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發言人格里沃:沒有華人,巴黎就不是巴黎

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歐洲大參”消息,日前,法國總理府國務秘書兼政府發言人本傑明·格里沃(Benjamin Griveaux)到巴黎幸福樓與旅法華僑華人共慶新春,並熱情表示“沒有華人社區,巴黎就不會是巴黎”。格里沃還接受專訪,重點談了巴黎治安、就業、反種族歧視等關鍵議題。

法國政府發言人談中國農曆春節

格里沃表示,春節已經成為很多法國人的節日,並且沒有華人的巴黎、沒有年輕一代華人的巴黎就不是巴黎。

法国政府发言人格里沃:没有华人,巴黎就不是巴黎

當地時間2月14日,法國總理府國務秘書兼政府發言人本傑明·格里沃與僑界代表為醒獅點睛,共慶新春佳節。(《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歐洲大參”/黃冠傑 攝)

談到中國農曆新年,格里沃認為豬年承載著人們對歲月的期待,而這一樂觀、關切的態度對如今面臨深刻分歧的法國來說尤為重要。“豬年是重要的年份,因為豬寓意繁榮。換言之,它象徵著我們國家的繁榮、安定,代表著人們重尋所珍視的價值觀。多年以來,巴黎華人群體始終秉持這一價值觀。正因為此,我想通過今晚我的在場來進一步展示華人群體與法國的良好關係,更表明華人群體是法國的一部分。”他說。

藉著對豬年的新春祝福,格里沃再次強調,華人群體在法國代表了人道主義和進步的價值觀。

55年中法關係回顧:絕不限於經濟合作

2019年是中法建交55週年,中法將迎來一系列重要高層互訪,並推動一大批標誌性合作項目。

格里沃回顧了法國對華外交政策,還提到了兩國民間文化交流的現狀和潛力。他說:“人民之間的交往並不侷限於經濟層面。除經濟合作,中法之間的聯繫還延展至文化、藝術、高校、思想領域。”

事實上,目前有11萬法國學生學習中文,超過1萬名法國留學生在華學習,而文化交融正承擔著打破隔膜的角色。“越來越多的法國年輕人在學中文,如果想達成更多合作,商業是絕佳的催化劑;而想讓兩國人民有更多交流,那麼首要媒介則是文化。”格里沃最後總結道:“這傳達了一個訊息:55年來,兩國的交往很大一部分也得益於文化領域的交流。”

打擊針對華裔的種族歧視

格里沃特別提到針對華裔族群的種族歧視犯罪(暴力搶劫等),稱將對華人關注的治安問題加大打擊犯罪力度。“我們常談及反猶現象,卻容易忽視亞裔群體已經多次遭受種族歧視暴力行為,特別是發生在巴黎北郊歐拜赫維利埃市(Aubervilliers)的惡劣事件。”他說。

他表示,種族多樣性是巴黎的力量之源”,並提出加強巴黎市政警察培訓和武裝等方案,以改善治安狀況。

除了顯性的種族歧視行為,圍繞各族群的隱性種族歧視(如“玻璃天花板”)也是移民後代所關注的重要議題。對此,格里沃確認玻璃天花板客觀存在,但一切皆有可能。“玻璃天花板當然存在,這一點無法自欺欺人。總統的目標正是要打破這一限制。對於法國的每個孩子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他說。

格里沃認為,無論膚色、種族、文化背景,大門向所有人敞開。而我們如今已經開始推動這一開放性。政府部門裡,已經有亞裔成員履行不同職務。法國向這些孩子、向她所有的孩子們敞開胸懷,而政府的職責是努力為孩子們提供一樣的教育條件,使得他們能通過勤奮、競爭在社會佔據一席之地。(楊雨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