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立下 Flag:一年超越三星,做全球智能手機的老大!

當智能手機已近而立之年,“機海戰術”已死,每個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愈加緩慢,無論國內外均已宣告智能手機的戰爭已經結束之時,還剩下最後一個懸念,那就是總把頭的位置是不是要換一換。


華為立下 Flag:一年超越三星,做全球智能手機的老大!

在 2018 年,儘管華為遇到了很多坎坷的事情,經歷了諸多磨難。但依然很開心,碩果累累,最具有標誌性的,當屬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兩個季度超越蘋果成為老二,雖未知是否能成長久之勢,卻一度刷屏。

並且,不止於此,日前,華為消費者業務部門 CEO 餘承東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 ——“(2019)我們與第一名的距離非常接近,也許會與三星並駕齊驅。至少一年後,即 2020 年,我們也許有機會成為第一。”

而三星電子的掌舵人高東真則表示“三星將保持強勢第一,未來這一事實不會改變。”


華為立下 Flag:一年超越三星,做全球智能手機的老大!

華為與三星的正面戰場


智能手機這個戰場上風水輪轉,曾經和三星打得火熱的是擁有著喬布斯和喬納森兩位王者的蘋果。畢竟,三星與蘋果的專利戰不休不止地打了 7 年之久,並且,任正非一度直言「蘋果救了華為」。這裡要提到一則往事,十多年前還是 2G 天下時,華為在 3G 研發上投入了三分之一的研發力量最終攻克了 3G 技術,但彼時國內的 3G 牌照卻遲遲未發,導致鉅額投資無法回本,在不得已之下,華為開闢海外業務和成熟的外國企業搶佔市場。在前華為終端首席戰略官芮斌和考拉看看聯合創始人熊玥伽所著的《華為終端戰略》中談到了這一段歷史 —— 「那個時候,只要任何地方有 3G 項目,任正非即便是在病中也會馬上飛過去。」而到了 2007 年,iPhone 問世並風靡全球,不僅以智能手機重新定義了手機,更是倒逼網絡升級,「幾乎以一己之力將世界從 2G 時代拽入了 3G 無線互聯網時代」,而華為的 3G 通信業務也因此開始大放異彩。

如今,曾經引領智能手機革新的蘋果卻陷入了創新乏力的窘境,同時仍然與高通在不斷地較量。據路透社報道,因為不想受制於高通,蘋果正在由資深副總裁 Johny Srouji 領導,深入高通腹地聖地亞哥開設辦公室開始自研 5G 基帶芯片。

而三星這家公司,儘管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在後,但放到全球來說,卻一直都是無可撼動的老大。


華為立下 Flag:一年超越三星,做全球智能手機的老大!

全球智能手機 TOP5 公司 Q3 市場份額(數據來源:IDC)

在知乎上有一個很熱門的問題,那便是「三星手機中國不到 1% 佔比,卻在全球出貨量第一說明了什麼?」

,認證為同濟大學工學碩士的小蒜苗的回答排在了第一: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問:為什麼全球出貨量第一的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足1%?這說明什麼?因為在中國市場,三星不是成不了第一,是被國產機從第一的位置上推下來了。三星在中國的失寵,因為產品競爭力不足,尤其是國產機全面崛起的4000-價位。同時,三星在渠道上也喪失了話語權。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國產手機的全面崛起。

並且表示,在如俄羅斯、東南亞等其他國家及地區這樣的故事將不斷上演。

從數據來看,這正在逐漸成為現實。一方面,是三星本身在國內智能手機的佔比,而中國是國際上智能手機最大的市場。另一方面,據 IDC 數據顯示,在 2018 年 Q3 季度,三星手機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 13.4%,達到 7720 萬臺,而華為連續兩個季度的市場佔比正在趨近。同時,當國內如華為、一加、小米、OPPO、vivo 等主流品牌手機均佈局海外之時,三星原本引以為傲的海外市場正在逐漸被蠶食。IDC 在報告中表示,「諸如小米、OPPO 和 vivo 等中國品牌的快速增長正在改變其在印度及印度尼西亞等市場這麼多年來的領先地位。」


華為的底氣


其實,回看歷史,這不是華為以及餘承東第一次立下 Flag。2016 年 2 月,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餘承東在華為的一次新產品發佈會上表示,有信心三年內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在夢想實現後,我們不得不感嘆上一句:


華為立下 Flag:一年超越三星,做全球智能手機的老大!

