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在1929年曾經舉辦過一次國術大會。孫祿堂、劉崇峻、楊澄甫、杜心武、吳鑑泉、劉百川、蔣馨山、張兆東、王淵生、張紹賢等武術大師擔任評委。

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這次大會由中央國術館發起。1929年初,中央國術館副館長李景林致函各地國術館,表明發起這次大會的目的是組織全國武術各門派實際較量,以辨中華武術之精華。李景林的倡議得到各地國術館的支持,紛紛進入準備階段。

1929年浙江省主席張靜江為了振興浙江的經濟,決定舉辦西湖博覽會。在經過一番籌備之後他又想到了要振興經濟首先要振奮人們的精神,如何振奮國人的精神?他首先想到的是武術,李景林的倡議提醒了他,於是決定在西湖博覽會舉行之際再舉辦一場國術遊藝大會。

清末民初以來,國人曾經自豪的傳統文化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一潰千里,中醫中藥和儒學等被棄如敝屣,在傳統文化崩潰之時,被邊緣化的武術卻異軍突起成了振奮國人精神,強國強種的最好寄託,同時也達到了激起民眾練武禦敵、習武強身的目的。

在西湖博覽會閉幕一個月後,1929年11月16日“浙江省國術遊藝大會”開幕。會長由當時的浙江省政府主席張靜江擔任,省民政廳長朱家驊、教育廳長陳布雷任副會長。大會另設顧問團,由軍政委員鈕永建、張群、程振鈞三人擔任。大會評判委員長由李景林擔任,副委員長由孫祿堂、褚民誼擔任。還組織了29人的評判委員會和37人的監察委員會。這66人實際是這次大會的組織者。

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參賽選手來自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四川、雲南等省,及北平市、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青島市。中央國術館也派出了最強陣容。選手身份涉及工、商、學、醫、軍、政、警、憲、宗教、遊民等各界。年齡最大的是奉化的阮增輝,68歲。年齡最小的是溫州的林標,7歲。

這次武林大會幾乎囊括了民國武林大多數成名的人物。吳氏太極拳創始人吳鑑泉表演了太極拳,意拳創始人王薌齋表演了滄海龍吟,李景林攜妻女舞了太極劍,給孫中山當過保鏢的南北大俠杜心五表演鬼頭手。在大會結束後,李景林還與一眾武術大師們合了一個影,民國大半個武林都差不多聚集在此了。

大會後李景林與當世著名武林高手合影

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前排左起:楊澄甫、孫祿堂、劉百川、李景林、杜心五、鄭佐平、田兆麟

後排左起:蘇景曲、錢西樵、高振東、褚桂亭、黃元秀、沈爾喬

前幾天都是表演性質,11月21日開始正式比賽了,吃瓜群眾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了。據當時的媒體報道,當天觀賽的人數達6萬人之眾。據《彙刊》記載,首日報名比試者有128人。本來11點就開幕了,但由於很多選手沒有準時到場,只好將比試時間推遲到13時。

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大會用搖珠辦法確定比賽次序。先在圓木珠上標明比試員號碼姓名,由監察委員將號珠投入銅球,搖動銅球,以號珠搖出之先後為比試次序。參加比試者109人,前三組每組32人,第四組13人。

比試員均著灰布短裝,腰際各束一帶分紅白兩色,以示區別。比試時,雙方對立臺中劃定粉圈之上。評判委員長長笛聲一鳴,即上前互行一鞠躬,再鳴開始比試。另由監察委員兩人,分執紅白兩旗,在臺管理指點,必要時制止比試。在這種對抗比賽中,裁判必須是行家裡手,得知道什麼時候喊停,否則很可能會出人命。有“津門二張”之稱的天津武術名家張鴻駿,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擔任國家武術裁判。從監察委員會的名單也可以看出,監察委員們雖不及評判委員名頭大,但大多都是武林中成名的人物。

