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長三角26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嘉興列第四

2019-02-25 06:10 | 南湖晚報微信號

厉害!长三角26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嘉兴列第四

厲害了我的嘉!營商環境長三角26個城市營商環境大比拼,嘉興總排名第四,在省內僅次於杭州位居第二,同時入圍2019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十佳政務機構,嘉興正在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近日,由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與國脈研究院主辦,上海國脈互聯知政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國脈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所聯合承辦的“首屆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專題論壇”在上海召開。這次論壇上,《首屆(2019)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發展水平評估報告》發佈。

本次評估通過依申請公開、平臺搜索和電話調查等方式採集數據;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評估對象包含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26個城市以及上海市下轄7個區,共計33個評估單位;評估指標體系在“國脈五力模型”基礎上,結合營商環境建設發展方向與特徵、世界銀行和國家發改委等發佈的評價體系,創新構建“兩度兩力模型”,由4項一級指標、17項二級指標、42項評估要點組成。

厉害!长三角26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嘉兴列第四

評估結果顯示,33個市/區營商環境平均得分為60.65分(滿分100分),總體處於國內相對領先水平。

其中,省級層面浙江排名第一、上海第二、江蘇第三、安徽第四;

城市得分方面,上海排名第一,杭州、南京、嘉興、合肥、蘇州、無錫、銅陵、紹興、寧波入圍前十強。

從一級指標得分率來看,營商環境滿意度65.00%、支撐力63.85%、便捷度61.37%和吸引力53.62%,表明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成長空間,應重點加強區域協同和體制完善,營商環境吸引力是長三角地區需重點關注的建設內容。

長三角26城市營商環境排行榜

厉害!长三角26城市营商环境排名嘉兴列第四

最後,國脈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芹還公佈了2019長三角地區營商環境十佳政務機構:上海、杭州、南京、嘉興、合肥、蘇州、無錫、銅陵、紹興、寧波。

嘉興為何能獲此殊榮?

去年以來,嘉興著力提升營商環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標準地”“代辦制”等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探索企業開辦“一日辦結”,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100天”實現率全省第一。

千方百計穩企業,推出工業和開放型經濟發展70條意見,設立小微企業信用保險基金,處置化解企業債券兌付和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全年減免企業稅費210.8億元。

今年,嘉興市委、市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還將繼續加碼,推出一批新的降本減負措施:

力爭為企業減負200億元以上;

建立金融信息信用共享平臺,力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超過100億元;

建立企業發債需求清單、股權質押紓困清單、困難企業清單,加大“一企一策”支持和幫扶力度;

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平競爭審查等制度,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障礙和壁壘。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深化企業開辦“一日辦”改革,全面推行“證照分離”,確保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90天”。

除此之外,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扶優扶強,實施“領軍企業”“瞪羚企業”培育計劃,爭取到2021年,全市超千億企業實現零突破、超百億企業20家、“瞪羚企業”100家,加快打造嘉興先進製造業基地。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嘉興市經濟建設規劃院副院長、高級經濟師陳龍駿:

營商環境的排名,說明嘉興這些年對於營商環境的建設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嘉興在26個城市中排名第四,前三名除了上海之外,就是杭州和南京兩個省會城市。而且我們跟南京其實是齊分的。

從幾個分項指標來看,嘉興的便捷度、吸引力等分數都相對較高。這些年,嘉興在“最多跑一次”、“標準地”建設、權力下放等各方面,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而且不僅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更是在服務型政府構建中下足了功夫,每年政府相關部門都會考核服務的質量、態度和效果,這是便捷度分數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從這次排名中也能看到嘉興與其他城市的一些差距。究其原因,我認為跟其他城市相比較,嘉興很多政策有了,但是還不夠堅決,或者是膽子還不夠大。這個也是接下來我們要重點研究的方向。

實際上,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兩年活動”:重大項目攻堅推進年、營商環境建設年,說明營商環境的建設本就是今年重要的工作。綜合這次排名,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和其他城市相比,心裡更有底。接下來,我們將加強精準施策,以及怎樣系統性地將嘉興各方面的政策優勢和環境優勢體現出來。針對具體行業具體問題,我們會做一些具體分析和具體突破,讓老百姓和企業有更加明顯的獲得感。

(原標題《厲害了我的嘉!長三角26城市營商環境排名,嘉興列第四!》,原作者王沁檸 。編輯黃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