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有人說:“謀全局者,方可謀一域。”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接手創建觀音山,是他個人事業的一次濃墨重彩,更是他付出畢生精力加大保護國家森林資源,推進動國家生態旅遊事業健康發展,促進優化當地生態環境的一次壯舉。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伴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生生不息40年。今天,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下簡稱:觀音山公園)的每一棵綠樹、每一座峰巒都蘊含著向善的經卷,給世人帶來啟迪和頓悟。

觀音山公園的山、水、佛、道異彩紛呈,美輪美奐,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輝相映。成為廣大社會民眾能夠陶冶情操、迴歸自然、娛樂休閒的旅遊勝地。而遊客走進觀音山最美的風景裡,也把最美好的遐思留在最富有靈性和律動的森林裡。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心繫美麗中國,立志打造觀音山最美“金山銀山”

在神州大地上沐浴著晨起的太陽,觀音山公園的董事長黃淦波深有感觸地說:“我們腳下的土地,有一個強大的生態磁場。大自然的生態環境給予我們很多的資源,在這一點上它是無私且慷慨的;另一方面,如果人類不加節制或任意的掠奪資源,不加保護,那麼大自然也會無情的報復人類,所以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從他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他創建觀音山公園和竭誠保護生態環境最高的思想境界。

改革開放以來,在工業化進程中,原始生態環境不斷遭到嚴重汙染和破壞,人與自然在這種對立中正在喪失原始的環境。這促使一些有良知的優秀企業家們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淦波很敏銳的探視到這種短板現象的存在,並聆聽到生態環境因遭到人為破壞而發出痛苦呻吟的聲音。

於是,黃淦波義無反顧地發出保護森林,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他想通過自己的呼聲來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嚮往,來觸發人們迴歸自然的心靈安適。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黃淦波人生轉變和在保護生態環境上的重大選擇,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那時候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他搶抓機遇,與時俱進,憑藉肯吃苦,積極實施自己的創業計劃,以及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在全民辦廠經商的大好環境下,他卻懷著與眾不同的見地與理想,他要做的是保護生態環境事業,他要服務於人民,惠澤於社會。

在當今時代的經濟和物慾的誘惑下他不為所動,毅然選擇了投資風險大、回報時限長、前景無法預測,經濟效益無法估量的生態旅遊事業。他要以生態旅遊的方式,彰顯自己“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珍愛自然、弘揚傳統宗教文化”的生活理念。竭力為市民打造一處休閒健身、修行養性、陶冶情操、返璞歸真的“世外桃源”——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黃淦波說:“我經過慎重考慮以後,覺得這個事情雖然我以前沒有做過,但是它畢竟有幾個好處。第一,為後人保護了這片森林。第二,它可以為這個地區帶來文化的提升。第三,它可以發展旅遊產業,帶動周邊各個產業的發展。”

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2005年月,觀音山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正式被命名為“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及“國家4A級風景區。”

2006年,觀音山公園被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確定為國內第二個“國際生態旅遊示範地。”

2007年2月,國家林業局發文稱讚觀音山公園是全國樣板。一個月後,黃淦波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呼聲帶進了人民大會堂。

現在,國內廣大遊客們都說:“觀音山公園,是一塊富有靈性和律動的森林。”這裡自然環境清幽,風景秀麗如畫,空氣清新宜人,負氧離子含量高,素有“南天聖地,百粵秘境”“天然氧吧”“城市綠肺”等美譽。在18平方公里的景區內生長和繁衍著近千種野生植物和300餘種野生動物,森林覆蓋率達99%以上,原始次生林蒼茫連綿,獨具自然生態特色。同時,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已經成為人們崇尚綠色生態,追求精神生活最佳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觀音山公園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引得社會面上讚揚黃淦波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說黃淦波抱有熱愛綠色生態環境的崇高情懷。為讓青山更青,森林更繁茂,黃淦波在他的生命之旅激情上演著奮鬥不息的凱歌,努力創造著觀音山公園屬於多彩世界中的最佳境地。然而,當陰霾與風暴共同襲來的時候,黃淦波生命的張力和韌性,勇敢地接受滄海桑田的洗禮,而他始終賦予觀音山公園一往情深。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立志讓觀音山公園有文化底蘊

