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專注做到極致,你就是傳奇——記中建鐵投集團“大國工匠”劉文

劉文,來自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目前任公司盾構中心部門經理一職。從一名連說明書都看不懂的菜鳥,逐步成長為首屆“荊楚工匠”獲得者、中建三局“盾構駕駛第一人”、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評選的“大國工匠”、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盾構大師。

如果濃縮起來,劉文的成長過程會給人帶來一種神話傳奇的感覺。“但是我心裡始終清楚地知道,我不是神話,我的經歷更不是什麼傳奇。如果說,我的經歷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話,那也僅僅只是因為我是一個平凡普通的盾構操作員,在工作中,把專注做到了極致而已。”劉文說。

把專注做到極致,你就是傳奇——記中建鐵投集團“大國工匠”劉文

剛畢業就參與特大型隧道工程

劉文2006年畢業於江西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同年被分配到廣深港客運專線隧道二標項目部,該項目是國內第一座跨海鐵路隧道,隧道全長10.8km。獅子洋隧道進口標段採用兩臺大直徑泥水加壓平衡盾構機由起點掘進至江中後,與出口標段兩臺盾構機在江底進行對接,難度等級被評為國際特大型隧道重大難點工程。對於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能參與到如此特大型重難點項目,無疑是一件值得振奮、驕傲的事情。

在這個項目上,劉文第一次接觸到盾構機。在大學裡劉文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根本就沒有接觸過機械工程和圖紙,接觸盾構機是劉文首次接觸機械工程。

“第一次接觸盾構機,我整個人都傻了。盾構機說明書全都是英文的,而且盾構機上和說明書的一些機械符號代表著什麼意思,我完全搞不清楚。”劉文被這個龐然大物挑起了不服輸的精神,過起了沒日沒夜琢磨研究盾構機的生活,通過自學和翻英漢詞典,他一點一點地將晦澀難懂的盾構機全英文說明書裝進了自己的腦海裡,每天天沒亮就爬起來拿著圖紙,一頭鑽到井下研究盾構機的操作以及構造,一直到晚上才出來。捨不得浪費時間,他還直接把飯打包帶到井下吃,吃飯的時間也常常在思考之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鑽研盾構機聽聲音可辨別故障

考慮到培養人才,單位選派了10多人一起到國外學習盾構機,只有劉文一人不是“科班”出身。

儘管是“零起步”, 劉文並不氣餒,從機械符號等最基本的知識開始,一一攻克,不懂的地方就向同事學習、向外國老師學習。就這樣,在堅持不懈地鑽研下,劉文編制了國內第一本大型泥水平衡操作手冊,在多次與國外技術人員的操作競技中也遙遙領先,讓他們豎起了大拇指,“Liu,good!”

回國後,劉文開始從事盾構機組裝、調試和操作工作。盾構機集光、機、電、液、傳感、信息技術於一體,被稱為“機械之王”,儘管外形龐大,但內部空間十分狹小。1.85米的劉文每天都要穿梭於盾構機中,通過盾構機掘進時發出的聲音,準確判斷出機器哪一處發生故障,從而及時調整排除隱患。這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只有深入瞭解盾構機,才能掌控它。

“經過十幾年如一日地不懈鑽研和不斷經驗總結,我覺得我現在基本已經和盾構機徹底地達到了人機合一的地步了——在我眼裡,盾構機就是個機器人,機器運轉聲就是它的呼吸。外表的鋼鐵是它的骨骼,液壓系統、風水系統是它的血液與內部循環系統,電氣則是神經系統。作為盾構司機,需要經常檢查它的每個部位、系統,照顧好它。”劉文說。

盾構機不同的部位運作聲音也會不一樣,例如盾構機啟動時,正常的聲音是“嗡嗡嗡嗡”,如果出現故障,聲音就會變得斷斷續續;而油脂泵正常運作時是有規律的間隔性發出“噗嗤噗嗤”。如果聲音間隔發生改變,有可能是油脂打完了需要更換,也有可能是油脂閥壞了。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故障,就會出現漏水漏泥等情況,有可能把整個隧道都淹掉。當然,機器運作是否正常,也可以通過數據檢測,但劉文認為通過聲音判斷,是作為一名合格盾構司機必備的技能。

控制挖掘精度誤差正負5毫米之內

國家規範規定,盾構機掘進精度與隧道軸線誤差不超過正負5釐米。劉文對自己的要求是誤差正負5毫米之內。剛開始根本就達不到自己規定的要求。儘管如此,他仍然沒有降低自己的要求。在建設廣深港客運專線隧道時,開始達不到正負5毫米,通過不斷學習與改進,半年後達標。

在武漢地鐵21號線諶家磯段施工時,劉文在駕駛盾構機時發現,每到停機再到重新掘進時其中一個泵壓力突然增大。壓力突然增大,搞不好就會把控制閥搞爆。當時,很多外國專家也沒有整明白是怎麼回事。

但是劉文沒有放過這個可疑點。經過反覆研究與鑽研,他發現原來是盾構機中的自動沖洗泵,在盾構機停機時還在繼續工作,對盾構機進行自動沖洗,盾構機再次掘進時,自動沖洗泵裡的水突然被擠壓,致使壓力暴增。對此,他向廠家提出了改動控制閥的改進建議,並告訴廠家如果控制閥不能改動,就加一個手動操作按扭。廠家實地研究情況後,採用了劉文的建議——增加一個手動操作按扭,當盾構機停止掘進時,通過手動操作按扭讓自動沖洗泵也停止工作。有意思的是,廠家在這個手動操作按扭上寫上“Liu”。

通過深圳地鐵9號線、武漢軌道交通21號線的施工,劉文還率先提出了城市密集區盾構機整體吊裝和整體運輸理念,並通過理論計算和現場勘查實踐於項目工地,使國內盾構施工技術邁進了一大步。

也是在武漢21號線施工中,劉文盾構團隊遇到了兩個“攔路虎”:715和815兩條隧道都要在一個月時間內整體貫通。715隧道剩餘617米,815隧道剩餘648米,而當時全國盾構機每月平均速度也只有413米。要在一個月時間將兩條隧道都整體貫通,這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時,不僅團隊自己信心不足,甚至還有人這樣說道:“你們中建三局還是老實回去蓋房子去吧,地下的工程哪是你們能幹的?”

這些雜音不但沒有把劉文嚇跑,反而更激起了劉文不服輸的勁頭。劉文把團隊召集在一起,對他們說:“我們絕對不能被困難嚇跑。只要我們把每一天、每一個小時、每一分鐘、每一秒的掘進工作都做好合理優化,就一定能準時履約。”團隊的夥伴們也被劉文帶動的熱血沸騰,紛紛表示一定要拿下這塊硬骨頭,完成這次挑戰。

會後,劉文直接就走進監控室,從早上6點,一直坐到晚上6點,仔細分析每一個工序,每一個點,開始向精細化作業要時間。幾天後,在整個團隊的順利合作下,各環節點的時間已經精準到10秒之內。一週後,掘進的速度也從每天15米、每天20米、每天25米,迅速提升到每天30米。一個月後,兩條隧道如期整體貫通。

劉文畢業後十年,也就是2016年3月20日,他通過中建總公司推薦入選中華全國總工會大國工匠候選名單,獲得了“大國工匠”的稱號。劉文始終堅信,任何一個平凡普通的盾構操作員,如果能把專注做到極致,那麼他也會成為“大國工匠”、盾構大師。(通訊員 洪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