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南懷仁記載過康熙打獵的情景:侍衛們將上百隻動物攆到一個包圍圈裡,皇上,開摟吧。閉眼睛開弓,射跑偏了也能摟著點啥。但康熙覺著這很牛逼,拿小本記賬:一生打虎135,熊20,豹25,猞猁猻10,麋鹿14,狼90,野豬132,鹿沒法兒數了,數百,還曾一天射中兔子318只——爾安敢輕吾射乎?

能耐多大擱一邊,癮大是真的。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除了有40多天回京過年,康熙基本都呆在黃河北岸,沿著長城打了一路的獵。當地蒙古人也能忽悠,說從一株玉草(芨芨草)下面跑出四五十隻兔子,勾得康熙獵癮發作,到了“野兔豐盛”之地,嫌馬不給力,派人去北京取寶馬良駒。馬來時他已經轉移戰場了,兔子太少,十分鬱悶。蒙古人慚愧得很,“不料皇上臨此窮山惡水”,實在沒啥特產招待皇上,只好派寶日龍梅給康熙瀉火。電視劇瞎編,“把朕強暴了”,蠻不對,還應該是“爾安敢輕吾射乎”。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火瀉了,康熙精神百倍,在鄂爾多斯徹底玩兒嗨了。打靶歸來,給太子寫信,“鄂爾多斯兔有五斤者,四斤八兩以上者多”,“京城之兔不知有如此重者乎?”顯擺了一番,又說,太子呀,這麼多流氓兔你沒見著,我替你遺憾呀。太子回信:“極為難過,欲哭”。

出了蒙古地界,寧夏總兵熱情邀請康熙接著玩兒。康熙婉拒:“何如休養馬力以獵噶爾丹乎?”——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康熙是在親征噶爾丹。從打獵的記載看,康熙出了城,一路抓兔子捕魚,吃著小燒烤,唱著歌,就把噶爾丹滅了。

未免太小瞧噶爾丹了。

1

親征噶爾丹前,清軍和準噶爾打過。

第一戰在烏爾會河,兩萬清軍只跑出來二三十人。第二戰在烏蘭布通,十萬清軍圍攻噶爾丹三萬人,內大臣佟國綱戰死,噶爾丹全身而退。這樣的戰鬥力,唱什麼歌能輕易滅掉?

康熙也知道噶爾丹不好打,派了三路大軍親征:東路軍由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統帥,從瀋陽出發迂迴到克魯倫河;西路軍由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率陝甘兵馬,經內蒙古迂迴到巴顏烏蘭的西邊;康熙親率中軍,從北京出發直奔巴顏烏蘭——康熙是想把噶爾丹堵在巴顏烏蘭,形成三軍夾擊之勢。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東路軍出發晚了,這無所謂,能參戰最好,不能的話,別讓噶爾丹往東去騷擾龍興之地就可以了。

西路軍任務最重,不但要和中軍夾擊噶爾丹,還得堵住噶爾丹回老家的路。但他們要越過陰山,橫穿戈壁,太難走,到預定集結地點翁金河時,整整晚了十天。

所以,中軍順利挺進、見到噶爾丹時,康熙抓瞎了。包圍圈的西側口子,至少要有十天才能補上,而自己兵糧不足,不可能拖住噶爾丹,這仗打還是不打?

康熙使詐,嚇唬噶爾丹,想逼著他往西跑,這樣他有可能迎頭撞上東進的西路軍,費揚古錯失的那十天,讓噶爾丹自己找補回來。中軍派兵尾隨,依然可以形成夾擊之勢。

如果噶爾丹碰不到西路軍呢?