文化是旅遊最好的資源,旅遊是文化最大的市場。沒有文化的旅遊就失去魅力,沒有旅遊的文化便缺乏活力,只有促進二者有機融合,才能加快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兩者的雙贏。黃淦波深諳這個道理。

在建園之初,觀音山便開始了不斷的創新摸索,試圖尋找旅遊發展新思路。幾經探索,觀音山選擇了文化立園戰略,大打文化牌,通過舉辦文化活動,搭建文化平臺,夯實沉澱文化,從而塑造具有觀音山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走進觀音山公園,遊客們便能聞到文墨香味,便能感受到公園濃濃的文化激情。觀音山公園是南粵的一座文化名山,景區文化有載體有靈魂,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黃淦波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心血地澆灌栽培。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一直以來,黃淦波對於文化的投入,他是從不吝嗇的。他說:“文化是一個載體,需要傳承與弘揚。公園舉辦文化活動,構築了一個多層次、多形式的立體文化平臺,就是希望把更多的文化人士都彙集到這裡來,共同展現五千年的優良文化;搭建一個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提升綜合素質的舞臺,讓更多的人知道,東莞觀音山也有璀璨文化的一面。”他的這一思路,在觀音山公園發展的過程中,直接起到極好的推動作用。

黃淦波還表示:“景區文化建設,對旅遊產業而言,其升級轉型發展同樣需要文化的強力支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旅遊的需求不再是走馬觀花式,更多的是富含某種文化能量的精神需求。為此,景區每年推出了幾十場豐富多樣的旅遊文化活動,主要圍繞佛教文化、健康文化、姻緣文化、公益文化、傳統文化等系列文化主題展開深挖。”

據悉,央視《鄉約》欄目打破常規,至今已經累計9次走進廣東觀音山公園進行現場錄製,其中有中外相親主題、半路姻緣主題、黃昏戀主題、雙胞胎相親專場、海歸高知專場等,每場主題特色新穎。據介紹,《鄉約》欄目打破慣例,一年兩次,連續8次將錄製現場搬進同一個景區,在全國尚屬首例。2018年12月22日,央視《鄉約》欄目組將第九次走進觀音山公園。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經過多年的沉澱,觀音山相親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擴大,成為中國線下相親最具人氣品牌活動之一和姻緣福地的象徵。組委會前不久對外宣佈,將萬人相親會品牌進行升級,更名為“粵港澳萬人相親會”。

在旅遊開發中,文化作為塑造品牌的重要基因,一直起著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並使觀音山的旅遊品牌形象更有內涵,成為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競爭力的原動力。黃淦波時時在激活這種競爭力的原動力,使之更有後勁。

在建園中探索,在探索中積累經驗,根據觀音山公園的特性,黃淦波明確了發展思路,致力發展旅遊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深挖佛教文化、健康文化、姻緣文化以及公益文化,並藉助文學創作、書畫藝術等弘揚觀音山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系列文化活動中,“東莞觀音山健康文化節”“粵港澳萬人相親大會”“全國書法藝術大賽”“觀音山杯美麗中國”海內外徵文等作為觀音山的幾項特色文化品牌,更是促使觀音山的品牌迅速成長。這些文化活動自成功舉辦以來,每一屆都會根據不同年份來策劃不同活動,確定不同主題,以烘托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願望。以鮮豔的文苑之花為祖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增光添彩,讓美麗中國更美,文苑之花也輝映了觀音山創園十九年的風雨歷程。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黃淦波說:“從文化、美學角度系統總結人類在長期森林經營中積累的智慧和經驗,重新認識和協調人與森林的關係,探討森林的文化和美學價值,以及如何在森林經營中注入有效的文化與美學因素的技術,開展文化與美學層次的森林經營是公園的另一個希望所在。”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丹增說黃淦波身上充滿了故事,故事裡的每一件事情都可圈可點:抓環保,重扶貧,做慈善,把文化與旅遊融合在一起,建文化之山,發展文化產業,打造觀音山企業品牌。把文化作為靈魂,旅遊作為載體,生態作為基礎,不僅可以延伸,還可以複製。