截圖來自知乎《華為三年內超越蘋果,能否實現?》

追溯到更早之前,也就是 2010 年,彼時正逢華為海外失利,從印度禁止進口華為產品、歐盟對華為無線路由器發起反傾銷調查到華為海外收購接連失敗等等,曾經給運營商做了十年貼牌廠商的決定在終端上做自主品牌,任正非對華為高層及手機終端骨幹提出了:

華為要在手機終端領域做全球第一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的,這個時間可能是 10 年甚至更長,應準確地認清自己,做好階段性的目標定位。同時,應大幅增加在手機終端上的研發和品牌投入,至少在預算和投入上要勝過競爭對手。—— 出自《華為終端戰略》

結合來看,向來有“餘大嘴”之稱的餘承東所提出的 2020 超越三星是可以溯源的。同時,在數據和產品市場的基礎上,再看技術,華為是有機會的。

首屈一指的便是 5G,這也是當前處在中美貿易漩渦中的最重要的存在,華為是 5G 標準的主導者之一,並且擁有超過 60 項 5G 標準專利,全球佔比 22.93%,超過三星,排名第一;其巴龍 5G01 是全球首款商用的、基於 3GPP 標準的 5G 終端芯片,在設備上,無論是基站設備還是光通訊設備也都處於領先之勢。[6]IDC 預測在 5G 到來之時,智能手機市場可能重新洗牌。

華為立下 Flag:一年超越三星,做全球智能手機的老大!

同時,華為還在更進一步地將 AI、AR、可摺疊屏幕這些元素加入到自己的手機中。AI 自不必說,在去年 10 月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便公佈了華為 AI 戰略及全棧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併發布了兩款 AI 芯片。並且,據 CNBC 報道,華為當前正在研發可摺疊手機,支持 5G,將於今年正式亮相。

小米、OPPO、vivo 的“虎視眈眈”


智能手機這個戰場,華米 OV 是為四大家,除卻雷軍帶著小米幫搖旗吶喊佈局小米 AIoT 之外,OPPO、vivo 也是勢如破竹。不談線上我們所看到的各式報道,光是在線下,OPPO、vivo 用戶群體已然龐大,猶記得幾年前,在還是小米當道 OV 還在發力之時,一位主流應用測試平臺的運營總監對筆者發出了一句感慨,在極其碎片化的 Android 設備中,在測試時,如錘子手機都可以忽略,但 OPPO、vivo 卻必須重視起來。而在筆者與一些大廠負責海外業務研發的工程師交流也發現,不僅是國內,在海外,OV 已經成為了工程師必備的測試機。

同時,國內論 5G,不僅是華為,OPPO 也在緊密佈局中。2018 年 8 月,OPPO 已經率先打通了 5G 信令和數據鏈路,10 月領先實現了 5G 手機上網功能,11 月打通了全球首個 5G 微信視頻通話。同時,在去年 OPPO 開發者大會上,OPPO 便帶來了其在 5G+ AI、AR、IoT 等方面的進展。

時值小米 9 即將發佈之際,微博上,小米與華為的獨立品牌榮耀手機正在“互懟”不斷。曾經,這可是華為在手機營銷中採用“碰瓷”小米式的戰術,譬如,據《華為終端戰略》記載,2014 年 3 月,小米推出紅米 Note,那句著名的 Slogan ——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兩天後,華為榮耀在推出新品榮耀 3X 時,也帶來了一句廣告語,叫作「更美好的事情已經發生」;4 月 8 日,小米舉辦“米粉節”,同一天,華為舉辦“榮耀狂歡節”;小米舉辦“小米主題設計大賽”,口號為“這次,我們整點大的”,華為也舉辦“華為 EMUI 全球手機主題設計大賽”,口號為“這次,我們整點更大的”……如此不勝枚舉。

即使再創新乏力,產品設計上年年慨嘆沒什麼大變化,毫無驚豔之感,但現實告訴我們,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淘汰之後,智能手機的戰爭還沒有結束,爭的便是那前三的位置。

作者 | 唐小引出品 | CSDN(ID:CSDN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