噶爾丹就跑了唄。

這僅有的一絲戰機,就是昭莫多之戰。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有學者從噶爾丹撤退的路線和方式上分析,他實際上是在誘敵,一路扔軍械輜重,引誘中軍追擊。但扔完了他才發現前頭有個西路軍,挖墳的把自個兒埋了。

噶爾丹是真扔不起。在這之前,他侄子策旺阿拉布坦在後院燒了一把火,把準噶爾遊牧故地給佔了(大致位於今天的伊犁和塔里木盆地)。沒了大本營,噶爾丹只好流竄於阿爾泰山以東的科布多一帶,沒給養,沒兵源,靠捕魚過日子。在昭莫多遭遇時,噶爾丹只有5000人,小火銃2000支。而費揚古實際參戰1.4萬人,帶著大炮,更缺德的是他分兵專打噶爾丹隨軍的家畜和婦女孩子,還俘虜了一個老太太,搶了兩萬頭牛、四萬只羊——這是打仗還是欺負人?昭莫多一戰,康熙就是這麼贏的,連他自己都慶幸“體面而還”。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1696年10月開始,康熙開始第二次親征。看著是一路遊獵,其實是沒招兒,沒人知道噶爾丹在哪兒,不打獵閒著幹啥?但也不是一點正事沒做,費揚古抓的那個老太太,被他感化了。這老太太是噶爾丹手下大宰桑的母親,因為身份特殊,皇太后都請她吃過飯。老太太愉快地回到準噶爾後,策反了不少噶爾丹的部下。

回家過了個春節,康熙開始了第三次親征。還是抓瞎,最後是一位準噶爾降將說,別瞎轉悠了,家走吧,噶爾丹死了兩個月了——就這種情報工作,如果噶爾丹貓起來忍了,第三次親征就是白忙活一場——這時,康熙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好歹噶爾丹死了,給康熙個面子。

但康熙沒給噶爾丹面子。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根據西方人的記載和漢文史料中準噶爾人的口述,噶爾丹堅毅、頑強而又溫情、寬厚,很有人格魅力。不好的是他太天真,太固執,總以為自己沒錯。這樣性格的人,面對侄子背後捅一刀、吃不上喝不上的生活壓力,面對隊伍分崩離析、連老太太都能搞策反的精神打擊,身體狀況很容易崩潰。所以,西方學者認為噶爾丹是“暴病而亡”。

但清代官方史料記載噶爾丹“服毒自盡”。我國的呂一燃先生和日本學者岡田英弘都認為“自盡”是不可能的,這是清代官修史書的故意行為——康熙必須要抹殺噶爾丹的神聖性。

因為,噶爾丹是活佛,自殺犯大戒,且不可轉世。

這小子自殺了吧,犯戒了吧,那他就是假活佛嘛,憑啥為他賣命?退一步說,如果還有人相信他是活佛,那他也不能轉世了呀,誰敢打著他轉世的旗號妖言惑眾,我接著收拾——康熙強調噶爾丹自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康熙的這個意思,就太不夠意思了,搞得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噶爾丹有活佛身份了。

2

他是第四世溫薩活佛。

三世溫薩基本上一生都在蒙古傳法。託忒蒙古文文獻《蒙古溯源史》記載,一位準噶爾首領夫人曾向他懇求,“大師呀,給我個孩子吧。”

沒點定力的人,保不齊就應邀開光了,三世溫薩是個挺正直的人,不能幹那事兒。可滿足不了信眾的願望,那還叫啥活佛,還怎麼普度眾生啊?

可能想起捨身飼虎之類的榜樣事蹟,把自己豁出去得了:“我給你當兒子唄?”

多好解決的事兒。

可別當笑話,在藏傳佛教的語境裡,這是天才的主意:三世溫薩許諾來世轉生在夫人肚子裡。

三世溫薩圓寂當年,夫人真就生了個兒子,他就是噶爾丹。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這個故事有點毛病。噶爾丹的父親有12個兒子、兩個女兒,下半身沒毛病;噶爾丹的母親也不是不能生,噶爾丹之前,已經生了僧格,猴急地生二胎,似乎沒啥必要。

所以,這則故事的唯一作用就是:它暗示噶爾丹生下來就是活佛。這種寫法在藏傳佛教文化裡是非常常見的,每個活佛都必然有傳奇的前生後世。

但是,清代梁份的《秦邊紀略》裡說,噶爾丹在13歲之前還是個貴族公子,1655年他去西藏玩兒,路遇格魯派僧人,交給他前世溫薩活佛的遺物,還說:這是五世達賴喇嘛讓我們轉交給你的。

