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走過十二個月,在起承轉合的年華里,心路不斷延綿,默默見證四季之變換、月令之更迭,漾開不同的寓意。那溫潤的歷史之風撫慰心靈,撥動時光的弦,輕輕揭開了歲月的關鍵詞……

【正月】激情

《後漢書》中說:“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這裡的“開歲”,指農曆正月。

1929年的農曆正月是那樣壯懷激烈。彼時,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主力在大年夜到達大柏地,利用有利地形伏擊了敵軍。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大柏地戰鬥是朱毛紅軍井岡山會師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其意義不言而喻。大氣磅礴又瑰麗多姿的詞作《大柏地》,就記錄了舊戰場當年的情景: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情景相濟時,韻致方撼動心魄。軍人毛澤東難忘那時的戰鬥風華。今天的軍人也從毛澤東詩詞裡走近當年的刀光劍影,領略正月裡的那場激戰,觸摸這秀麗河川,感悟這勝利喜悅,繼而,深刻回味……

【二月】大義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1937年農曆二月廿四,清明時分,黃帝陵舉行了一場民族祭奠。林伯渠在場獻上《四言詩·祭黃帝陵》。毛澤東所寫的這篇祭文古樸蘊藉,又兼縱橫正氣。

再次回味這首四言詩祭文,分明看到厚重的歷史文卷在展開——中國共產黨人的民族大義盡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收復淪喪國土的堅定決心鏗然有聲。

這是號召全民族“為有犧牲多壯志”的宣言書,也是軍民誓為抗日救亡前赴後繼的“出師表”。愛國當報國,衛國當自強。浩蕩正氣,令人振奮。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今日的人民軍隊仰望崇高,正氣依舊填胸,隔著時空,對著遠去的先驅、不凡的歷史,依舊應該吶喊一句——尚饗!

【三月】正道

飛渡長江天塹,該是怎樣的姿態?

1949年農曆三月廿六,百萬雄師過大江,《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記錄了這段光輝史實。

千里長江,浪遏飛舟,只能強渡。

西起江西湖口、東至江蘇江陰的一千餘里戰線上,百萬大軍的步伐像擂動氣勢雄壯的戰歌。歷史行進的慷慨激昂,軍隊衝鋒的剛健有力,革命勝利的歡欣振奮,化為人間正道,拉起一個歷史悠久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飛揚弧線。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恢宏的境界在開拓,戰天鬥地的風貌在升騰,今日的軍人亦將如革命前輩的思想境界,高遠、鮮明……

【四月】襟懷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清純和雅的四月,散佈著友情的芬芳。

毛澤東和詩人柳亞子的友情,在詩詞的唱和間,湧動成歷史的一段佳話。

1949年農曆四月,為答覆柳亞子《感事呈毛主席》,毛澤東寫了一首《和柳亞子先生》的七律。老朋友的唱和,帶來的是情感的慰藉。情味彌甘,情意綿長。毛澤東就借唱和的方式,暢敘對摯友的愛護與勸誡,濃濃的人情味彰顯了毛澤東博大的胸懷。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友情催發的詞章,頗具啟悟和感化的力量。在今天,這依舊給予我們不盡的啟示——在偉大的事業面前,個人際遇得失實在算不了什麼。這坦誠的規勸、懇切的開導,溫婉不失力量。

【五月】關切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血吸蟲千百年來侵襲著南國水鄉的民眾,成為一大痼疾頑症。關心民間疾苦的毛澤東,對血吸蟲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深感痛心。夜不能寐的他,“心事浩茫連廣宇”,惟願蒼生安康!

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降服了諸多病魔。在得知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後,毛澤東的心方才寬慰。那是1958年的農曆四月,其時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他欣然寫下《送瘟神》詩句:“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戰天鬥地,非常豪邁的詩句,讀之令人感動。

都說子弟兵對群眾瀰漫著關切,是啊,正是有了這脈脈的關切,才讓人心如沐春風,才使“環球同此涼熱”,也才放眼望去時,“都是人間城郭”!

