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價值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的?

這一天風和日麗,萬里無雲,章慕斯獨自一個人,踢著小石子,心情頗好的唱著自己最喜歡的歌:一步兩步,一步兩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摩擦 摩擦,似魔鬼的步伐。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章慕斯不禁捂住雙眼···

等她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倒在了一個陌生的小樹林裡,並且深中劇毒,就在她奄奄一息,了無生望的時候,一位帥氣的少俠騎著白馬過來了,過來了,來了,了···

你以為驅毒是這樣子的:

“姑娘,在下冒犯了,要解開衣襟,給你驅毒。”

“謝謝少俠,你真是正人君子。”

然後他們就在一起了。本來是這個套路。

自我價值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的?

但是章慕斯(周芷若附體)改變了玩法。她的套路變成了這樣的:

“姑娘,在下冒犯了,要解開衣襟,給你驅毒……”

“你發個誓你一輩子不變心。”

“好,我發了……姑娘我們驅毒吧。”

“你發誓你會殺掉某某某……”

“好,我又發了……咦,你怎麼哭起來了?”

“沒什麼,我覺得自己命苦。”

···

自我價值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的?

以至於在之後的相處中,最常出現的就是:“你以後會不會……”“將來若是你……”“只怕你以後……”“我要你親口答應我……”“我要你正正經經的說……”“我要你說得清楚些……”

好吧,此刻表示優點心疼這位騎著白馬的少俠了···

其實章慕斯這樣的情況就是典型的錯誤的自我價值感模式!

這種最初的“自我價值感”來源於父母:當一個人小的時候沒有獲得足夠無條件的愛,那麼,他就會習慣討好父母,以獲得一種被愛,被需要,不會被拋棄的感覺。這個時候其實他的內心是沒有安全感的,需要經常確認自己是被父母愛的。

這種安全感不足,或“被拋棄”的焦慮感,會一直遺留,以至於成年後仍然傾向於討好外界,傾向於獲得別人的肯定。因為他深信已經形成的模式——“討好→獲得愛→獲得生存資源→獲得安全感”這種生存焦慮還有另一種稱呼,叫做“自我價值感”——我是個被愛的,我是有價值的,我有權利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這樣的孩子成年之後,在生活中,他對自己的評價都是來源於外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會渴望別人的讚美,哪怕是一點點,哪怕是虛假的,誇張的讚美,他仍然是快樂的,

其實這種錯誤的自我價值感一旦形成,大部分人是無法改變的,只有自己意識到這種安全焦慮,意識到自我價值感模式的錯誤,慢慢從內在而不是從外界獲得自我價值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存焦慮。

自我價值感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