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白居易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要表達什麼?這首《花非花》全文如下: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圖片為作者所有

白居易,唐人,號香山居士。且把白居易看作是詩魔吧。這首詩取詩的前三個字為名。它似花,那麼美麗,但又非花,它似霧,那麼迷離朦朧,但又非霧;它半夜裡來臨,天明後離去。它來的時候像春夢一樣美好短暫,它離去的時候就像早上的奪目七彩雲霞一樣煙消雲散無處尋覓。這就像一個啞謎,它到底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女子,漂亮的女子。又有人說是神女,仙女。如果這樣認為未嘗不可。總之是自己最珍視的事物和人物。在人世間自己真真切切在意的,又永失我愛的都可以。譬如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等等。只要你把他放在藍波灣就是。每個人的眼界和境界是不同的。有人能看到浩翰的宇宙真相,有人能看到細微的微粒內核。你我皆凡人,姑且看看美麗的鮮花,迷離的晨霧,又或者美麗的姑娘,帥氣的小夥。又或者生命、健康、財富、權力等等。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圖片為作者所有

白居易詩情比天高,多情多病,感情細膩豐富。有一顆慈悲的心腸,又有智慧的大腦。從他的人生經歷,就是一個唐王朝典型知識分子的經歷。而他獨特在於他佛教背景。他是先禪後淨,現代人強說:南禪北淨。白居易從禪宗入手,晚年歸於淨土宗。如果把這個因素來考察,再聯想一下《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夢亦如電。若以聲色相見我,皆非如來。對應花非花,霧非霧。你是否看到笑語嫣然了?或者拈花微笑了?若讀此詩看到愁腸百結,那麼是一個境界,如果看到真如境界,笑意盈盈,那麼是一個境界。半夜來,天明去,那不是夢是什麼呢?如果覺得是夢,那夢裡可以應有盡有,可以一無所有。可是不論是應有盡有,還是一無所有,都不過是夢幻泡影罷了。哪裡是春夢的旖旎和朝霞的燦爛?所以非夢非醒,而在那半夢半醒之間,你究竟感悟到了什麼?那就是它。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究竟指什麼?

圖片為作者所有

一家之言,難免偏頗,願有緣人能會心一笑,那麼就是晨曦小荷的初衷。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轉發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