擂臺比賽一共109人參加,代表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種拳種。以打倒或封住對方手腳令彼失去失去繼續比賽比試能力為勝,各種技藝均可用上,比試如遇重創概不負其他責任。

所以這也是真正的放開手腳,以命相搏的大比武。經過11天對決,第一名是河北人,國家國術館的王子慶,第二名是河北人,朱國祿,江蘇警官學校。前30名,有13人來自國術館,1個是警察,1個是來自軍隊,還有來自當地推薦的15人。也多是鏢行,體育行業出身。

前30名,其中北方人25人,尤其山東人居多。第一名王子慶,精擅少林拳,尤精摔角,第二名朱國祿,善於西洋拳和戰場格鬥拳,早年學過形意拳,少林拳。第三名,章殿卿,學形意拳,同時精通翻子和摔角。

第4名,曹宴海善於通臂、劈掛、苗刀,腿法出眾。後面的還有金鏢馬承智,西北軍“抗日大刀隊”武術教官,後來還被安徽體委錄用,任武術、摔跤教練。韓慶堂師承家傳,擅長鐵砂掌、六路短打。兼習摔跤。張孝才和宛長勝則是師兄弟,都是學查拳。

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趙道新是練游泳舉重出身,後來學習形意拳。韓慶堂是北派少林傳人,善於擒拿術和摔跤。

整個比武下來冠軍王文慶不招不架,反擊兇猛,身強力壯,以力服人。朱國祿是避實擊虛,,曹宴海完全靠腿法,擊敗眾多好手。後來他的學生張文廣等人在北京和武漢體院實驗性研究現代散打的時候,就借鑑了曹宴海的腿法。而且,前30名,大部分都精通摔跤擒拿。

上世紀80年代,浙江武術家凌耀華根據前輩老先生留下的手抄孤本筆記,整理了一篇《千古一會——1929年國術大競技》在這本書裡,還記載了更有意思的一個畫面:

比試第三天,一名江西老僧帶著兩名徒弟前來觀摩。“二徒技癢,屢欲出頭,老僧知二徒不濟,即自挺身上前要求一比。”然而,老僧與選手胡鳳山一交手,就被胡擊中頭部,頓時頭骨塌陷,流血不止,被停在一旁的急救車拉走了。

大會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南拳抵不過北腿。《千古一會》中還記錄說:

第一天比試除兩三對是北拳對打外,其餘都是南北對打。因南北技擊差異太大,故習南法者全部敗北。南北拳對打往往是一動手即分勝負,所以打得快而利索。

由於印象中的高手——和尚和道士折戟沉沙,南拳打不過北腿,名門總是被初出茅廬的後生打得抱頭鼠竄,最終比賽的勝利者為中央國術館。

經過幾天的角逐,27日進行了決賽,決出30名優勝者。其中前10名被評為最優等,依次是王子慶、朱國祿、張殿卿、曹晏海、胡鳳山、馬承智、韓慶堂、宛長勝、祝正森、張孝才。第一名王子慶獲獎大洋5000元,而他則是為中央國術館的教官。

中國最大最真實的一次“華山論劍”,全籤生死狀,南拳不敵北腿

30名優勝者中有許多選手參加過1928年的第一屆武術國考。像朱國祿,曾獲第一屆國考最優等第13名,馬承智獲第一屆國考最優等14名,胡風山曾獲第一屆國考優等第21名。

最終,這次的武術大會使得國民中央國術館名聲大噪,在這樣大好的形勢下,國民中央國術館開辦許多的培訓班和輔導站和各種武術學校,在抗戰爆發前培養了很多的武術人才。同時這次的大會讓人們認識到了北方武術的威力,這也成為後來一些北方武術南下的契機。

參考資料:《千古一會——1929年國術大競技》凌耀華;《杭州體育百年圖史》 杭州市體育局;《浙江武術文化研究》郭守靖;《老照片:擺擂西湖 1929年的一場武林大會》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