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一、 雲計算是個什麼鬼

雲計算,顧名思義,就是把計算資源放在雲端,讓用戶通過互聯網來使用在雲端的應用,數據,或者服務。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雖然都是提供雲服務,但服務也有不同的層次,分別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SaaS(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這三個名詞乍一看感覺有點懵,我們打個比方:假設你要玩遊戲,但是不巧家裡的電腦被熊孩子or女友or父母霸佔了,於是你選擇租一臺或者去網吧。

l IaaS:去隔壁王老闆店裡租,王老闆有各種各樣的電腦,但都是裸機,如果要玩英雄聯盟,你要自己先裝windows和LOL才能愉快地開擼。

l PaaS:巷子裡的小網吧,windows幫你裝好了,要玩遊戲的話,你要自己下載安裝相應的軟件。

l SaaS:至尊網咖,windows裝好了,遊戲、播放器、瀏覽器也一應俱全,你想玩啥就玩啥,餓了渴了還能點零食和飲料。

其中IaaS分類是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而根據雲計算服務性質的不同,可將它分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我們以吃飯為例子,簡單做個類比。張三一直在家做飯,這是私有云,家裡的廚房就是自建數據中心。李四一直在飯店吃,這是公有云,飯店就是雲數據中心。張三媽媽省吃儉用,對張三說,你們去飯店吧,我和你爸在家吃,對張三家來說,這頓飯一部分人在家吃,一部分人在飯店吃,就成了公私混合的混合雲。

二、 企業為什麼上雲

企業上雲有什麼好處呢?以前企業需要購置硬件、網絡設備,服務器等產品,花很長時間實施,這些基礎設施的投入非常巨大,而且要養著專門的IT團隊,後續運維還需要再花錢。如果購買雲產品,一次性投入就會少很多,而且IT團隊的成本及運維成本也都可以省下來了。

我們對比傳統的軟件採購和SaaS模式的採購,傳統的軟件採購成本包括軟件License成本(佔比25%),實施費用(佔比25%),售後支持費用(20%),定製開發費(佔比10%),

機房建設及運營費用(佔比20%),採用SaaS模式,就只需要付軟件License成本(佔比20%),其他佔比80%的費用節省了下來,以後再按照年/月為單位付費。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另外一方面,上雲後,用戶只用關心服務的質量不用再去關注服務背後所涉及的資源供給,大幅降低用戶獲取 IT 能力的門檻,讓客戶能將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應用端與核心業務,進一步細化分工,提高效率。

三、 行業規模及增速測算

1、 行業規模

根據 Wikibon 的統計預測,2017 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為 1384 億美元,到 2021 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將增加到 3283 億美元,四年複合增長率 CAGR24.1%;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將增加到 902 億元,四年複合增長率 35.8%,遠高於同期全球 IT 支出的增長(不足 5%)。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從國際看,市場份額目前已經在向少數大互聯網和 IT 公司集中,行業前六名以外的公司市場份額從 48.4%下降到 25%。AWS一枝獨秀,IaaS 服務市場佔有率從 15 年39.8%上升到 17 年 51.8%。

中國的 IaaS 市場份額同樣在向互聯網巨頭集中。得益於連續十幾個季度的翻倍增長,阿里雲的市場份額從 2015 年的 31%上升到 2017 年的 45.5%。電信和聯通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很難像阿里一樣承受每個季度數億元的虧損,市場份額逐步向騰訊和金山等互聯網公司讓渡。

2、 增速

圖4:中國企業上雲率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從上雲率來看,公有云滲透率在34.7%,私有云13.4%,混合雲6.6%,尚有較大的滲透空間。

行業雲市場還處於新興階段,在國內各垂直SaaS領域,建築、餐飲有望成為行業雲化進展最快的領域,而財稅、醫療、金融中期值得期待。建築、餐飲領域一方面下游客戶體量相對小,議價能力偏弱,同時優質SaaS服務商有限格局集中,使得如廣聯達、石基信息等業內領先企業有望快速發展其行業雲業務。

四、 產業鏈及競爭格局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目前我國核心雲公司主要分為生態級(阿里巴巴、騰訊、金山)、平臺級(用友網絡、金蝶國際)、行業級(廣聯達、石基信息)、基礎設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深信服)等。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中游:IaaS,PaaS, SaaS服務商。

上游:IaaS的供應商:包括服務器廠商,網絡運營商,網絡設備商;IDC等。

下游:各行業用戶。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國內公有云IaaS“三巨頭”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佔據60%以上份額,市場集中度提升。

五、投資邏輯及核心標的

IAAS

從投資機會來看,IaaS有兩條主線:

一條是IaaS直接供應商,IaaS直接供應商的經營屬於重資產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且在投入早期由於規模效應尚未體現,難以產生利潤,目前領先的IaaS供應商大多是互聯網巨頭和電信運營商,這些企業具有資金和品牌優勢,對短期盈利不是很在意。預計未來IaaS直接供應商會形成強者恆強的競爭格局,國內IaaS處於起步加速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很大,但從投資標的來看,國內IaaS領先的企業大多在海外上市,可選標的相對有限。

IaaS的另一條投資主線是IaaS的配套服務商。IaaS直接供應商類似一個大型集成商,需要向上遊的企業採購產品服務來集成提供雲計算服務,在IaaS巨頭成長的過程中,其上游配套企業有望獲得高速發展。

從受益角度來看,機房供應商受益確定性較高,因為機房建設週期較長,隨著需求爆發,只要機房規模持續增長,其營收和利潤將大概率穩健上升。另外隨著雲計算的推廣,平臺上承載數據計算量會呈指數級增加,這會直接推動服務器的需求增加,同時數據中心之間及其內部流量傳輸的增長會帶動光模塊的需求增長,因此,從彈性的角度來看,為IaaS巨頭配套的服務器及光模塊供應商成長彈性最大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SaaS

SaaS企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雲業務下公司的收入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都較傳統軟件模式更高。雲模式前期投入低,新用戶參與門檻低,模塊選擇靈活性強,有利於擴大用戶基數。 在線模式更充分挖掘客戶需求,與互聯網+結合提升增值服務,提升客戶全生命週期價值 LTV,從而促進業務快速增長。從SaaS向PaaS擴展建立生態,有助於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業務系統與管理系統互聯互通, 提升客戶使用效率,形成生態壁壘,具備PaaS平臺SaaS企業應享有更高的估值溢價。

CAC、LTV是衡量SaaS廠商價值的重要指標 CAC即“獲客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指廠商對有效用戶的平均獲取成本。LTV即“用戶終身價值”(Life Time Value),指在考慮流失率的前提下客戶能夠為廠商帶來的平均毛利。 LTV>3CAC的時候公司是有價值的,核心變量包括平均獲客成本、ARPU與毛利率、客戶流失。

國內上市公司SaaS企業主要是傳統的軟件企業轉型,一般是行業龍頭,比如廣聯達,之前做建築信息化軟件,是行業的龍頭,後轉型做SaaS。從收入佔比看,目前國內公司大否處於業務初期,尚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一文看懂雲計算行業,發展核心技術,雲計算有望成為潛在風口

總結

發展核心技術,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可以說是這個時代,中國最重要,最緊急的“大事”。

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改革開放。將會直接決定我國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走向。

我曾做過總結,股市永遠是時代的風向標。每個時代的大牛股,往往都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徵。最近,5G,芯片,OLED的輪番上漲,其實正是對當下時代在股市中的一種映射。

未來,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軍民融合等,一定還會有持續的投資機會。

精彩熱門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