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路痴總是迷路呢?

“喂,章慕斯,我迷路了”

“啊?你又迷路了,你現在在哪兒呢?”

“額···不知道···”

“那你周圍有什麼標誌物嗎?”

為什麼路痴總是迷路呢?

“有一條路···”

“!!!旁邊呢?”

“額,有好多的樹”

為什麼路痴總是迷路呢?

章慕斯大白眼中···

“啊,章慕斯,我頭上有一朵像小象的雲”

···章慕斯表示我要選擇狗帶···

為什麼路痴總是迷路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分不清東南西北,看不懂地圖,記不住路,出門拐個彎就找不到回去的路·······

這些人有一個好聽又洋氣的名字——路痴

為什麼路痴們總是找不到路呢?為什麼路痴總是迷路呢?噹噹噹,重點來了!!

201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奧基夫(John O’Keefe)、梅·布萊特·莫索爾(May Britt Moser)和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Moser)的研究就解釋了這個問題:

英國神經心理學家約翰·奧基夫在實驗中發現,老鼠的海馬體中存在一種特殊的神經細胞:把老鼠放在某一位置,這些細胞就能被激活。奧基夫把這種神經細胞命名為“位置細胞”,其通過各種感官接收外界信息,並協同周圍其他神經細胞,在大腦中繪製“地圖”。他得出的結論是:關於環境的記憶以“位置細胞”特定組合的形式存儲在海馬體中。

後來,一對挪威神經心理學家夫婦(梅·布萊特·莫索爾(May Britt Moser)和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Moser))在海馬體外發現了大腦自帶GPS的另一個部分:位於內嗅覺皮層的“網格細胞”。這些細胞同海馬體中的位置細胞及頭部方向細胞(當頭部朝向特定方向時就被激活的細胞)共同協作,建立起空間座標系,從而實現了定位功能。

其實也就是說,路痴之所以成為路痴,是因為大腦中的位置細胞和網格細胞沒有充分激活,那沒有激活該怎麼辦呢?是不是在迷路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了?不不不

你想不在迷失在“午夜”的街頭嗎?你想出門拐拐拐之後還找到自己的家嗎?那麼接下來就是路痴的福音TIME!!

英國一項研究表明,穿梭於倫敦迷宮般街道中的出租車司機有更發達的海馬體。所以,只要出門多留意路線,經常自我訓練(或許就是把你扔在一個陌生的路口,給你個地圖自己找回家奧),多激活這兩種細胞,在腦中建立清晰的座標系,總有一天,沒有GPS也不用擔心走失在街頭。

當然,最簡單快捷的方法還是···找個老司機··不,找個識路的另一半···

關愛路痴,人人有責,阿門

為什麼路痴總是迷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