學術界認為,這個舉動是格魯派上層授予噶爾丹溫薩活佛的轉世身份。這樣解讀的結果,噶爾丹不是生而活佛,而是13歲後指認的。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但《五世達賴喇嘛傳》記載,1652年五世達賴喇嘛曾接見過溫薩活佛的使者。此時噶爾丹九歲,也就是說,至少在九歲時噶爾丹就是活佛了。

這兩種記載,看似矛盾,其實很好解釋。關鍵在於《五世達賴喇嘛傳》後面有記載,1656年正月的拉薩祈願大法會上,五世達賴喇嘛第一次接見了溫薩活佛噶爾丹。這說明噶爾丹不是以貴族公子的身份去旅遊,而是以活佛身份參加大法會的,甚至很可能是受五世達賴喇嘛邀請去的。那麼,噶爾丹在入藏途中,五世達賴喇嘛派人將前世活佛的遺物送給他,代表的是迎接禮節,而不是身份認證。

噶爾丹怎麼當的活佛,出現了矛盾記載;他怎麼回的準噶爾,也有很多說法。

第一種說法,漢文史料中常見,《秦邊紀略》中就說,1670年,僧格被兩個異母哥哥聯手殺掉。嫂子派人報信,噶爾丹就還俗回家報仇去了。

這個說法的關鍵之處是僧格已死,這樣,噶爾丹回準噶爾的時間肯定在1670年之後。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種說法記載在《五世達賴喇嘛傳》。1666年年末,噶爾丹的嫂子來拉薩朝聖,回準噶爾時把他帶走了。噶爾丹走之前,五世達賴喇嘛又是諄諄教導,又是賜予禮品,又是傳授灌頂,又是派人護送,忙活得一溜夠。噶爾丹也夠意思,把自己的住宅獻給了五世達賴喇嘛。

這段材料讀起來,給人的感覺是,噶爾丹連房子都不要了,看來不打算回來了;從五世達賴喇嘛的舉動來看,不像是普通會晤和短暫分別,更像是長期送行。

這樣理解起來,1666年噶爾丹向五世達賴喇嘛辭行,沒打算再回來,那麼,1670年僧格被害時,噶爾丹已經在準噶爾了(此處從日本學者若鬆寬的說法,見文後說明)。

那麼,為兄報仇的時候,噶爾丹又是個什麼身份?

梁份的《秦邊紀略》說噶爾丹還了俗,以準噶爾貴族的身份回家(下高樓,釋僧服,向金山去)。

但看《五世達賴喇嘛自傳》的記載,雖然不打算回來了,可並不意味著就此還俗。五世達賴喇嘛贈予噶爾丹的物品中有僧人用具,臨分別前又特意加了一串珍珠念珠,還是親手交給噶爾丹的——這個細節意味著,五世達賴喇嘛不是給噶爾丹授權,至少也是鼓勵:孩子,像你的前世一樣,回蒙古傳法,做一位合格的活佛吧。

3

我們認為,僧格被害時噶爾丹是活佛。這個身份,幫了他很大的忙。

殺了僧格後,叛軍沒有能力控制住僧格的部眾。噶爾丹立即在混亂中召集了一千多人,直取叛軍大本營。

以下內容確實是史料記載,但故事相當誇張,在這一仗中,噶爾丹是兩個人的混合體:斬華雄的關羽和長坂坡的趙雲。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噶爾丹手裡只有一千殘兵,叛軍是萬人大隊。噶爾丹帶頭衝鋒,擎著一杆大槍衝進敵陣,砍瓜切菜般挑了百十人。叛軍陣腳大亂,退到阿爾泰山山口。如果扼住山口,叛軍就算耗,也能把噶爾丹的一千人耗死。噶爾丹唯一能選擇的戰術就是閃電戰,他帶了二十騎兵,衝鋒。

叛軍首領、噶爾丹的異母哥哥車臣眼見這種送死行為,來了興致,湊到前面去看熱鬧。

就在這時,叛軍隊裡有人驚呼:哎媽快拉倒吧,帶頭大哥是溫薩活佛!

