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電商外送“淘鮮達”,你聽說了嗎?

7月2日,據知情人士透露,主打生鮮百貨1小時送達的淘鮮達目前已開通88個城市,上線273家門店。

據瞭解,這些門店包括已改造的大潤發家門店、盒馬、三江購物超市、盒小馬和其他一些傳統線下商超。

淘鮮達以手機淘寶首頁作為線上入口,在接入門店周邊3公里範圍內的用戶手機上均可查看,是阿里採用盒馬模式,從商品力、顧客體驗、運營效率三方面改造區域零售企業存量門店的業務。

數據顯示,手淘2018年5月的月活人數達到4.57億,升級後的大潤發門店,高峰期間的線上訂單可以達到一天5000單,平時的單量也在2000單左右。而阿里巴巴對大潤發的線上化改造,正是通過淘鮮達來實現的。

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和盒馬打造的新零售項目“盒小馬”,探索四五線城市和生活小區新零售樣板,佈局多業態渠道,其唯一線上入口也是淘鮮達。

淘鮮達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戰略的一部分,被稱為盒馬鮮生的“姊妹篇”。前者主要面向存量市場,即改造已有實體門店,後者更多是開發增量市場,相當於平地起高樓。二者均可聯合實體零售商做到線上線下會員一體化、支付一體化、庫存一體化、營銷一體化、物流一體化、供應鏈一體化。

一、淘鮮達是更大的“局”

小編預測淘鮮達將是超越阿里走新零售更大的“局”,其重要性超越盒馬鮮生。為什麼這麼說?

以三江購物的改造為例,阿里進行的是雙線並行,即一套盒馬鮮生系統,一套淘鮮達系統。

前者很“重”,是物流懸掛系統和阿里線上運營系統等線下賣場重構。(現在基本做成了平臺,供應鏈、配送等基本都是外包的);後者較“輕”,就是在實體賣場裡進行系統聯動、庫存打通、揀貨動線優化等的改造。這樣一來,較容易複製。就阿里的收割者角色和“尿性”來看,淘鮮達無疑是戰略重點。(當然,這還跟阿里的業務整合有關,就不深入討論了)

零售電商外送“淘鮮達”,你聽說了嗎?

二、淘鮮達能給大潤發的好處

說點實惠的,接入淘鮮達,大潤發有什麼好處。小編猜想,大潤發看重”淘鮮達“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能為它帶來很多線上訂單。以上海盒馬為例(有淘寶的“淘鮮達”引流),據一位業內朋友透露(其曾偷偷摸摸去門口蹲點,數線上配送的訂單),盒馬的訂單確實能達到4000—5000單/每天(目前業內最高)。

那飛牛網能為大潤發帶來多少呢?具體數據不知道,但是絕對與4000單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不然沒理由砍掉。且據此前三江購物接入淘鮮達3個月後效果來看(線上銷售佔比近1半,銷售額提升20%以上),大潤發的線上訂單量不會太差。

零售電商外送“淘鮮達”,你聽說了嗎?

當然,配送時效和成本也是大潤發考慮合作的原因之一。要想達到1小時配送時效,意味著揀貨速度要快。而一般的超市,自己做的話1小時揀4單左右,速度太慢。但據業內人士透露,阿里的盒馬能1小時揀20單,相當牛B。大潤發接入淘鮮達後,配送效率將會得到很大提升。

總的來看,大潤發接入淘寶的背後,可以看到“淘鮮達”將是阿里更大的局。且此次兩者的合作,大潤發的配送效率和線上銷量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