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低調的外國公司:在華已有46年曆史,還是最大飛機制造商

說到在華最賺錢的外國公司,你首先想到的就是蘋果(Apple)。事實上,根據調查數據顯示,蘋果的單一市場(佔其全球營收的10%以上)僅是美國和中國的市場。蘋果2017年在大中華區的收入總計超過4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億元),佔19.5%。然而,儘管蘋果在中國賺了很多錢,它最大的市場仍然在美國。

中國最低調的外國公司:在華已有46年曆史,還是最大飛機制造商

相比之下,有一家低調的美國公司與中國市場的關係更為密切。這就是美國航空巨頭波音公司。在波音公司2017年交付世界的763架商用飛機中,中國市場佔26%,成為波音公司最大的市場。波音公司在中國的收入達到119億美元(約合800億人民幣)。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波音飛機進入中國市場。今天,波音公司在中國已經有46年的歷史,是第一家在中國賺錢的美國公司。2018年12月15日,波音與華商航空在舟山共同建立的波音第一個海外工廠737完工交付中心完成首架飛機交付。

中國最低調的外國公司:在華已有46年曆史,還是最大飛機制造商

事實上,隨著歐洲和美國航空業成本的上升,對飛機制造商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海外的需求也在增加。中國航空業應抓住世界航空業東移的機遇,完善和升級自身的航空產業鏈。近年來,波音公司通過轉包生產,與中國航空業的合作不斷升級,部分技術和項目管理經驗得到了轉移。

一般認為,一向傲慢的波音公司選擇了在中國的第一家海外工廠,將生產線向外轉移,這與未來中國巨大的市場息息相關。據波音公司稱,在截至2037年的19年裡,中國將需要7600多架新飛機,這將是一個價值8萬億元的蛋糕。全球市場關注亞太,亞太市場關注中國。

中國最低調的外國公司:在華已有46年曆史,還是最大飛機制造商

另一方面,來自競爭對手空客(Airbus)的壓力迫使波音重新考慮未來的戰略部署。2005年,當空客開始與中國討論A320組裝線的建設時,中國民航機隊中只有25%被空客佔據。13年後,空客佔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增長速度驚人。空客在中國的成功無疑極大地刺激了波音。據《財富》500強數據顯示,得益於中國市場的深耕,空客2017年的營收達到752億美元,而波音去年的營收為933億美元。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逐年縮小。

中國最低調的外國公司:在華已有46年曆史,還是最大飛機制造商

事實上,目前中國95%的民用航空運輸飛機依賴進口,貿易額達數百億美元。如果加上航空材料和飛機發動機,進口將接近數千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國民用航空幹線飛機共3103架,其中波音佔50.5%(1569架),民航持有波音飛機未完成訂單超過1770億美元,波音對華出口可為美國創造1000億GDP和數千個就業崗位。

令人鼓舞的是,2017年5月5日,中國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成功首飛。未來幾十年,招商航空可能成為波音和空客面臨的最大挑戰。無論是在中國龐大的航空市場還是海外市場,C919都將是邁向這一目標的第一步。

中國最低調的外國公司:在華已有46年曆史,還是最大飛機制造商

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回應說:"雖然C919使用了一些國外供應商的產品,但毫無疑問,飛機的知識產權是我們自己的!"波音中國總裁莊伯倫也讚揚了中國同事的努力。他表示:"我們歡迎這樣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加入我們。只有面對新的競爭,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更努力地工作,以保持我們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