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冬之魂》外兩首 張蘭洲


散文《冬之魂》外兩首 張蘭洲


散文《冬之魂》張蘭洲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要晚,而且感覺冬的韻味漸淡。呼呼乾冷的北風依然不變,就是瀟灑飄逸的雪花遲遲不見。冬天沒有雪花,似乎就不像個冬天。

呼呼乾冷的北風似刀子般縈臉沒面,把大路兩旁各種樹上的黃葉吹落得鋪滿地面。時節到了,冷空氣如約而至。終於在半夜人們酣睡夢魘之時,一場紛紛揚揚似鵝毛般的大雪悄然來臨。

我曾經年少時半夜臨窗欣賞過冬夜雪景。透過燈光闌珊的窗格極目遠望,那種感覺猶如置身於一個夢幻中的童話世界。你看那蒼穹中紛紛揚揚的雪花猶如天女散花般灑脫,又如除夕夜蒼穹中煙花怒放噴撒的畫面。它是那麼的美麗醉人,一種靜靜的淡淡的美!它是那麼的充滿詩情畫意,把整個蒼穹點綴得猶如動靜相吻的巨幅油畫、唯美無瑕。難怪古代文人墨客們都喜歡雪,喜歡讚美雪的靜美與骨感。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對雪獻從兄虞城宰》:“昨夜梁園裡,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樹,腸斷憶連枝。”唐代詩人戴叔倫的《小雪》:“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唐代詩人羅隱的《雪》:“細玉羅紋下碧霄,杜門顏巷落偏饒。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聞去路遙。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寒窗呵筆尋詩句,一片飛來紙上銷。”

紛紛揚揚如鵝毛般輕盈的大雪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起床後,院子裡白茫茫一片。抬眼望去,遠處的房頂上、大樹上、溝渠旁、田野裡、到處銀白如絮,猶如上蒼給它們披上了一件件銀裝。煞是悽美,甚是壯觀。此時不由得使我想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偉人毛澤東把冬雪描寫得如此磅礴大氣與豪邁,無不令我輩多少文人才俊們深感自愧不如啊!

猶念小時候在漫天飛舞的雪花裡打雪仗,堆雪人。小夥伴們穿著厚重的開襠棉褲、棉襖在一望無垠的雪地裡你追我打,邊跑邊喊隨之將手裡的雪團飛投而擲,雪團擊中對方的頭部時撒落的雪花掉落了一脖子,涼颼颼的感覺讓人渾身顫慄。有的小夥伴不懼寒冷,拿著小鏟開始堆雪人。把四處的散雪聚集在一起,再整理出小人的模樣。隨便找兩塊小煤塊往面部一按作眼睛,再從路旁的垃圾堆裡撿來舊的衣服和帽子、戴好穿上。這時候每個小夥伴的兩隻小手和臉蛋皆被凍得通紅,依然漾溢著滿臉的笑容。

踏雪賞梅不失為冬天裡最為風雅的一件事。不僅讓我聯想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你看那一棵棵梅花樹依然傲立於風雪之中,不懼三九嚴寒,迎雪怒放,清香撲鼻,風骨猶存,無不令人歎為觀止啊!

此時的北方已是寒冬臘月、數九寒天,喝了母親親手熬的臘八粥,猶感全身暖意融融,一股無形強大的母愛縈滿周身!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一眨眼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鄉下農村在小年這一天的風俗是給灶王爺祭灶。母親午飯後就早早的去小賣店買來酥軟甜脆的芝麻圈糖,祭灶開始時,母親點上香火、元寶等,嘴裡唸唸有詞,大概是一些祈禱、祝福之類的話。最後將灶王爺神像點火昇天,寓意灶王爺在人間辛苦熬了一年了,也讓灶王爺去天庭享受享受美味佳餚吧!每當母親剛剛祭灶完時,我和大哥在旁邊看得早已口舌生讒、口水直流,母親趕緊把芝麻圈糖分給我倆吃,母親看著我倆手舞足蹈一臉的吃相,會心地笑了。

