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加密貨幣交易所新玩法,2019還會諸事順利嗎?

盤點加密貨幣交易所新玩法,2019還會諸事順利嗎?

導讀:儘管2018年進入了漫漫無期的熊市之中,但在寒冬中也相應造就了一些新的機會。

比特幣交易所創始人去世,密鑰無人知曉,1.5億美元被鎖死”的消息,在春節刷頻,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而在讀者閱讀這個加拿大最大比特幣交易所QuadrigaCX的曲折故事時,比特幣密鑰、冷錢包、加密貨幣交易所這些幣圈獨有的概念,也在潛移默化中又完成了一次科普。

事實上,去年一年加密貨幣市場跌宕起伏,加密貨幣交易所一直站在風口浪尖。

從三點鐘群的焦慮到加密貨幣的寒冬,加密貨幣交易所一直在創造各種新玩法:投票上幣、交易即挖礦、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聯盟、幣股交易等,各種新概念和輪番而至。

新的一年悄然開啟,這些新概念新玩法發展如何?加密貨幣交易生意,豬年裡會諸事順利嗎?

加密貨幣市場行情

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目前加密貨幣總市值約1100億美元,較2017年12月17日,最高市值8100億美元相比,跌幅超過80%,眾多加密貨幣紛紛遭遇腰斬、甚至歸零。

交易所也深受熊市影響。

目前,整個加密貨幣交易市場,仍由前20家頭部交易所瓜分90%利潤,但與去年行情最好的時刻相比,收入已經開始緊縮。頭部交易所幣安的成交額就已經跌去了近90%,更多的交易所迎來業務停滯期。

雖然某些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依然光鮮,但根據區塊鏈透明度研究所(BTI)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數字資產交易市場的日交易量中有60億美元是偽造的,佔市場日交易量的近50%。

盤點加密貨幣交易所新玩法,2019還會諸事順利嗎?

BTI做出結論:CoinMarketCap網站中交易量排名前100的交易所中,超過70%的交易所真實交易量只有所展示數據的1/4。

價格下跌、總市值不斷縮水、行情持續探底,雖然這中間,加密貨幣市場曾幾度回暖,但還是難掩整體市場下跌的頹勢。目前,這種下跌的趨勢,仍沒有轉變的跡象。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整體來看,主流加密貨幣市場還是在發展壯大。

1月14日,國外研究公司Diar 統計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年,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整體交易量“創下新紀錄”。這份報告指出,與2017年相比,2018年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數量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

這意味著,在目前下行週期,資源開始逐漸集中在頭部交易所。

比如,僅Coinbase去年一年的市場總交易額,就比2017年增長了21%,同期,Kraken和Bitfinex則分別增長了192%和50%。除了交易額的增長,Coinbase的交易量也增長了14.1%,從2017年的8270萬筆增加到2018年的9440萬筆。

行業格局下的新玩法

平臺幣

去年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競爭,從平臺幣開始。

前一年,幣安、KuCoin等交易所推出的平臺幣,獲得了成功,除了正常的手續費與上幣費,如果發行平臺幣,平臺可以據此獲取可觀的收入,交易所當然沒有放過這塊蛋糕。

盤點加密貨幣交易所新玩法,2019還會諸事順利嗎?

很快,火幣、OKEx與ZB網等交易所,相繼宣佈發行平臺幣,這些平臺幣大多通過購買手續費點卡贈送的方式進行,主要是為了規避監管風險。

目前,國內幾乎所有的交易所都有相應的平臺幣。

發行代幣後,自然要為平臺幣拓展使用場景,其中一項便是投票上幣的機制,用戶手中持有平臺幣,可以享有投票給項目方,加速區塊鏈項目代幣上線交易所。

2月份,火幣啟動上幣投票活動,並推出了全新子品牌,HADAX交易所,自此開啟了區塊鏈項目代幣上線交易所繳納上幣費之外的新模式。

交易即挖礦

攪亂了加密貨幣交易所格局的是FCoin。與其他交易所相比,FCoin最大亮點在於交易挖礦模式。FCoin規定,用戶在FCoin進行交易後可獲得手續費等值的FT返還,同時FT持有者可根據持幣比例獲得平臺收入每日分紅。

