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本文“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由南娛北史原創發佈,如有抄襲,必維權!

01.天降隕石,聖心難測

嘉慶三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北京城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鞭炮聲、喧鬧聲。突然,一顆巨星劃過了北京的夜空,消失在西北方向。一陣隆隆的巨響之後,北京的天空變得寧靜。

這種星象,對於中國人來說很重要,當時太上皇乾隆,已經是89歲高齡了。

其實很多中國人都明白,這一種星象,大概意味著什麼。

然而有一個人最為擔心,這種行星象會變為現實。

這個人是誰呢?

他就是乾隆的寵臣,清朝第一貪官,和珅。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當天晚上,和珅就派人找來了欽天監所有的官員,只跟他們交代了一句話,你們誰都不許討論,也不許報告這件事情,尤其是不能讓太上皇知道。

否則,全都讓你們回家抱孩子去。回家抱孩子去,這是清朝人的口頭禪,他的意思就是說,把你們都給炒了魷魚。

和珅能堵住人的嘴,但他卻改變不了天星隕落這個預兆的現實。

嘉慶三年,乾隆在朝賀大典上突然昏迷不醒,眼見撐不過,嘉慶命令為太上皇準備後事,而和珅則為此操辦了一天。

等回到和府之後,他的內心卻十分的複雜。

看來,看來這星象要成真了。

嘉慶帝到底能不能容得下我?是不是可以成為兩朝重臣?和珅陷入了沉思。

而此時,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02.馬屁未成,留下把柄

1776年初,85歲的乾隆,在位60年的時候,乾隆突然急急忙忙地把和珅召進宮,他告訴和珅,自己打算禪位,而繼任者就是,皇十五子顒琰,作為繼承人。這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黃昏。

顒琰居住的西方殿的大門被敲的直響,幾個侍衛,怒氣衝衝的開門一看,頓時就矮了半截,有的趕緊彎腰請安,有的飛奔上房,通報顒琰。

你能猜的出,來者是誰?他就和珅。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顒琰一看,趕緊迎了上去,問道:“和大人,公務繁忙,特地來此,有何貴幹呢?”

和珅笑而不答,他撲倒在地,連連叩頭,口中說道:“恭喜恭喜,主子大喜。”

說完,按照宮廷禮節,從懷中掏出了一個玉如意,呈給了顒琰。

顒琰心裡明白了,大勢已定,自己馬上就要當皇帝了,而這個和珅是想搶在公佈之前來報喜,立一個擁戴之功。

可和珅萬萬沒想到,三年之後,這將會成為殺他的一條罪名,什麼罪名?按照今天的話說叫做,洩露國家機密。

而顒琰依然面色沉靜,他用謙遜的口吻說道,我怎麼敢受和大人如此大禮呢?和大人日夜為國操勞,按道理來說,我應該對您恭敬才是,只不過礙於國法,我不便於像你變法敬意。

嘉慶皇帝對待自己,一直都是如此的畢恭畢敬,這讓和珅的心情大好,他坐在自己和福大堂裡,盤算著如何如何讓自己成為兩朝重臣的美夢,但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幾天之後,他自己就會成為階下囚。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03.保命未果,魂斷監獄

夢醒的時刻到了。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的清晨,乾隆駕崩,享年89歲。

之後,嘉慶帝接連發布八道上諭。

看到這一幕,和珅暗自吃驚,怎麼一下子拿出來這麼多的文件,看來自己是小看了嘉慶帝。

有種不祥的預感,湧上他的心頭。

這八道上諭,其中一道,就是讓和珅前去為太上皇守靈。

也就是這次的守靈,讓和珅徹底失去了自由。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守靈的第四天,和珅之前的不祥預感,應驗了。嘉慶帝宣佈,大學士和珅下獄治罪。

特命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蓮與護衛軍統領阿蘭監押和珅。面對嘉慶帝突然發難,和珅卻顯得十分平靜。

和珅被關押在特製的牢房中,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想想,經營了半輩子的錢財,可能都沒有機會享受了。

此外,和珅還擔心,他的家到底有沒有被抄。

實際上,和珅被捕的當天晚上,嘉慶皇帝就命人抄了和珅的家。

就這樣,和珅在等待中思考,在思考中惶恐。

忽然,他又記起了什麼事情。

對呀,我還有“保命符”呢!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和珅的保命符是什麼?她實際上是一個人。

固倫和孝公主,和珅的兒媳婦。

乾隆65歲時,十公主誕生,老來得女,乾隆別提有多高興,對這個小公主是倍加寵愛,乾隆把他所有的溫情,都傾注在最後一個女兒身上。

乾隆甚至覺得這個公主的誕生,讓自己年輕20歲,抱著她的時候,自己就會忘掉所有的煩惱。

而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封為固倫公主,但是十公主的生母只是個妃子。因乾隆實在是太喜愛自己這個女兒了,就在他13歲的時候,封他為固倫和孝。

後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被賜婚,固倫和孝公主就成為了和珅的媳婦。

和珅心想,兒媳婦一定會為我求情的,說不定我不用死。

時間飛逝,七天過去了。

嘉慶初年,正月十五,聖旨到了牢房。

只不過這道聖旨不是免死聖旨,而是催命符。

在列舉的二十條罪狀中,其中第一條是這樣記載的: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欲止,而和珅於初2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洩露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

聽到這兒,和珅明白了,這次誰救不了他。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04.三方博弈,終成歷史

和珅的命運其實在乾隆讓位,顒琰登基,便已註定。

站在乾隆的角度來說,成為太上皇的乾隆,並不是有多貪戀權力,而是為了幫助稚嫩的嘉慶皇帝更好的控制朝局。而和珅就是他一顆重要的棋子,一顆幫助兩代君王安定江山的棋子。

而對於嘉慶來說,他這個皇帝憋屈,不僅乾隆隨時能廢了他,甚至連和珅等朝中重臣,都能將他拉下馬。所以,嘉慶皇帝這個時期,非常的謹慎低調,他對和珅的示弱尊敬,也僅僅只是表面。

站在和珅的角度,他想要的是權力。乾隆能給他的,他希望嘉慶也能給。可如何使新君能夠重用他?這成為他的問題。

在這場,三角博弈中,他們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標。

但就和珅來說,他不僅被動,還沒有辦法。

嘉慶皇帝執意要殺和珅,背後究竟隱藏何種真相?貪汙只是表面

為什麼?

因為和珅自始至終都不是下棋人,他無法做到先手。

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的結局,也是理所當然。

中國古代朝堂,每當權力交接,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穩固政局,統一集權。

說到這兒,你要說和珅之死,在於貪汙?恐怕不是!

用現在人的眼光來看:和珅這個大“貪官”,只不過乾隆留給嘉慶的餘額寶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