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融資殺入P2P 網貸平臺分化加劇

轉眼之間又到了收穫的季節,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P2P行業也是收穫滿滿,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一共有70家的平臺獲得了總額近100億元的融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資本青睞P2P是部分企業轉型的需要,也有部分是因為看好這個行業。但究竟是何原因使得資本轉向P2P,而獲得融資背後的平臺都做了什麼呢?

風投追捧P2P網貸

2013年起P2P行業就受到資本的高度關注,並且融資額度呈現翻倍式增長。專家分析認為,在風投橫戈躍馬的背後是網貸行業龐大市場和政策鼓勵的結果,這也與風投機構自身的戰略佈局密切相關。

綜合PE/VC的觀點來看,互聯網金融行業是大家一直持續關注的行業,藉助互聯網技術使普惠金融的理想成為可能。而P2P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佈局,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的空白,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同時行業的年增長速度超過300%,隨著政策的明朗,可以預見未來5到10年將會是行業快速的發展期,這也是為什麼行業會受到持續關注的原因。

以全球化上市公司崑崙萬維(300418,股吧)為例,該公司一直致力於佈局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大勢,今年6月崑崙萬維宣佈戰略投資銀客網,而在此前崑崙萬維已經先後投資隨手記、趣分期等互聯網金融平臺。

崑崙萬維方表示,之所以選擇投資銀客網,主要取決於它在業內顯著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及發展理念,“銀客”正逐漸成為一種“代名詞”,代表那些通過理財獲取收益並願意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的投資人。

對此,銀客網總裁林恩民談到,創業者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崑崙萬維作為全球化的上市集團,積極佈局互聯網金融戰略,對於銀客網的持續發展有著巨大幫助。未來,銀客網將堅持產品創新、提高技術保障,為借款人降低融資成本,為廣大理財客戶提供優質、安全的金融產品。

筆者羅列了2015年部分知名平臺的融資情況:

百亿融资杀入P2P 网贷平台分化加剧

融資“鉅款”去哪兒了?

據瞭解,目前國內有實力的平臺至少完成了兩輪融資,甚至有7家平臺已經完成了C輪融資。下面,筆者對融資資金去向做了簡單歸納,來談談融資對P2P平臺的作用。

第一 用於風控體系建設

毋庸置疑,風控是P2P平臺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由於我國徵信體系的不完善,許多P2P平臺只能依靠線下進行風險控制。而風投資本對平臺研發徵信、信用評估和風險控制技術,強化核心業務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銀客網、拍拍貸等獲得融資後曾公開表示將融資用於風控系統建設,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據悉,銀客網已建立了安全體系多達“八重”的“安全神盾家族”,比肩銀行級別,分別為資金保障、合作方保障、項目保障、技術保障、隱私保障、收益保障和法律保障,能夠全方位保障用戶的投資安全。

第二 加強推廣搶奪市場份額 近兩年來,P2P平臺“跑馬圈地”的現象愈演愈烈。在推廣方面,不少P2P平臺爭相在地鐵、公交車身、大型燈牌、火車站等人口密集區投放廣告,百度搜索、自媒體、論壇贊助、獎項評選更是很多平臺營銷的標配。

當然,高昂的推廣費用直接拉高了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據悉,目前行業平均的獲客成本在300元到500元,一家P2P平臺每年的廣告營銷費基本都過千萬,甚至一些發展處於上升期的平臺的推廣費用還要高,堪稱“燒錢”。

有調查顯示,搶奪新用戶、增強用戶黏性的營銷攻勢將會持續升溫,不少獲得融資的平臺計劃把所融資金的六成甚至更多都用在平臺推廣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