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扒開歷史傷口 開啟無底線互懟模式

《中文導報》專題報道組

韓國文在寅政權上臺後,對內清算了朴槿惠、李明博等前政權,並把兩位前總統送進了監獄;對外則死磕日本,掀起了新一輪清算戰爭責任的浪潮。

過去兩年來,韓國方面不再承認2015年底達成的解決慰安婦問題的日韓共識,解散了“慰安婦”基金財團;日韓又因軍機火控雷達照射和艦機危險接近問題,互懟不斷升級;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及高等法院針對二戰強徵勞工問題,對三菱重工等日本企業做出了賠償的司法判決。

在一系列矛盾導致日韓關係降至冰點之際,近日韓國國會議長文喜相發表了要求“天皇道歉解決慰安婦問題”的言論,引爆日本輿論,更引起日本政府強烈不滿。

日韓事態日益嚴重,關係繼續惡化。日韓不僅扒開歷史傷口瘋狂撒鹽,更開啟了無底線互懟模式。日韓對立升級,損害了雙方的利益,也成為地區安全的不穩定因素。


日韓扒開歷史傷口 開啟無底線互懟模式



韓國議長要求天皇道歉引日本反彈

2月10日,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稱,韓國國會議長文喜相日前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針對“慰安婦”問題,(謝罪的)應該是代表日本的首相,或者是即將退位的天皇。他在提及天皇時還使用了“戰爭罪主犯的兒子”這一表述。文喜相認為,作為戰爭罪主犯的兒子,明仁如果能和在世的韓國老人握手,親口說一句“真是很抱歉”,那麼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

文喜相言論既出,引爆日本輿論。日本政府把相關發言視為問題,從8日開始連續兩天向韓方提出了抗議。日本政府表示,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杉憲治在8日向韓國駐日大使館幹部傳達了抗議;9日,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在首爾向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趙顯提出抗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2日在國會發言親自抗議,要求韓國政府為此道歉。安倍首相表示:“我感到非常震驚,我國已經通過外交途徑向韓方表達了抗議,認為(文喜相的)言論極為不妥,對此我國表示非常遺憾,要求韓方收回言論並道歉。”日方認為慰安婦問題已在2015年的《日韓慰安婦協議》中得到了“最終且不可逆的解決”。基於這一點安倍批評稱:“如果因為政黨更替,國與國之間的約定能夠被推翻的話,兩國關係就不能成立。”

隨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表示了公開抗議,稱文喜相的言論“非常不妥,極其遺憾”。他表示,日本政府已經通過外務省局長級官員,向駐韓大使提出抗議。日本外相河野太郎13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我們)向韓方提出了5次抗議,要求其道歉以及撤回這一言論。我們期待韓方做出有誠意的對應。”他並強調慰安婦問題已經通過韓日協商達成共識,得到了完全、最終的解決。河野太郎

對於日方的強烈反彈,文喜相在12日回應稱,“這不是應該道歉的事”。當天,文喜相在華盛頓與韓媒特派記者座談時表示,“這話我已經說了10年,是素來的信念,此刻也認為這是根本的解決方法。在慰安婦問題上,最基本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真誠道歉。”他還表示,“一句有誠意的道歉就可以了結的事,為什麼要拖這麼久?這就是我想說的話。多達數十項協議又有什麼用?直到受害者最終原諒前應真誠道歉。”

韓國外交部12日發言稱,文喜相的相關發言是“為了受害者的名譽和尊嚴,本著以受害者為中心的原則,意在強調日本應對相關問題拿出負責任的真誠態度。”

2012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李明博曾發表“明仁天皇訪問韓國的話,日本應該向在韓國獨立運動中的犧牲者道歉”的言論,導致日本輿論不滿。當時的野田政府進行了抗議,之後發展為日韓摩擦。本次文喜相的言論直接點名天皇,也讓韓媒擔憂會刺激日本民眾的情緒,日本政府認為“會加速關係惡化”。在首相官邸和外務省內,認為“不得不和文在寅政府保持距離”(官邸消息人士語)的看法擴散開來。

事實上,文喜相要求天皇道歉的言論,在日本社交網絡中引發廣泛爭議。有日本網友稱“韓國國會議長侮辱天皇陛下是戰爭罪主犯的兒子。我要求日本政府立刻對韓國進行猛烈經濟制裁”;“文喜相對天皇陛下的失禮真可惡”;“居然讓天皇陛下謝罪,和這樣的國家只有斷交”。