嶄新的玩法使得投資者蜂擁而上。

有數據顯示,FCoin在6月的日交易量,最高時突破了1000億元,超出其他所有交易所的總和,平臺幣FT價格則最高上漲近百倍,狂妄的FCoin,甚至自稱“宇宙第一交易所”。

交易所聯盟

有利可圖的交易即挖礦模式,帶走了大量的投資者,為應對FCoin帶來的衝擊,多家交易所相繼推出交易所聯盟/開放共贏計劃。

6月19日,OKEx率先推出“開放共贏計劃”,向外部公開招募100位合夥人,規定只要鎖定 50 萬枚OKB,即有有資格參與。6月21日,幣安宣佈,首期數字資產交易所聯盟計劃將開放1000個名額,鎖定10萬枚BNB的團隊即可申請。

7月20日,火幣姍姍來遲,宣佈正式推出火幣雲業務,鎖定50萬的HT即可成為火幣夥伴。ZB、EXX等交易所跟風而至。

不過,隨著FCoin模式被大量模式、張健深陷輿論抨擊漩渦,這些為狙擊FCoin而出現的交易所聯盟,也逐漸出現頹勢。據31QU瞭解,這類交易所聯盟旗下的交易所,“現在的日交易量幾乎為零。”

槓桿、期貨、合約

隨著熊市的加劇,交易加密數字貨幣

更多的投資者開始從現貨轉戰期貨、合約,為了滿足這部分投資者需求,交易所也紛紛佈局或穩固除現貨交易之外的業務。據統計,包括火幣、JEX等多家交易所,相繼宣佈將推出槓桿、期貨、合約等產品。

去年11月29日,Bibox宣佈進軍合約交易領域,並將推出永續合約產品;

12月7日,幣貝(ExShell)上線最高3倍的槓桿交易,並宣佈即將上線永續合約;

12月7日,bitget宣佈近期將開放永續合約;

12月10日,火幣合約Huobi DM正式上線,支持BTC、ETH定期合約;今年1月16日,火幣集團副總裁蘭建忠稱,接下來將推出永續合約服務;

12月11日,OKEx宣佈推出永續合約交易,首張上線的合約為BTC,槓桿最高達100倍;

12月24日,gate.io上線BTC/USD永續合約,1月10日,上線TRX永續合約;

12月26日,MXC正式上線BTC、ETH、EOS、BCH、LTC五個幣種的永續合約交易服務;

12月28日,JEX宣佈將上線永續合約和大小幣權的期權合約。

幣股交易

除此之外,部分交易平臺還將目光轉向了股票市場。

所謂幣股交易,即用戶可以在平臺使用數字貨幣(主要是穩定幣USDT)直接買賣美股,無需開戶,無需美元入金。

據瞭解,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多家提供幣股交易的平臺,如幣市BISS、幣股世界HOX、大滿貫,以及今年1月傳出上線消息的DX.Exchange等。

雖然新的玩法迭出,但事實證明,這些措施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掀起熱潮,但在加密貨幣熊市的大背景下,註定只能猶如向湖面投入石子,引起一陣漣漪後,再次歸於平靜。

加密貨幣交易這門生意,雖然進場淘金的創業者眾多,但最終,也和三點鐘社群一樣,在經歷上半年的瘋狂擴張後,最終迎來下半年的洗牌與退場。

結語

世上沒有常青樹,尤其是加密貨幣行業,興與衰轉瞬間。

“我們這次熊市的持續時間非常長,可能是比特幣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我個人覺得,現在價格是回調得太過了。”1月24日,趙長鵬在一場活動中如是說。

在經歷前一年的輝煌時刻後,2018年的加密貨幣市場調頭轉入熊市,不僅投資者,就連交易所的創業者,也沒有預料到。

不過,寒冬依然孕育著新的機會,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主打期貨交易的BitMEX,熊市下,這些交易所反倒逆勢而上,開拓或佔領了新的市場。

豬年已然到來,新的一年裡,加密貨幣交易生意,會諸事順利嗎?(本文來源於31QU,交易大陸已獲得作者授權,經交易大陸編輯發佈,文中觀點為作者觀點,不代表交易大陸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