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博會加長展期會影響更深

為期4天的第四屆惠州現代農業博覽會已落下帷幕。據主辦方介紹,本屆農博會4天共吸引34.2萬人次參觀,現場銷售金額1561萬元,達成合作意向1715宗、金額1.98億元。(見昨日《惠州日報》)

由於農博會就在“家”門口舉辦,加上對“舌尖上的農博會”期待有加,所以筆者兩入展館,目睹現代農業展品,享受美食盛宴,瞭解了國內外的先進農業。機器人手臂泡茶、各式各樣的航天農產品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大飽眼福、浮想聯翩。

惠州農博會邀請國內行業頂級專家出席,實屬不易。農博會要走出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科技的支撐、網絡的推動必不可少。農博會邀請到阿里巴巴集團精英團隊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主題進行演講,作為走在電商行業前沿的他們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鑑,由此,本屆農博會著實值得點贊。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本屆農博會現場銷售金額比上一屆1280萬元多出不少,在經濟整體處於新常態的當下,這更是難能可貴。

當然,實現農博會“智慧農業 品質生活”的目標,單純依靠一屆農博會顯然不現實。讓市民群眾享受更有品質的生活,必須打造升級版的農博會,筆者認為,仍需在“農”字做文章。比如,以智慧菜籃子為載體,以鎮、村為單位,推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並將特色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結合起來,構建農村電子商務運營平臺,促進惠州農副產品、農村日用品、農具、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化、線下交易化,以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效果。

俗話說“放長線,釣大魚”。可以把農博會的時間和影響拉得更長、更深。可以藉助農博會這個平臺,建立農博會現代農業商城,在商城裡展示優質農產品,經銷農產品,推介惠州田園式的居家、旅遊式的養生,推介惠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氣,推介惠州的好人好事好風尚,全面打造升級版的惠州農博會。(黃勝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