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杭州、重慶、蘇州、武漢後!福州、廈門打響了基建又一槍!

福建省日前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創新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健全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趨勢協調發展機制,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保護聯防聯治、公共服務共建平臺。

措施提到,要支持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組建閩東北和閔西南城市建設集團、開發區建設集團,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城市群、港口群、產業群建設。由福州市、廈門市牽頭組建“福建兩翼發展投資基金”,帶動多元投資主體,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建設。

劃重點,就是要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快速進行!

早在2019年第一週,武漢就打響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第一槍。

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掛出了《關於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2019-2024年)的批覆》,包括4個地鐵項目,4個市域快線項目,總長度198.4公里,近期投資1469億元。


上海、杭州、重慶、蘇州、武漢後!福州、廈門打響了基建又一槍!



在這之前,長春軌道交通第三期、上海市軌道交通第三期、重慶市軌道交通第三期、蘇州市軌道交通第三期、杭州軌道交通第三期調整,均已被批覆。

上海、長春、杭州、重慶、蘇州、武漢等城市發力之後,現在福州和廈門也坐不住了,現在城市競爭日趨激烈,稍不留神,就會在競爭中處於下風。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說,2017年以來,武漢、鄭州、西安、杭州、長沙、成都、合肥等兄弟城市發起了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同時都在努力做大做強城市平臺,打造都市圈,提升集聚資源要素的能力和對周邊地區輻射引領帶動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福建如果繼續走中小城市為主的發展策略,很可能就在未來的區域經濟競爭,面臨被邊緣化的局面。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城市強大競爭力,已成為各個地方政府的當務之急。

同時,也說明國家加大投資,提速基建項目的決心。

上海、杭州、重慶、蘇州、武漢後!福州、廈門打響了基建又一槍!

近期,發改委批覆的基建項目投資額顯著增加。2018年12月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發改委共批覆了大基建項目5項,總投資額近8000億元,達到近5年的高點。

在房地產調控,汽車消費疲軟的情況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加大投資的首選。

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的GDP,推動就業,另一方面可以便利人們的出行,還可以加大一線城市的核心地位,加快各大城市之間,區域之間的交流和經貿往來,同時還可以平衡東西部的經濟發展。

上海、杭州、重慶、蘇州、武漢後!福州、廈門打響了基建又一槍!

在股票市場上,基建相關概念也會得到較好表現,城市區域概念股也會受到振奮。

從最近的相關信號來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將是當前的必然趨勢,新興經濟在高速發展中遭遇到了種種瓶頸,強如蘋果,三星,LG都遭遇了業績大滑坡,股票走勢也是大跌不止,經濟發展不能完全依靠新興經濟,傳統產業也會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只有兩條腿走路,才會更加穩健,而大基建的春天已經再次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