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內兩名30多歲青年教師離世,科研與健康誰更重要?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一週內兩名30多歲青年教師離世!

10月6日,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系系主任金煜,因病醫治無效逝世,年僅39歲...;僅僅5天后,10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學院教師趙豔雲在華中科技大學旁聽課程時突然心臟驟停,不幸去世,年僅35歲...

據公開資料顯示,兩位老師都是海外學成歸來,學術基礎紮實,科研教學勤奮,廣受師生認可好評。30多歲的年紀正是人生燦爛時,生命卻戛然而止,怎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據稱,這位不幸離世的趙豔雲老師平時勤奮刻苦,雖然注重鍛鍊,平時還喜歡長跑,但經常熬夜科研。有網友看到新聞後說:“我身邊的高校科研工作者都沒有夜裡12點前睡覺的情況,既要教書授課,又要做科研發論文,忙得很。”

一週內兩名30多歲青年教師離世,科研與健康誰更重要?

圖源網絡


高壓下的科研人員,正在透支著自己的健康

科研工作者的壓力之大,眾所周知。中科院專家曾指出,科研工作者這個群體有自己的特點,他們細心,偏執、執著細節、追求完美,並且往往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但同時,經常透支身體往往也是這個群體不可忽視的問題。

和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相比,高校青年教師與科研人員看似光鮮亮麗的光環背後,其實是日復一日的艱辛付出和生命透支。有些科研人員平時睡得少、幹得多,就是希望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成果也更多。

而熬夜的壞處自然不必多說,光是這些年因為熬夜猝死的新聞,我們就看得不少了。這應該引起大家對於健康問題的警醒。因為一旦你的健康出現問題,不但於自己來說是一種不幸,更會給家庭帶來無盡的悲痛。

一週內兩名30多歲青年教師離世,科研與健康誰更重要?

圖源網絡


歇一歇,擁抱下轉身就在的幸福吧

高知群體過勞早逝的情況還有很多。今年5月,從事金融行業的非常優秀的經濟學博士陳錦旗不幸猝然離世。他的親人給公眾寫了一封信,題為《歇一歇,擁抱下轉身就在的幸福吧》,一度刷屏。

信中提到:陳錦旗工作一向勤勉自律,虛心好學,事必躬親,投身業界以來,加班加點已是習慣,通宵達旦不足為奇。而對於私事,卻鮮有時間探視父母,甚至育兒計劃因工作繁忙和壓力,一直一拖再拖,至此竟一脈香火隕滅,讓人悲傷至極!

一週內兩名30多歲青年教師離世,科研與健康誰更重要?

圖源網絡


信中最後說到:這個世界眼花繚亂,你能真正享有的其實很少;丟掉虛無的名利吧,忘掉空泛的理想吧,停一停,歇一歇,擁抱一下轉身就在的幸福吧!

在奔跑的途中需要歇一歇,多去擁抱一下轉身的幸福。要合理“利用”自己的身體,勞逸結合。不要過分透支,才會用更大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