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天午後》,看阿爾帕西諾演繹邊緣人物的危情時刻

由名導西德尼.呂美特執導,奧斯卡影帝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1975,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72年的真實故事。

《熱天午後》,看阿爾帕西諾演繹邊緣人物的危情時刻

在英語中, DOG DAY(狗天)是三伏天,熱天的意思,而這個故事中的一切,也都像是夏天的夜晚一樣,悶熱而躁動。

曾經參加過越戰的老兵桑尼,夥同曾經入獄的同伴塞勒,在一個悶熱的午後,一同持槍去搶劫一家位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小銀行,並將銀行中的8名職員,擄為人質。

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銀行剛剛被一位大客戶取走了儲蓄,只剩下1100美元和零錢。

然而此時,警察已經開始包圍了這家銀行,並且如臨大敵,調來了大批的警力和狙擊手,FBI也開始介入。

得到消息的周圍民眾和記者,電臺與電視媒體,也來看熱鬧,把令人揪心的犯罪現場,變成了一場長達8小時的大型露天狗血劇。

更加令人噴飯的,是桑尼搶銀行的主要動機,不過是為了籌集他同性妻子2700美元的變性手術費用。

《熱天午後》,看阿爾帕西諾演繹邊緣人物的危情時刻

阿爾.帕西諾出色的演技,牢牢地把握住了影片的節奏

《熱天午後》,看阿爾帕西諾演繹邊緣人物的危情時刻

明明是一場銀行劫案,卻被桑尼演繹成了個人表演的現場鬧劇。

本片的導演,是在第77屆奧斯卡典禮上,榮獲終身成就獎的大師西德尼.呂美特。

早在1957年,他就憑藉《十二怒漢》獲得了奧斯卡的三項提名。

在本片中,西德尼將他在《十二怒漢》中爐火純青的封閉場景內的節奏把握與巧妙剪輯,再一次呈現給了觀眾。

同時,他將70年代美國的越戰後遺症,同性婚姻,警方的肆意作為,黑白對立,以及嬉皮風潮,融合地匯聚在這部現實主義的劇情片之中。

優秀的劇情演繹和阿爾.帕西諾充滿張力的表演,讓本片榮獲了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的4項提名和最佳原創劇本的大獎。

《熱天午後》,看阿爾帕西諾演繹邊緣人物的危情時刻

劫匪桑尼與塞勒

《熱天午後》,看阿爾帕西諾演繹邊緣人物的危情時刻

銀行中的職員成為了劫案的人質

多視角的講述方式,讓2個小時的影片絲毫不覺得冗長,而是沉浸其中。

當桑尼和塞勒經過精心的策劃與談判,押送人質到達機場之後,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了緩緩駛來的大飛機上,並猜測著警方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此時,FBI探員卻反手一槍,射殺了塞勒,繳械桑尼,完美地解救出了所有人質。

意猶未盡的同時,此時觀眾才如夢初醒地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被導演和影片,帶入了其中的斯德哥爾摩迷陣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