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前幾天重溫星爺的電影,又看到了這句經典臺詞: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電影截圖

“夢想”這個詞,這幾年被提的太多,總感覺有些變質。

其實,這是一個很生活化的詞,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只是實現夢想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

而今天我想跟你聊的這群人,無疑是其中的幸運兒。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一百年前,那時一戰剛剛結束,一群年輕人在政府的資助下,來到了巴黎,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

為什麼是巴黎呢?

海明威說,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盧浮宮就坐落巴黎市中心。

巴黎人民對於藝術的熱愛和接納,讓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藝術流派在巴黎生根。

畢加索、莫奈、杜拉斯、海明威……這些我們非常熟悉的大咖,都在這座城市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午夜巴黎》海報

就像現在北京CBD的每家咖啡店,都有人在聊投資一樣。

那時巴黎的每家咖啡廳,都有詩人、作者、畫家在聊藝術,分分鐘就會誕生一幅傳世佳作。

如果你走在當時的巴黎街頭,可能會在塞納河畔偶遇正在散步的塞尚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塞尚自畫像

這個其貌不揚的大叔,用一個蘋果征服了整個巴黎乃至藝術圈。

他是印象派的精神導師,也啟發了立體派,所以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他改變了藝術家觀察物體的方式,之前的藝術家站在固定的角度觀察物體,也就是傳統的定點透視。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塞尚筆下的蘋果

但塞尚不是,他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對象,所以你看他畫的蘋果是歪的,桌子的邊緣也不在一條線上。

他通過色彩的冷暖對比來表現立體感:凹下去的部分用冷色,反之用暖色。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聖維克多山》塞尚

塞尚根據自己的觀察,儘可能客觀地描繪世界。

這種對色彩的運用和觀察物體的方式,深深地影響了之後的藝術家。

你還可能在巴黎的街角,看到正在曬太陽的馬蒂斯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馬蒂斯

他是二十世紀最會運用色彩的畫家,也是現代派雕塑的先驅。

他用色大膽,線條簡練卻直擊人心,是野獸派的老大哥。

在他筆下,紅配綠也能營造出溫暖的氛圍: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紅色的餐桌》馬蒂斯

簡單的線條就能準確地表現出人物的輪廓和神韻: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舞蹈》馬蒂斯

他的作品中有一種純潔和寧靜,好像一種撫慰,可以消除疲勞。

他不斷地簡化物體,用大塊鮮豔的色彩來達到裝飾的效果。

晚年的馬蒂斯臥病在床,但還堅持用剪紙來實驗色彩的關係。對後世的平面設計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蝸牛》馬蒂斯

要是不小心路過一家酒吧,你可能還會看到正在侃侃而談的畢加索,他剛剛把塞尚那幅著名的《聖維克多山》收入囊中;

年輕氣盛的達利,可能剛剛拜訪完畢加索,“這下該去盧浮宮,看看大師的畫作了。”他心裡想。

可以說,巴黎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館和藝術宮殿。

一百年前,中國那群幸運的年輕人,就是來到了這樣的巴黎。

其中有一位青年,自幼學習書畫,來到巴黎後,他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法國美術教育的最高殿堂,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他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每天作畫十幾個小時,經常去博物館臨摹大師的作品,如飢似渴的吸收西方古典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藝術養分。

他把寫實主義的技巧和浪漫主義的構圖融入中國繪畫,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開啟了新的篇章。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楊仲子全家福》徐悲鴻

他就是中央美術學院的第一任院長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徐悲鴻

還有一個叫鳳鳴的年輕人,從小因為母親的離開而鬱鬱寡歡,畫畫是他宣洩情緒的唯一出口。

他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法國美術教育的最高殿堂——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他在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等流派的作品中吸收養分,一頭扎進西方當時轟轟烈烈的藝術潮流中。

他用中國的筆墨、宣紙將塞尚的結構和馬蒂斯的色彩融為一體,人物造型簡潔概括。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寶蓮燈》林風眠

他就是林風眠,國立北平藝專的校長,杭州藝專的奠基人,他培養的學生撐起了中國現代美術的半壁江山。

還有一個叫秀清的姑娘,她出身低微,幸虧後來有貴人相助,發現了她的繪畫天賦。畫畫於是成為她證明自我,表達自我的最佳途徑。

她在巴黎一邊學習法語,一邊準備考試,也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她融合了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的風格,沉醉在對線條、色彩、形體、空間的營造中,同時在畫面中加入了東方情調,走上了中西融合的藝術之路。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窗前女人體》

她筆下的《窗前女人體》,用不同的冷暖色彩來表現空間感,用色大膽,融合了寫實和表現主義兩種風格。

她就是有“畫魂”之稱的民國女畫家,潘玉良,也是第一個作品進入盧浮宮的中國畫家。

還有潑墨潑彩,將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帶進中國的劉海粟

世界級的繪畫大家,畫面蘊含深厚東方文化內涵的常玉……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紅衣女子》常玉

這些藝術家遠渡重洋,在世界藝術中心巴黎,見證和學習了西方的代表性藝術,將中西方藝術相融合,成為了中國美術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開拓者。

我們無法回到那個黃金年代的巴黎,但是藝術家可以,他們筆下的作品記得那個時代。

現在,欣賞這些作品的機會來了。

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留法大展”

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留法藝術家作品展覽,也是我們離巴黎的黃金時代最近的一次。

央美的策展團隊拼盡洪荒之力,從 40 餘家公私機構及個人,借展來 50 餘位留法藝術家的 200 餘件作品 。

徐悲鴻、潘玉良、劉海粟、方君璧、常玉、林風眠、吳冠中、趙無極……這些藝術家的很多代表作品都將出現在展覽中。

你的氣質裡,藏著你喜歡過的藝術家

▲ 展覽時間:2019.01.12——2019.03.03

這次展覽集結了多個藝術社團,多件只在傳說中的藝術珍品首次“現身”,多位被歷史塵埃淹沒的藝術大師“重現”。

這不僅是一個展覽,更是一段歷史。

200餘幅作品,將全方位展現出一部生動的20世紀中國近現代美術史

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將窺見那個浪漫多情的巴黎,和那些懷揣夢想,堅持努力的留法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