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可以解釋清楚嗎?能!

解讀《易傳》比較難寫,陳摶在《正易心法注》中說:羲皇易道,包括萬象。須知落處,方有實用......易道不傳,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復晦。

說明易學在文王處就有點帶偏,直至周孔寫辭,就開始失去易經卦畫的天衣無縫和無窮妙義。但是聖人設辭才教化民眾,才能讓我們進入易經的天地。儒家的傳播,《周易》、《十翼》才能在易學傳承上統治幾千年。

神無方,易無體“。易學悟出來的就比較精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寫出來就落下乘,為了交流又不得不寫。還是回到正題。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周易本義》和《周易折中》基本上都把“準“字解釋成齊準或相等,”彌“字解釋成彌縫、合一。”綸“字解釋成選擇條理和經緯的意思。我覺得這些解釋離易的本旨都相去甚遠。我試著來解讀一下:

1、所謂的準肯定要與數相關,與天地準就是要合天地之數

我們平時說的準不準,就是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就象度量衡一樣,有數有量值才能檢驗和校準。易從八卦起,八卦之源本就是河圖、洛書之數。卦的來源就是數,有數後聖人才觀象畫八卦。

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共之五十有五。天地相合成河圖、洛書。聖人則河圖、洛書而畫八卦,二十四數理貫穿天道、地道、人道,二十四數成八經卦二十四爻。

2、龍圖一變,天地之數未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

陳摶的《龍圖》亡佚,僅存《龍圖序》。元代張理對龍圖三變解釋較合理。天地未合之數如下圖

龍圖未合,共數五十五,天數中於五,地數中於六,天數五組地數五組各自為圖為未合,上二十五數為天數,即為一至十奇數之和,按《龍圖序》的說法:中貫三五九,外包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並十五之位。即五位縱橫見三,縱橫見五,三位縱橫見九,縱橫見十五。下三十為地數,分五位明五之用,以六成組形地之象,六分而成四象。

3、龍圖二變,天地之數已合,生數成數分上下,十數各居其位

天數中於五,上數五在中間不動,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兩者皆不用。上天數變生數成一、二、三、四、五,即成三天兩地。下地數為成數六、七、八、九、十,成數由生數各自加五而成。天數五地數五交錯配合,十數各得其位,這就成了天地已合之數。

4、天有二十四氣,地有二十四向,人有二十四經脈,八經卦有二十四爻,二十四貫通天、地、人道

《龍圖序》說: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為用......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天地之數未合之時,上天數減一為二十四,下地數三十減六亦為二十四。

人站立只能看左右和前面,背後看不見,四方有一方不能用。四時也一樣,春夏秋冬,冬不用。所以上圖天南地北是一和六。一、六皆不能用。

上天數一為道之宗不用,天之氣不用一則退而用十,因為十進制見十而進,這樣上天數共為二十四。下地數已成形,四方有一方不能用,六為形之本而不用,十在中間不用,則地上七、八、九也成二十四數,這就是地上有二十四向的說法。

用八卦來說,每卦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八卦總共二十四爻,在天可推二十四氣,在地一卦統三向定八方,在人可分二十四經脈。

5、龍圖三變成河圖、洛書,可以定四象、五行和九宮

一、二、三、四天之象,動而右旋,六、七、八、九地之形,靜而正位,《易傳》說錯綜其數,一六同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中為天地運行之樞紐,這就是河圖。

在天地已合圖上,天地已合之數上下相交,五居中不動,天數(奇)居四正,地數(偶)居四維則成九宮圖,這就是洛書。

6、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之道

易有八卦二十四爻,上可推天之二十四氣,下可定地之二十四向,中可分人體二十四經脈,易數與天地之數相符合,先天八卦可述八大自然現象,後天八卦可分五行八方。所以說”易與天地準。“

彌有瀰漫的意思,綸有垂絲纏繞的意思,”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能夠象天之二十四氣一樣充滿整個天地之間,又如陳摶說的,天垂象的如貫珠,累累然如系之於縷。宇宙星球公轉、自轉都有圓的軌跡,互相纏繞繫於萬有引力而逃不開法則。所以易學是那麼的空靈又有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