史料記載:棄弓矢,下馬趨拜降——不光放下武器投降,還下馬攆著噶爾丹,爭相跪下磕頭。

想看熱鬧的車臣,這下子熱鬧了,躲後面起碼有機會跑路啊。比華雄強點兒,被噶爾丹活捉了。

噶爾丹滅了叛軍後,1672年才真正還俗。他的嫂子轉房嫁給了他,再不還俗就太不合適了。這嫂子叫阿努達喇,她父親是鄂齊爾圖汗,鄂齊爾圖汗的父親是衛拉特盟主、和碩特汗王拜巴噶斯,後來,鄂齊爾圖汗過繼給了叔叔固始汗。這嫂子不白娶,進門就當家,她能幫助噶爾丹控制僧格的舊部,也能做做統戰工作,爭取和碩特人的支持,她還是員武將,馬上步下也有幾合勇戰,昭莫多一戰中戰死。蒙古國有海軍,郭德綱可沒開玩笑,但你啥時候聽說過蒙古國拍電影?2013年,蒙古真就拍了一部《阿奴可敦》,講的就是這個女人的故事,拍的有模有樣的。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蒙古神劇《阿奴可敦》海報

下一步,噶爾丹該幹啥呢?

還能幹啥?活佛說不幹就不幹了,娶了嫂子又壯大了資本,恐怕只有世俗霸主才能提起他的興趣。十年之後,準噶爾佔有的地盤兒包括今天中亞五國的大部分土地,再加上新疆全境。

噶爾丹也不是沒失敗過,征服哈薩克之初曾幾乎全軍覆沒,敗走後,他給哈薩克人下書:

你們要是不投降,從現在開始,我年年過來收拾你們。夏天你們耕好地,我來踏平,秋天你們收莊稼,我來燒。這對我來說就算個小遊戲吧,我也不打算玩兒多長時間,今年我嘛,還不到40歲,等我頭髮白了、牙都掉了,我就不玩兒了。

曾經這麼橫的人,十年之後,竟然是憋屈死的。1698年,依吳三桂之例,挫骨揚灰。

每天說點藏傳佛教史|本來是活佛,做了一世梟雄,卻死得不明不白

說明:

一,關於三徵噶爾丹,一種說法認為:烏蘭布通一戰為一徵(康熙確實率軍出古北口,於承德隆化縣紮營);昭莫多一戰為二徵;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為三徵。另一種說法認為:昭莫多一戰為一徵,1696年10月到1697年5月,中間康熙回京,分為二徵、三徵。

二,學術界爭議噶爾丹返回準噶爾的時間,根子是想弄清他何時還俗。若鬆寬認為1666年噶爾丹以活佛身份回了準噶爾,從此未返西藏,那麼,1670年起兵時就是活佛身份。但有人推斷,1666年噶爾丹回了準噶爾,但有可能又回了西藏,1670年他在西藏還俗後重返準噶爾復仇,這樣,就吻合梁份的記載了。但這也僅僅是推斷,其實梁份的《秦邊紀略》錯誤百出,刻意解釋其漏洞,都不夠史學家忙活的。

三,另有資料說阿努達喇是鄂齊爾圖汗的孫女。這裡從蔡家藝《衛拉特蒙古史事雜考》和日本學者宮脇淳子的研究結論。

四,關於溫薩活佛的來龍去脈,沒三千字講不清楚。大部分藏史讀者看到的“溫薩活佛”都是班禪世系的前身,複雜就複雜在這兒:溫薩是地名,那裡有個安貢寺,寺裡前後出現了兩套活佛系統,都可以叫“溫薩活佛”。其中,第一套“溫薩活佛”轉變為班禪,第二套“溫薩活佛”是三世班禪的弟子開創的(噶爾丹屬於這套系統)。所以,嚴謹的史書將前一套寫為“安貢-班禪”,後一種叫做“溫薩”,也有漢譯為“尹咱”。

當然,大家也可以由此猜到,溫薩世系與班禪世系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一世溫薩是三世班禪的弟子,也是四世班禪的伯父兼師父。而三世溫薩又是第一世哲布尊丹巴的師父。由此看,四世溫薩噶爾丹的地位著實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