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財報數據發現一家公司的成長性並發現行業中的白馬股?

介紹了怎樣看財報(1)價值投資//識別財務報表”造假與陷阱“五問五答!、怎樣看財報(2)價值投資//怎麼看財務報表中的商譽與現金流?與怎麼樣看財報(3)價值投資//怎樣看財報(3):怎樣從財報細項說明裡發現可疑或變化的趨勢?之後,我們接著介紹怎樣看財報(4)。

用後視鏡看歷史是否成長容易,同比環比一下就知道。看未來是否成長才難,這需要了解行業的滲透率,一般行業滲透率達到50%以上時,就會形成銷售平臺期而不再增長,只是因為折舊率低於銷售率而導致滲透率繼續上升。還要看企業自身能不能跟隨行業增長,管理如果太爛,或者戰略嚴重失誤,也會導致錯失成長機會。在行業滲透率高後,如果企業管理強,效率持續提升,那麼它可以通過蠶食競爭者的份額來實現成長。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多元化成長。

現在是否屬於白馬股,這個也很容易看,行業老大一般就是的,關鍵也還是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

用財務分析的方式,無非就是與自己的歷史做縱向對比,與同行做橫向對比,只要時間長範圍大,歷史是否成長現在是否白馬一目瞭然。在對比的過程中,還能看出自己的進步和競爭格力的變化趨勢。

比如常用的杜邦分析,將淨資產收益率(ROE)拆解成淨利潤率*權益槓桿*總資產週轉率,其中淨利潤率(包括毛利率等子指標)反應盈利能力,表明了產品的創新、附加值、品牌力、成本和規模效應等;權益槓桿反應償債能力,表明企業的資本運作能力和潛力、經營進取或謹慎等風格;總資產週轉率反應效率,表明了企業的運營管理水平、產能利用率、人員效率等。

這三個指標可以進一步拆分進各種小指標,拆細再做縱向和橫向對比,就能透示出一些未來的成長潛力和趨勢,尤其是各種週轉率之類的效率指標、研發和新產品之類的創新指標。創造新產品或服務和減少摩擦成本提高效率,構成了價值的兩種模式。資本運作則更多地透視出大股東管理層的品德。

當然,在行業和產品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時,可能定性的考慮要適當增加一些。還有就是大股東和管理層的重大變化,這可能會對公司有決定性的影響,畢竟股權結構決定了治理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