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住这几点,中级、注会想考不过都难?

说起会计考试,可能大家都会想到中级、注会,特别是注会每年的通过率极低,在中国注会跟法律资格可以说是最难考的两个考试类别了,考过后就相当于高水平、高薪资的代名词了。但凡是含金量高的证书,都不是很容易的通过考试的。

掌握住这几点,中级、注会想考不过都难?

特别是注会,六门专业课,两门综合,专业课在5年内通过,综合没有时间限制。凡是会计方面的知识包含会计准则等都会牵涉到,税务方面的文件都会考,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的繁琐等,并且每年还会根据政策的变化进行变更等等。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任何有难度的东西,都会有破解之策。

掌握住这几点,中级、注会想考不过都难?

首先,掌握原理。要了解一项知识点所代表的政策文件,这个政策文件出台的背景,制定文件的初衷,及制定文件要限制什么东西,要限制什么操作,只要了解了这些,一定定义你是不用去死记硬背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就能说出来,写出来,到真正做题的时候才能举一反三。

譬如,会计考试中的顺流、逆流交易,会计准则为什么这样规定做会计分录,他的目的是什么,书本上只会从基本原理方面给你解释,而不会给你解释原理背后的故事,其实说明白了就是防止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操从利润,进行不合理的税务筹划等等,这些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深刻 理解,并不断查询资料,多研究案例才能体会到的。所以原理很重要,只要了解了原理及原理背后的故事,知识点是想忘记都会很难的。再如:增值税为什么有的环节没有对外销售还要视同销售,一是为了抵扣链条的不中断,二是为了国家增加税收。等等,还有很多实例,自己要慢慢体会其中的原理。

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他的背景和原理,只有掌握了,才能很好的去理解政策背后的深意,才能在实际中知道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业务。

掌握住这几点,中级、注会想考不过都难?

再者,要多做题。我一直坚信任何考试做题是王道,特别是注会考试,做题量没有达到一定量是不会有质变的,只有大量的做题,从做题中了解各个知识点在不同环境中的运用,只有见得的多了,才能掌握的多,别看你把书本翻得很破旧,知识点掌握的很全面,但若果不做题,你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遇到实际的题目,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从何做起,这只能通过平常大量的做题才能姐姐的问题。

但做题,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在做题当中知道一道题考核的是那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中的那个部分,如果这道题这样变应该怎么做;要会灵活的做题,不要死做,死做只会浪费你的时间,浪费你的精力,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同时要给自己规定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多少题,因为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要养成按时完题的好习惯。做题后要做好笔记,对于没有掌握住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温习,做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掌握住这几点,中级、注会想考不过都难?

最后,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会知识点零碎,全面,如果还是跟其他考试那样按部就班的去学习,一定会得不偿失的,要把知识点模块化,每天的那个时点学习什么知识点,掌握程度,都要做出计划安排,必须坚持每天都要看书,看完后要做相应的练习题。当天的知识点当天一定要掌握。

不要全面撒网,要专攻,不要一会看这会计一会看税法。但要学会联系变通,学会计做分录,你要想到税务上怎么处理;学税法,你要联想到会计怎么处理;两者结合怎么给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掌握住这几点,中级、注会想考不过都难?

再说一句。考注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过程是一个让人烦躁的过程,但你忍受住烦躁以后,你会发现结果原来是那么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