺


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和雪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白鷺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裝飾用,俗稱白鷺絲毛,常遠銷歐美和世界各地。

2018年7月26日,在新安江上游安徽黃山市典口段流域沿岸拍攝的白鷺。

體大羽長,體長約90cm,是白鷺屬中體型較大者,夏羽的成鳥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頭有短小羽冠; 肩及肩間著生成叢的長蓑羽,一直向後伸展,通常超過尾羽尖端10多釐米,有時不超過;蓑羽羽幹基部強硬,至羽端漸小,羽支纖細分散;

冬羽的成鳥背無蓑羽,頭無羽冠,虹膜淡黃色。此鷺棲息於海濱、水田、湖泊、紅樹林及其他溼地。常見與其他鷺類及鸕鷀等混在一起。大白鷺只在白天活動,步行時頸勁收縮成 S形;飛時頸亦如此,腳向後伸直,超過尾部。

繁殖時,眼圈的皮膚、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綠黑色;脛裸露部分淡紅灰色,腳和趾黑色。冬羽時期,嘴黃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

體長60~70釐米;全身白色,眼先黃色,虹膜淡黃色,腳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頸下部有蓑狀飾羽,頭後有不甚明顯的冠羽,嘴黑色。棲息和活動於河流、湖泊、水稻田、海邊和水塘岸邊淺水處。

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與其他鷺混群.生性膽小,很遠見人即飛。飛行時頸縮成“S”形,兩腳直伸向後,超出於尾外,兩翅鼓動緩慢,飛行從容不迫,且成直線飛行。主要以小魚、蝦、蛙、蝗蟲、螻蛄等動物為食。中白鷺在我國南方為夏候鳥,亦有部分留下越冬。

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語中egret一詞亦指白鷺的羽毛,白鷺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絕滅。

後來人們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的數量又有所增加。白鷺是涉禽,常去沼澤地,湖泊,潮溼的森林和其他溼地環境,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