多年來,觀音山一直在努力通過舉辦諸多有特色的文化活動積極推動旅遊業的文化創新,讓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充分體驗優秀的中華文化和現代的時尚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觀音山不僅是踐行者,也是先行者。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放眼未來發展,立志打造林業產業發展的4.0版

2018年11月18日,《人民日報》第10版以《從“門票經濟”到“文化經濟”》為題報道了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報道說,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森林公園改革書寫了綠意盎然的華章。這其中,我國首個由民營企業參與保護、開發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打響了獨特的文化旅遊品牌,從“門票經濟”發展到“文化經濟”,推動林業產業不斷升級。

“我們銳意改革,打造林業產業發展的4.0版。”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介紹,靠“賣山頭”“砍樹”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即1.0版;保護森林即“看樹”,靠政策補助生存,這是2.0版;通過發展森林旅遊,即通過“生態”“景觀”獲得經濟效益,這是3.0版;而觀音山通過“文化”“品牌”獲得可持續發展,是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4.0版。

“觀音山的系列文化活動品牌,已經從區域性品牌,成長為粵港澳地區文旅愛好者們青睞的品牌,2017年慕名而來的遊客達160萬人次。”黃淦波說,這一成績在當年全國接待遊客的2085處森林公園中名列前茅。

作為有智慧和胸懷寬廣的商人,黃淦波不關心賺多賺少,而是始終關心著社會的健康發展,關心著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他所走過的人生路,所開創的生態旅遊事業,所崇尚的綠色生活理念等都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響應國家倡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這是需要睿智和膽識的。觀音山能夠有今天的發展成就,就是源於黃淦波心中裝有文化、生態和綠色理念。在他的心裡就是要傳承一種精神、留住一片綠色、保住一方淨土。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山外青山樓外樓,英雄好漢爭上游。時代造英雄,改革開放年代英雄輩出。在新時代的征程上,黃淦波的戰略眼光沒有停留在已擁有的成功,他的目光穿越時空。他說他的決心和目標就是要把觀音山打造成為中國的著名景點。他始終積極踐行國家推行的生態環境政策,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全力建設美麗中國的生態文明樣本,竭力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淦波說:“大自然的生態環境給予我們很多的資源,在這一點上它是無私慷慨的;另一方面,如果人類不加節制或任意的掠奪資源,不加以保護,那麼大自然也會無情地報復人類,所以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從他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黃淦波創建觀音山森林公園所獨有的個人魅力和思想境界。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大自然是慷慨的,青山不負拓荒人,錚錚鐵漢黃淦波通過不懈的努力,在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辛苦和心力後,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終於獲得一張張閃光的名片。觀音山的成功,凝聚著黃淦波的心血和睿智,他的親力親為使觀音山結出累累碩果。黃淦波帶領觀音山人精心耕耘著這片殷實的土地,細心呵護著這片美麗的青山。黃淦波說,下一步將充分發揮民營資本靈活、創新的特點,繼續努力用改革創新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作 者 簡 介

應傳鋒(筆名:應峰),男,1964年7月出生,河南信陽市人。1994年到東莞打工,通過自學文學寫作,先後在報社,雜誌社做過多年記者,編輯。本人從2001年開始在南粵多家報紙雜誌上發表文學作品近200篇,有30多篇文學作品獲獎。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優秀企業家黃淦波:汗水澆出森林綠,賦予祖國春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