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婚姻!自古以来是为了三个目的,其一:满足人类最基本多生理需求;其二为了繁衍后代,维持人类的生存,其三,修两性之好,加强社会组织的联系。《礼记·昏义》:“婚姻者,合二性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

而在原始社会中的婚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是因为没有现代婚姻那么多曲折的故事。复杂是因为形式多种,富于变化。总体上来讲,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文明时代:婚姻形式的变化就是由母权社会和父权社会的转变。

原始社会婚姻大致分为五种,野合婚、走访婚、对偶婚、伙婚、单偶婚五种。这五种形式相对应的也是人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变化。下图就是小贱手绘的变化图。(字丑,凑合看=。=)

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自丑莫见怪,大概时期和意思算是表达清楚了

野合婚,也可以理解为“群婚”,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原始的婚姻形式。根据“社会”的形成阶段划分一共有三大阶段,其一:“杂交群婚”是在人类刚刚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社会”这个群体正在形成之中,那时候婚配没有任何的约束,可以说为了繁衍下一代,随时随地与任何人都可以。这也是野合婚的由来。

其二既是“血缘群婚”原始社会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人类为了生计团结一起,也就慢慢分成了各个小集团,而在当时能生育下一代的女性成为了集团的主导,形成了一个以母系血缘关系为主血缘集体。其三就是:“氏族群婚“

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古代形容野合的很多岩画

走访婚:这种婚配方式形成在人类已经学会农业种植等技术的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有了固定的居所。在这个时期中,年轻男女是分开居住在两个公房内,也称为“公房制”(老少是住在其他区域),女性居住的叫做“黑依德”男性居住的叫做“若依德”。

其中“黑依德”是村落的消费中心,以招待外氏族的男性为主。而本氏族的男性一般会前往外氏族的“黑依德”过夜。所以当时年轻男性基本上也都过着一种夜合晨离的婚配方式,因四处走访,所以也叫走访婚。

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对偶婚:对偶婚产生于走访婚的基础之上,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年轻男女在走访婚的过程中与对方产生了情愫,不再愿意与其他异性发生关系。就会由女方父母安排一个较小的房间供二人生活,而男方则只需要带上行李雨生产工具“入赘”到女方家中即可。这个时期的男女关系也较为稳固定,男女双方也较为平等。(这也是以父系社会慢慢崛起的势头)

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伙婚:又称搭伙婚,既是以一个男子或一个女子为主,娶多个女子活着男子所组成动婚姻形式。这种婚姻方式主要是因为男女比例不均衡所导致,某些地区男多女少就会出现一妻多夫。而女多男少就会一夫多妻。

一妻多夫主要有:兄弟共妻、父子共妻、朋友供妻等。而一夫多妻主要分为:母女共夫、姐妹共夫、妻妾共夫几种形式。

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单偶婚:单偶婚与对偶婚最大的区别在:对偶婚是以母系社会为优先的建立而成的,而单偶婚则是父系社会建立起来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耕种的推广,冶金术技术的发明,男性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中的地位渐渐的占据了主导。他们不仅是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经济的主要控制着。所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而“男嫁女娶”逐渐转变成了“女嫁男娶”

原始社会的婚姻方式有哪些?从母系到父系的转换经历了几个阶段?

总结:其实算上古代社会和文明社会,人类的婚配方式一直都在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修两性之好”!!原始社会为修两性之好,从群婚演变为对偶婚。文明时代为修两性之好从古代到“一夫多妻”到现代的“一夫一妻”最重要的还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家和万事兴,祝愿每一位读者合家欢乐!!

以上就是小贱为大家带来的原始社会婚姻发展的变化过程,欢迎在留言区讨论自己的见解,有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和关注小贱哦。小贱会继续为大家带来好玩有趣的民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