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大同區檢察院通過公益調查尋求“秸稈禁燒”新路徑

“春耕不到3個月了,‘秸稈禁燒,按期離田’工作壓力很大,檢察院的公益調查分析,提出的機械粉碎,回收利用的對策非常好,有利於用最小的成本,實現秸稈離田,保證春耕。”1月24日,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人大代表霍殿奎在區人代會上討論《檢察院工作報告》時對檢察機關的公益調查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殷切希望。

大同區是大慶市唯一的農業區,轄區25萬人口,有20萬在農村,“秸稈禁燒”工作牽動著每位人大代表的心,成為本次人代會上熱議的話題。

據悉,去年10月份以來,該院積極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公益活動,成立了民事行政檢察科、慶葡檢察室、林源檢察室、刑事執行科為主的四個辦案組,選擇三鎮一鄉作為公益調查對象開展工作。重點調查秸稈存量、農民自行利用數量、秸杆可回收數量、機械打包數量、機械價購款情況、農民補貼情況等,實地瞭解農民在春耕前的想法,並積極向他們徵求好的意見和建議。

“秸稈禁燒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充分提升農民認識、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前提下,必須協調政府各職能部門,依靠全社的共同努力,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據該院副檢察長宋連喜介紹說,在開展專項公益調查中,該院以老山頭鄉為試點,主動協調區環保部門、農機部門,積極推動“鼓勵農民出資、農機補貼傾斜、環保資金補助、政府出資扶持”的方式,增加機械數量,增大收儲能力,努力實現秸稈粉碎-打包-回收-二次利用,力爭使全部秸稈得到有效處理,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雙贏和多贏的效果。

“大同區屬於農業區,整治好秸稈露天焚燒行為意義重大。作為檢察機關,就是要通過公益訴訟,強化監督,督促相關部門搶抓有效作業時間,千方百計加快秸稈離田,既要解決眼下燃眉之急,又要找到長遠出路,確保農民種上地的同時更要有藍天白雲,打好‘藍天保衛戰’。”大同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姜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