過完小年,在鄉下農村最熱鬧的數除夕春節了。猶念小時候過春節時的那種濃濃的年味和氣氛。從臘月二十四每家每戶就開始忙活,打掃房舍、蒸年饃、殺豬宰羊購年貨、貼春聯、包餃子、閤家團圓過除夕。當臘月三十下午五點鐘剛過,四鄰八村就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電閃雷鳴的鞭炮夾帶著濃濃的煙霧把整個夜空渲染得年味猶濃。

全家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除夕夜圍坐在一起邊吃餃子邊看春節晚會。“家和萬事興,團圓最喜慶;鞭炮聲聲震,除夕年味濃;憨厚農家人,質樸又純真;感恩父母愛,大愛人間情。”

那時候我還小,喜歡吃過除夕的餃子和夥伴們去街上搶煙花筒。我們一起跑到街上,這裡早已人山人海、煙花閃耀著整個夜空。你看那一簇簇沖天而鳴的煙花,如天女撒花般撒落整個蒼穹。又如噴泉瀑布,撼人心胸。一支支沖天而馳的齊火,猶如離弦的火箭,飛速昇天、氣勢雄渾浩瀚。這時候的夜空最美麗,被各種煙花渲染得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猶如一幅精彩迷人的畫卷懸掛天宇。我不是畫家張大千,若是他老人家在場,一定會揮豪潑墨將此除夕夜美景永遠定格歷史的畫卷。

每一處煙花剛一放完,我們就跑過去哄搶一空。一個晚上下來,戰果頗豐。但兩隻小手被煙花弄得猶如在碳中取物、菸灰塗雅。

最幸福的另一件事就是初一早起拜年收壓歲錢。小時候最喜歡初一天剛矇矇亮就被母親從睡夢中叫醒,穿戴一新和父母一起去給爺爺奶奶等長輩們拜年。曾記得那時候爺爺奶奶給得最多的一次壓歲錢就是每人一張嶄新的伍元人民幣。至今仍記憶猶新啊…

 

散文《冬之魂》外兩首 張蘭洲


一間普普通通的小屋

一處曲徑通幽的小院

一棵棵泛著青綠點綴著紅暈的虯勁棗樹

一片片風乾殘枯的瓦片

這就是伴我八年風雨的如詩如夢般的簡陋小屋

八年的春夏秋冬

棗葉枯了又榮

棗子在金秋時節泛紅著臉

縈滿了笑容

八年的風風雨雨

小屋中留下了我早出晚歸的身影

八年的嚴寒酷夏

只有飄灑如詩的白雪和嗡嗡作亂的蚊蟲與我為友

八年的酸甜苦辣

自己嚐遍了多少風雨和滄桑

無人知悉

唯有在寒風靜靜佇立的小屋

來傾聽我的訴苦

偶爾夜半傳來蠔子的搔擾和搗亂

但是不知哪裡跑來的小貓給我化解了心中的憂愁

成功也有

失敗也有

高興也有

痛哭也有

這一切的世間恩怨情仇

只有小屋解我心憂

只有一人獨居小屋時

才能面壁思蜀

一切盡在陋室銘

那是去年的一個十月金秋

我倆相識於十月三日

從此就註定了我倆一生一世的情緣

從此我倆就成了生活中最好的摯友

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

有的是兩顆紅心的心心相印

沒有任何的裝點修飾

有的是兩人的心靈相惜情投意合

沒有任何的花言巧語

有的是兩人真誠的默許

我倆在一起時

感到話如泉湧也如瀑布

常常一聊半天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飛逝

我倆在一起時

總感覺心情舒暢

猶如一泓不塵不染的清泉

潺潺細流

詩情畫意

你已走進了我的世界裡

我已駐守在你的心裡

這種感覺猶如一個巨大的愛情磁場

把我倆彼此深深地吸引在一起

天長地久

永不分離

 

====================

原創作者:張蘭洲,筆名:張思清、河南省內黃縣井店鎮張王尉村人,本人平時愛好寫作,尤擅長散文、詩歌、小說等,曾自創長篇小說《我的自傳》一書,詩歌集《津門勤工草詩匯》,《中國詩歌網》藍V會員,民間草根詩人,現供職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學校天津分校。


散文《冬之魂》外兩首 張蘭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