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輕人的你如何開始創業?

作为年轻人的你如何开始创业?

小海按:創業就是個戰場,要有清晰的戰略,在執行上,最好就是集中精銳,重點進行突破。千萬不要漫打散彈,無的放矢,本文內容比較淺顯,主要是針對初次創業者的起步。

我們是創業者,那麼必須要對創業的方向,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從兩個方向進行結構面的思考,一是外部的環境,二是內部的條件。

01

拉力型創業思考模式(外部)

其實這種思考模式是從外部環境分析著手。仔細分析外部的環境,究竟提供什麼機會。聰明的創業,一定要懂得「時勢造英雄」的道理。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創業講究“順勢而為”。如果你的道路是走對了,那麼就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你走錯了,那麼就在劫難逃。比如:20年來,臺灣的電子業造就很多的成功創業家,但是夕陽工業就很難出現新貴。

從外部環境來分析創業的機會,再思考如何整合資源、創造條件,抓住機會。這條路的重點在於:機會點的掌握是否精準,機會點抓準了,那麼資源的整合自然就會成功。

02

推力型創業思考模式(內部)

分析自己具備什麼特殊的競爭條件,能夠組織彙集什麼資源,這個資源庫有什麼特殊的競爭力。聰明的創業者,其實一定會懂得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造就自己的團隊。這個團隊缺乏什麼人才,應該要怎麼樣去壯大自己的資源庫。創業家劉備就是先爭取與關羽與張飛結盟,當形成初步的班底,再三顧茅廬,力邀年輕的戰略家諸葛亮加入他們的團隊,然後穩定走向三分天下的戰略格局。

創業者需要清楚地掌握自身內部的特殊競爭力,再利用自身的競爭力為基礎,就可以抓住適當的創業機會。

初次創業必須要有哪些足夠的條件

一、創業資源

其實很多人在初次創業的時候,都是資源十分的欠缺。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定要符合兩種條件,一是要有進入一個行業最起碼的資源,另外一方面就是具備差異性的資源。如果任何條件都不具備,那麼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其實是非常的小。

創業的資源條件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1、業務資源:就是賺錢的模式是什麼

2、客戶資源:就是誰來購買

3、技術資源:就是憑什麼贏取客戶的信賴

4、經營管理資源:經營能力如何

5、財務資源:是否有足夠的啟動資金

6、行業經驗資源:對該行業資訊與常識的積累

7、行業准入條件:某些行業受到政策保護與限制,需要准入條件

8、人力資源條件:是否有合適的專業人才

以上的這些資源創業者也不需要100%的具備,但至少應具備其中一些重要條件,其他條件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來獲取。創業者如有足夠的財務資源,其他的資源欠缺其實也是可以彌補的,如果你有足夠的客戶資源,其他的資源的欠缺也容易改變。

創業前一定要認真的去思考、然後反覆進行評估,考慮成熟再行動。除了要足夠的資源準備外,心理準備其實是很重要。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值得好好思考。

1、為什麼要創業?過去的利益是否值得放棄?

2、是否具備創業者應該有的能力與素質(綜合素質和專項特長)?

3、創業的核心資源優勢是什麼?

4、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耐力度過創業的低潮期?

5、創業不要只想到樂觀的一方面,一定要對風險有著充分的心理準備,否則,一碰到現實狀況與想象不一樣的時候,容易造成信心動搖。

先有業務然後再創業

其實很多人創業就是迫於生存的壓力造成的,希望自己可以賺更多的錢,然後過上較好的生活,有些人甚至是先把公司註冊好,然後再去考慮業務範疇,其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們作為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創業方向,然後在去決定創業。

假如選擇了某一個行業,創業前一定要積累一些該行業的經驗,收集相關的資訊,如果有可能,那麼就可以考慮進入該行業工作,通過工作經歷來積累自己的經驗與資源,積累行業知識、客戶資源渠道,贏利模式都會有,然後再創業,可以提高成功概率。

資金不是決定成敗的最重要因素

其實很多年輕人在創業的時候,太多的強調資金的因素影響創業成功的關鍵,其實不然,我們創業條件中資金雖然是非常的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創業者個人的經營能力,特別是業務能力。如果資金是根本因素,那給你投資1000萬,你經營什麼,你有什麼可以確保賺錢?我想,很多人恐怕是無法保證的,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去投資什麼,所以說資金因素不是唯一的問題。

在創業初期,創業者個人的能力其實是非常的重要,事無鉅細,應該都要自己親自動手,因為創業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在創業者的個人能力中業務能力,開發客戶能力,綜合應變能力應該更重要。

作为年轻人的你如何开始创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