日韓扒開歷史傷口 開啟無底線互懟模式



日韓海空艦機糾紛有擦槍走火的味道

近日,日韓之間的海空艦機之間的糾紛日益尖銳化,似乎有擦槍走火的火藥味。

海空糾紛首先起源於日方對韓方“火控雷達照射”的指責。韓國方面稱韓國海軍驅逐艦“廣開土大王”,於去年12月20日,用火控雷達照射海上自衛隊P-1巡邏機。日本防衛省去年12月28日公開了事件錄像,韓國方面稱:錄像顯示,火控雷達在距離海上自衛隊P-1巡邏機約5公里到8公里的距離,至少兩次進行了持續數分鐘的照射。而韓國方面指出:日本巡航機低高度接近威嚇韓艦。

火控雷達( fire control radar)是包括雷達掃描系統在內的雷達的一種,可將被照射對象的距離和角度提供給火控系統,一般在飛機、軍艦上使用。可以現實獲取戰場態勢和目標的相關信息;計算射擊參數,提供射擊輔助決策;控制火力兵器射擊,評估射擊的效果。火控系統可根據其提供的數據計算射擊參數。有時被理解為一種射擊前的準備階段。

“對於這樣的事實,我們明確要求日本方面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但是今年又進行了低高度接近威嚇飛行,這是對友好國家艦艇的明顯的挑釁行為,我們不得不懷疑日本的意圖,並表示強烈的譴責。”

對於韓方的指責,日本防衛相巖屋毅1月23日反駁稱:“日方是根據國際法和國內法適切飛行,確保飛行高度在150米以上,沒有進行威脅飛行。”

韓國國防部1月23日則指出:日本海上巡航機在對在蘇岩礁附近執行任務的韓國海軍多功能驅逐艦“大祚榮”進行接近飛行,形成“威脅”,是“明顯的挑釁行為”,並對日本進行了“強烈譴責”。韓國國防部還召見日本駐韓國大使館武官表示抗議。

韓國國防部稱,1月23日下午2時左右,日本巡邏機接近韓海驅逐艦“大祚榮”距離僅約540米、高度約60至70米。本月18日、22日也進行了“接近飛行”。

韓國綜合參謀本部指出:“去年12月20日,與日本的低高度接近威嚇飛行相關聯,韓國方面忍耐而有節制地加以對應,儘管如此,日本1月18日和22日,再次進行了對韓國韓軍軍艦的接近威脅飛行”,“對於這樣的事實,我們明確要求日本方面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但是今年又進行了低高度接近威嚇飛行,這是對友好國家艦艇的明顯的挑釁行為,我們不得不懷疑日本的意圖,並表示強烈的譴責。”

對於韓方的指責,日本防衛相巖屋毅23日反駁稱:“日方是根據國際法和國內法適切飛行,確保飛行高度在150米以上,沒有進行威脅飛行。”

韓國媒體表示,最早將在24日公開日本巡航機對韓國驅逐艦接近飛行的影像。

而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省5日正式宣佈取消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出雲”號今年春季停靠韓國港口的計劃。這反映出因韓國海軍艦艇向自衛隊飛機照射火控雷達問題等而惡化的日韓關係,防衛部門間交流縮小。

據防衛省稱,作為東盟(ASEAN)防長擴大會議相關活動,多邊聯合海上訓練計劃於4至5月在韓國近海等舉行。日方原打算派“出雲”號等多艘海自艦艇停靠韓國釜山港口,現予以取消,但仍將參加海上訓練。

韓國國防部1月15日發表文在寅政權下的第一部《國防白皮書》,削除了以往的白皮書中“朝鮮的政權與軍隊是我們的敵人”的字樣,對於日本,則刪除了“共有基本的價值觀念”的字樣。在有關與美國以外的周邊各國的軍事交流與合作方面,以往的順序是韓日、韓中、韓俄,而今年的白皮書變更為韓中、韓日、韓俄。


日韓扒開歷史傷口 開啟無底線互懟模式



日韓戰時勞工問題漸成死扣

日本1910年至1945年在朝鮮半島施行殖民統治,許多企業強徵大批勞工至日本做苦力。日本以兩國1965年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恢復邦交正常化為由,認定韓國勞工的請求權問題“已經解決”,而韓國認定兩國1965年恢復邦交正常化時簽署的雙邊協定沒有終止公民索賠權利。

近日兩國就勞工問題再起紛爭。韓國原告方2月14日警告,可能最早2月中旬著手處置當事日企遭扣押的在韓資產,把所獲資金用於賠償。這些前勞工的支持者和代理律師當天在韓國首都首爾的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集會,敦促日本企業新日鐵住金、三菱重工和那智不二越公司執行法院判決,向原告方支付賠償金。

4名韓國人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強徵他們做苦力的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索賠,後者一直沒有支付賠償。韓國大法院、即最高法院2018年10月30日裁定,維持首爾高等法院2013年7月所作判決,即認定新日鐵住金曾把上述4名韓國人強擄至日本做苦力,應當向他們每人賠償1億韓元。

