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病多多的90後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

說真的,本來不想用這個標題,但最近發現,自從決定做自媒體之後不得不承認,原來不知不覺間自己原來也變成了一個雞賊的人,無論我最初的想法是什麼,最後總會想著,怎麼用一個醒目的標題,如何的內容才能煽動更多人的情緒。

很多從事自媒體的人,大概都是把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當成了作品來寫的,我以前大概很久了吧,也是想過寫個小說之類的東西,最好能封神之類意淫。偶然間才發現自己可能短期內連自己都會養不起了,幡然醒悟,這個時代留下的正常人,最少是要能生存下去的。

作為一個80後,茫然間的籌光交錯,等反應過來才發現,身邊的人已經從以前的同齡人都變成了,一茬茬的90後。

這才知道,不知不覺中,90後已經開始走上各行各業,那些家長眼裡“難管教”的孩子,現在也開始走上講臺教書育人了。

更有各種自媒體號拿90後開涮,“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胃已經垮了”、“第一批90後已經陽痿了”......

後有00後CEO已經開始口出驚人:“在我拿到幾十萬上百萬投資和獎金的時候,很多成年人,拿著基本工資,過著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詬病多多的90後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

在這些罵聲中,我驀然回首,才發現,這些90後所做的不正是我這個80後曾經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麼,或許這頂著無數罵聲的90後才是當下中國最正常的一批人了。

而這其中最難被理解的大概就是90後的消費觀了,但這不被理解的消費觀也許才是最正常的消費觀,最少現在國外發達國家基本都是這種消費態度。

作家連嶽曾講過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他從小就寄住在外婆家,但是他的外婆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在他外婆看來,連嶽的存在是一個“額外的糧食消耗者”,所以很不喜歡他,每次吃飯,只要連嶽多吃菜,他外婆就會鬧情緒,用白眼瞪他

連嶽說,這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他很抑鬱,但又不知道做什麼,只能寫信給父母,說自己在外婆家不開心。寫完之後,又自我懷疑,怎麼可以說外婆壞話。

成年後的連嶽才發現,當年自己沒有錯。

他說:“中國的小孩子,從小到大,從家庭到學校,都要接受'節儉是美德'的教育,小孩子要節約水電,節約糧食。但這種教育是有害的,在這種教育理念下長大的孩子,容易養成各種吝嗇怪僻,小便完捨不得沖水,攢上大便一起衝。

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值得炫耀的美德。”

在很多長輩眼裡,萬般皆下品,唯有省錢好。

2016年,上海宜家貼出告示:因中老年相親一族在餐廳展開活動,自帶飲食,大聲喧譁,並長期佔座,為維護商場經營秩序,實行先就餐後入座的模式。

這個人群的年齡在45-65歲之間,也就是所謂的50後、60後、70後一批人,他們自泡茶水、外帶餐食、再加上人手一杯免費咖啡,一坐坐一天。

詬病多多的90後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

很多老年人對新規不滿

“你看,現在要買十塊錢的麵包才能進來坐,一個月每天買,就是三百多塊,這個不是小錢啊。我們其實就想進來坐坐,”有老人算了一筆賬。這些老人真的是缺少這300塊錢嗎?恐怕不是。

他們已經從小養成了能省就省,精打細算的生活習慣。很多富有的60後、70後,依然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就是因為他們經歷過資源匱乏時期,窮怕了

有網友說,自己有次回家見奶奶,揹著的是香奈兒的小包包。

奶奶問她:“你這包多少錢?”她不敢說真實價格,遂回答:“100塊錢買的。”

沒想到奶奶還是不高興:“這麼小的包賣100,我看就值50。”

想起來自己的奶奶,每個月都能拿到充足的退休金,但花錢總是按分算。吃西瓜瓜皮要留著,做成一道菜;夏天溫度不到40°c,空調都捨不得開。

報告數據顯示,90後雖愛花錢,但不任性,反而很理智。在易觀智庫發佈的《中國青年調查報告》中,關於消費觀,相對於70後的保守,80後的衝動,90後實現了迴歸,介於70後和80後之間

而職業規劃,對90後來說更是讓80,70後的人自嘆不如還羨慕著他們的瀟灑,要加班?辭職。。週末不雙休?辭職。國慶要加班?辭職。什麼進廠?沒辦法,現在活不下去了,先幹兩個月。。然後辭職。

官大一級壓死人,領導的話就該聽。”這句自古而來的話似乎在90後身上沒那麼行得通。相對充裕的物質條件讓他們開始思考自我,同時在職業選擇上,他們的方向也顯得更加多元。

其實不只是90後,每代人都陷入了被上一代人否定的怪圈中。就像魯迅在小說《風波》中寫道的那個“九斤老太”,在她老人家眼裡,總是“一代不如一代”。魯迅以此諷刺那些只留戀過去,而不問將來的守舊派。

一代代青年,就是在守舊派的非議中,成長起來的。如果要給絕大多數90後一個整體印象,可以這麼說:他們是剛一就業就被延遲退休,

他們是幹二十年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

如果誰硬要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那也是被現實壓垮的。然而,即使跪著,前方的路他們也會一起走完。”從來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垮掉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