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金庸丨喜看鐘靈秀——鍾靈

品金庸丨喜看鐘靈秀——鍾靈

活潑可愛、純真自然的鄰家女孩本就是很討人喜歡的,鍾靈無疑就是如此,之所以用一個‘喜’字,那就很有門道了。鍾靈能讓和她接觸的人都喜歡上她,這實在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將其歸之為‘魅力’也未嘗不可。

首開書卷,便觀鍾靈與段譽之際會,兩人相遇可謂千載一時,蓋二人皆以本色而入江湖,鍾靈以江湖本色(初出茅廬的江湖人),段譽以朝堂儒士本色,二人皆無江湖機心,而有赤子之心,故能以誠相遇,以誠相結以致以死相救,故段譽喜看鐘靈。天真活潑而不失公義之心,嬌生慣養而無驕矜之氣,情愛不成而放心開闊,令讀者觀之,不得不喜。正是因為天生的靈秀純真,才使得自己能走出愛情的牢籠,比之木婉清的執著,更多了一絲豁達和瀟灑,僅此,足以竊喜矣。

品金庸丨喜看鐘靈秀——鍾靈


【那少女約莫十六七歲年紀,一身青衫,圓臉大眼,笑靨如花,顯得甚為活潑。】段譽青衫,鍾靈也是青衫,所謂相得益彰,以顯本色。圓臉大眼,笑靨如花,金庸將所有的可愛彙集到這一人身上,我等又豈能不愛,但這愛多半是像一個兄長對小妹妹的關愛,不惟男女情愛矣。段譽也必有此感,而鍾靈對於段譽亦然,與其說是愛,倒不如說是一種仰慕和依賴。“你沒騙我”便是她心中的“你待我最好”,少女純真之心,信任依賴之心當是如此。這種感情也近似於香香公主對陳家洛之情,也許每個本性純真的少女都喜歡和依賴一個可靠真誠的男人。

縱觀鍾靈,可分兩段。故可稱之為:前表鍾靈秀,後表鍾靈羞,前言‘無憂無慮’,後言‘滿是情意’。所謂‘前’便是從第一回到第十回,所謂‘後’則是第四十四回鍾靈再現。骨子裡雖然仍是純真不改,但肌理上已是大為不同。前面無憂無慮,不知愁為何物。

【那少女卻肆無忌憚,順口便往下吐出。瓜子殼在眾人頭頂亂飛,許多人都皺眉避開。】以此足見其活潑無慮,快樂天真。鍾靈後來再次出現時,作者在她和段譽的一段對話中,共用了七八個‘臉紅’,在情郎面前,她已經由原來的秀變為了羞,這自然和年齡有關,但不容忽視的是,這也是兩人情意加深的表現。

品金庸丨喜看鐘靈秀——鍾靈

鍾靈之秀,段譽之情,盡皆寓於一物——鍾靈的鞋,此‘鞋’當真增‘秀’不少。書中對鞋的描寫也是層出不窮。【但見那少女雙腳前後一蕩一蕩,穿著雙蔥綠色鞋兒,鞋邊繡著幾朵小小黃花,純然是小姑娘的打扮。】鞋之活潑可愛,躍然紙上,故以鞋喻人,大是巧妙。【段譽忙除下鍾靈腳上一對花鞋,揣入懷中,情不自禁地又向鍾靈瞧去。鍾靈格的一聲,笑了出來。】段譽將鞋揣進了懷裡,便是表達了他對鍾靈的情意,可能他這時還是朦朧的(此段似楊康和穆念慈)。

最後段譽報完信後又把鞋揣進了懷裡,這時鐘靈便已經走進了他的心裡。後來兩人再次重逢時,段譽最先想起的仍是那雙繡了黃花的的綠鞋,這回他對鍾靈的情再次由內心深處湧了上來。

金庸先生寫鍾靈出場的確寫得很精彩,但遺憾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每次收場都不盡人意,第一次因為木婉清的一聲呵責威脅,便掩面而走;第二次則是平淡無奇的收場,做了王語嫣和阿碧的炮灰,也許是金庸先生故意作此態而平淡收尾吧,畢竟五十回合看下來,令人心胸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故以此做藥以救讀者那顆波瀾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