原告律師團去年底向大邱地方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扣押新日鐵住金公司與韓國浦項制鐵公司合資企業中前者所佔的部分股份。新日鐵住金公司持有這家合資企業大約234萬股股票,市值大約110億韓元,律師團要求扣押其中81075股股票,市值大約4億韓元。這家合資企業1月9日收到法院文件。

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秋葉剛男1月9日召見韓國駐日大使李洙勳,就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支機構1月8日同意日本殖民時期遭強徵勞工案原告申請,扣押被告、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在韓部分資產表達遺憾。

李洙勳隨後告訴媒體,韓日雙方應當作出更大努力,避免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尤其是在兩國關係面臨“困難”之際。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說,韓國法院的決定令人“極其遺憾”,日方認定“事態嚴重”,近期將向韓國政府提議以《日韓請求權協定》為依據舉行首次磋商。他說:“儘管日方要求韓方應對這一違反國際法的狀況,韓國政府還沒有拿出具體措施。”

針對日方磋商提議,韓國外交部說,需要“冷靜、審慎”處理這一外交議題,韓方將仔細審視日方請求。

“依據(我方)基本立場,即(韓國)政府尊重法庭有關遭強徵做苦力的受害人的裁決和司法程序,我們將綜合考慮(各方)需求、拿出舉措,切實彌合受害人的傷痛、修復韓日關係。”韓國外交部說,製造“不必要的衝突和對立無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日方官員告訴共同社,如果雙方著手磋商,那將是日韓兩國以《日韓請求權協定》為依據首次磋商;如果磋商無法彌合分歧,日方可能尋求設立一個仲裁小組,或者選擇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


日韓扒開歷史傷口 開啟無底線互懟模式



慰安婦受害者金福童“靈柩”被抬至日本大使館

1月28日晚,93歲的韓國慰安婦受害者金福童在首爾辭世。2月1日,支持慰安婦受害人團體在首爾為她舉殯,由近千人組成的送殯隊伍陪同其靈柩遊行至日本駐韓國大使館舊址前,抗議日本政府至今未有向慰安婦受害者正式道歉及賠償。

金福童的出殯儀式於當地時間1日早上舉行,靈車由靈堂所在的首爾延世大學塞布蘭斯醫院出發,途經日本大使館舊址等地,終點則是她生前居住多年的慰安婦受害者福利機構“和平的我家”。

多達1000人加入送別金福童的送殯隊伍,他們手持由金福童設計、象徵慰安婦受害人的黃色蝴蝶剪紙,並舉起共94面輓聯,紀念虛齡94歲的金福童,輓聯部分印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道歉”、“日本正式作出賠償!”、“金,我的英雄、希望和母親”及“世界再無性暴力”等字句。


日韓扒開歷史傷口 開啟無底線互懟模式



金福童1926年生於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市,1940年她14歲時被日軍擄走,歷經磨難後,她於1948年回到韓國。

1992年,金福童公開自己被日軍強迫當慰安婦的經歷後,一直為慰安婦受害者維權努力,呼籲日本政府謝罪,成為了韓國“慰安婦”維權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曾多次訪問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及美國、英國、德國、挪威和日本等國,投身反對戰時性暴力的維權活動。

另據報道,金福童還熱衷於公益慈善。2015年,她為戰區和衝突地區的兒童捐款5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0萬元),2017年為兩名旅日朝鮮高中生捐贈獎學金並承諾去世後再捐贈剩餘財產,同年她還為浦項地震災民捐款1000萬韓元,並捐款5000萬韓元設立“金福童和平獎”。

去年9月,身患癌症的金福童在韓國外交部大樓前舉行1人示威,要求政府立即解散為解決“慰安婦”問題而設立的“和解·治癒財團”。

“和解·治癒財團”是根據兩國2015年簽署的《日韓“慰安婦”協議》成立的“慰安婦”受害者援助機構,日本承認軍隊參與及政府責任,並將向該基金會提供10億日元(約6164萬人民幣)資金。但日本政府堅持拒絕就“慰安婦”問題承擔法律責任,也拒絕提供“賠償金”。

為此韓國國內民間團隊抗議不斷,反對者認為韓國政府無視“慰安婦”受害者聲音,他們要求日本政府承認歷史罪行,對“慰安婦”受害者正式道歉並進行賠償,而不是成立所謂的慰問基金會。2018年11月21日,韓國宣佈解散“和解·治癒財團”,引發日本強烈不滿。

韓國慰安婦受害者援助團體“正義記憶連帶”介紹,金福童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請鬥爭到底,直到慰安婦問題解決!”

連日來,不少韓國名人到金福童的靈堂弔唁,包括總統文在寅,他讚揚金福童一直在要求日本承認罪行的問題上走在最前面。文在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不會放棄尋求歷史公正,將為在世慰安婦受害者盡責。

金福童逝世後,韓國只剩下23名慰安婦倖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