【六月】根脈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1973年農曆六月初五這天,毛澤東寫了一首七言詩,戲續李白《梁甫吟》。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這句詩講述了儒生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獲取七十二座城池,將劉邦和項羽戲弄如同空中飄旋的蓬草。毛澤東總會在歷史的浩瀚煙海中擷取一二典故,化為己用,運使自如。窮盡中國古典文化的菁華,這是偉人超人的學識和胸懷。

讀毛澤東詩詞,常常是感受說理與用典的水乳交融。那濺起的文字酈珠,那飽蘸的豪情,為我們軍人提供了更廣闊的角度來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妙處。君不見,歷史典故,正漸漸化為一川奔騰不息的民族血脈,一往直前的國人心性……

【七月】自信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米穀豆子,秋收冬藏”,七月飽含著很多智慧和玄妙。

歷史上,大約是1928年農曆七月廿二前後,毛澤東得知黃洋界保衛戰的戰況,不勝欣然,寫出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韻動其間,戰略戰術的思想也充溢其間。“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信心與決心,輔以虛而實之、實而虛之的用兵之道,該是紅軍將士在戎馬倥傯時決勝的神來之筆罷。而井岡山催動了毛澤東多少名句,乃至後來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也為世人吟誦不衰。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今日讀來何所見,自信人生當磅礴!

【八月】深情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人把月中的桂香都吹落人間了,殊不知,也搖落一片深情。

八月是桂月,是情重的年月。1947年的中秋,毛澤東在運河上,吟誦出“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的詩句,那對家人的一份深情,氤氳在那個時節。而在1976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在這個深情的日子裡,在賀子珍生日的第二天凌晨時分,毛澤東離開了這個世界。

李敏回憶最後一次見到父親的情景:毛澤東已然不能說話,就用左手拇指與食指在女兒面前畫了個“圓圈”。後來有人說毛澤東在女兒李敏面前的這個動作,指的是賀子珍,因為賀子珍的小名叫“桂圓”。

八月,本是花好月圓,卻不曾想,人世間,那麼多“半天殘月,悽情如許”……唯餘一片深情,拍打著歲月,經年不息。

【九月】豪氣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筆下的霜月,有綽約的姿態,有寒冷裡綻放的豪氣。

九月——霜月,其攝入魂魄的精髓便是傲霜凌寒、英氣不凡。

1929年的農曆九月九日,紅軍打下了上杭,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當時置身臨江樓庭院,滿目黃菊盛開,毛澤東情從中來,揮筆寫下《採桑子·重陽》: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戰地黃花分外香”是千古佳句,也是經久不衰的豪氣。

【十月】愛憎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讀起毛澤東寫於農歷十月寫得的這一首詩,一股真理的暖流湧向心頭。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抒發了詩人強烈的愛憎感情。千里妖霧塵埃比喻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上一些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和勢力,而妖霧終究逃脫不了真理的“火眼金睛”,所有的反動思想終將灰飛煙滅。是的,開歷史倒車,就是在做沒有未來的事。

【十一月】眷戀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農曆十一月,別稱暢月。《禮記·月令》雲,“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孫希旦的註解是,“暢,達也。”

那麼,為何人們想起十一月,心中便倍感暢快?想必是農曆十一月,瀰漫著鄉土的氣息。在癸巳年的十一月十九,毛澤東誕生在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的家庭。“我於一八九三年生於湖南湘潭縣的韶山沖。”這是毛澤東接受斯諾採訪時,開場的話。一字一句,都是深沉的故土情懷。那時別夢依稀,但毛澤東的故土情結依舊。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1936年時,毛澤東曾吟誦:“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1959年毛澤東重回韶山,彼時,他想起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對故土的眷戀,一寸寸,已成為戳肺管子的溫暖。

【臘月】颯爽

這些詩詞凝結了歷史,是揭開歲月的關鍵詞

臘月的梅花,凌寒傲雪之中自是瀲灩一身花色。杜甫在《丹青引》曾說,“英姿颯爽來酣戰。”沒錯,臘月的關鍵詞是颯爽。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就大約是在1961年臘月時創作的。

這首詩是毛澤東贈給一位女機要員的題照詩。當時,毛澤東在看到這位機要員在民兵訓練之餘持槍而立的照片後,沉思片刻,便用鉛筆龍飛鳳舞地寫下了這首雅潔爽朗的詩。“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精神抖擻如是。

在晨光下神采飛揚地持著五尺鋼槍,女民兵風姿可謂英俊威武。如此寥寥幾筆,勾勒出中國女兵的神韻,皴染出“全民皆兵,嚴陣以待”的尚武氣氛,描摹出新中國婦女嶄新的時代風貌。“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她們就如臘梅,有灼灼芳華,更有英姿颯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