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現實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科幻是什麼?

很多人覺得,科幻就是科學和幻想的組合詞,是遙遠的事,是幻想。

所以我們看《流浪地球》的時候,不會真的對當下人類和地球的命運感到恐慌。

我們的目光可能會放在壯觀的行星發動機上,還有設計新奇的運輸車、太空飛船、地下城設施。

可是,對有的人來說,科幻從不是不著邊際的幻想,而是人類未來的預言。

那些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藉著同樣偉大的幻想家給予的靈感,製造出了許多改變人類生活的事物。

如果沒有科幻,以下這10大發明可能就不會出現在人類歷史中。

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會是怎樣呢?

1

登上月球的炮彈

1865年,三位勇敢的宇航員從佛羅里達出發,乘坐名為Columbiad的巨大金屬航行器,準備登上月球——凡爾納在他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設想了用發射炮彈把人帶去月球的情節。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從地球到月球》1865年出版後的英文譯本,以及各版本中的插圖

一百多年後,1969年,阿波羅11號帶著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了月球,與他們同時進行任務的還有在指揮艙坐鎮的宇航員邁克爾·柯林斯。指揮艙的名稱為Columbia——為了紀念凡爾納的第一個登月飛行器。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阿波羅11號的指揮艙哥倫比亞

凡爾納的這篇小說和後來G.H.威爾斯的《月球第一人》給了喬治·梅里愛靈感,梅里愛於1902年拍了第一部科幻電影——時長15分鐘的《月球旅行記》。

2

火箭

要登上月球,靠炮彈的射程當然是遠遠不夠的。

阿波羅11號能夠登月成功,最關鍵的那個人也是科幻小說迷。不過他的靈感來自H.G.威爾斯的《世界之戰》,小說描寫章魚一般的火星人用先進的武器橫掃倫敦和英格蘭。

1898年10月9日,瘦弱的16歲美國男孩羅伯特·戈達德登上了一棵櫻桃樹,極目遠眺,想起了剛讀到的《世界之戰》的情節——火星人能夠進行星際旅行來侵略地球,那地球人怎麼能去火星呢?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1926年3月16日,戈達德準備發射第一枚液體火箭

為了實現夢想,他最終發明了液體火箭和多級火箭,開啟了人類的航空新時代。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月球上的戈達德火山口都是以他命名。

不過,他所獲的榮譽都是在他過世之後。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他的太空夢常常被媒體嘲笑,火箭研究和實驗也缺乏資金支持。

在他1904年的日記中,戈達德寫道:“昨日的夢想是今日的希望,明日的現實。”

3

核能

H.G.威爾斯的科幻小說不僅給人類的太空時代種下火種,也開啟了核能時代。

他的小說《獲得自由的世界》被稱為“第一次出現原子彈的小說”,描繪了人類將原子能作為能源的烏托邦社會。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H.G.威爾斯在月球上也有一個屬於他的“坑”

這部小說出版於1914年,原籍匈牙利的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於1932年讀到了這部小說,1933年提出了中子鏈式反應,1934年一起與費米申請了核反應堆的專利。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西拉德與費米申請專利的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德拉極力促成曼哈頓計劃的產生,使美國先於德國研製出原子彈。戰後,西拉德積極推進核能的和平利用。

1958年,西拉德獲愛因斯坦獎,1959年獲原子能和平利用獎。

4

潛艇

而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不僅開啟了地球人對登上月球的夢想,也激勵了人類區探索廣袤深邃的海洋世界。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左:鸚鵡螺號插圖

右:西蒙·雷克與阿爾戈一號

《海底兩萬裡》讓生於新澤西鑄造匠人之家的西蒙·雷克無比痴迷,他立志造出能像鸚鵡螺號一樣在海底航行的潛艇。1894年,他向美國海軍提交了第一個模型,阿爾戈一號,並於1895年成立了新澤西潛艇公司。最終,1898年,他的公司造出了首次在公海航行的阿爾戈號。

西蒙·雷克還收到了凡爾納的祝賀信。

5

直升機

凡爾納不愧是“科幻之父”,他的超前設想不僅激勵美國人實現了探空和海洋的探索之旅,還給了俄羅斯人靈感,造出了在地球上非常好用的直升機。

在凡爾納的小說《征服者羅布爾》(又名《雲之帆》)中,他描寫了一種能直上直下的飛行器,這個東西俄羅斯男孩伊戈爾·西科爾斯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歲時,他就成功製作了一架橡皮筋動力的直升機。1908年,西科爾斯基看到萊特兄弟製造的載人飛機飛行的新聞,下決心將飛行作為自己的事業。

此後,西科爾斯基移民美國,造出了許多飛機,但是由於技術限制,一直沒有製造出直升機。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西科爾斯基試飛VS-300

1939年,西科爾斯基終於製造出了第一架能飛行的直升機樣機VS-300,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1942年,根據VS-300改進的R-4直升機投入量產。他設計的單旋翼帶尾槳直升機也是現代直升機常用的形式。

6

電擊槍

關於太空探索,曾經有一個經典的議題——“為什麼我們不把花在太空項目上的錢拿來先解決地球上的問題?”美國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約等於2007年的1360億美元。

不過,科幻帶來的靈感不僅讓人類飛往月球,也確實幫助地球上的人過上了更安全的生活。

電擊槍的發明就是一個例子。電擊槍的發明人傑克·科弗曾在NASA工作,作為物理學家為阿波羅計劃出力。1969年,他完成了兒時夢想的發明——“湯姆·斯威夫特的電氣來復槍”,也就是未來美國警員配備的電擊槍。Taser就是Thomas A. Swift’s Electric Rifle的首字母簡寫。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左:湯姆·斯威夫系列

右:電擊槍

湯姆·斯威夫特是在20世紀初期非常受歡迎的少年科幻冒險小說的主人公,該系列出版了100多冊。

根據美國2009年進行的調查,電擊槍的使用令警員受傷的情況降低了76%。

7

會飛的汽車

我們總是在科幻電影中看到汽車在天上飛,《回到未來》《第五元素》《星球大戰》《銀翼殺手》……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科幻電影《第五元素》中的飛車場景

為什麼在現實中還沒有相關的發明,來解決城市道路的擁堵問題?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PAL-V公司的飛行汽車

其實早在2000年,就有公司開始進行模型機的實驗了。2018年3月,丹麥公司PAL-V開始接受飛行汽車的商業訂單。不過車主要有飛行執照才能駕駛這種會飛的汽車,首輛飛車將於2019年交貨。

8

萬維網

World Wide Web——萬維網創造者蒂姆·伯納斯-李的靈感來自亞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撥往“弗蘭科斯坦”的F鍵》。在這篇小說中,亞瑟·克拉克構建的電話網絡變成了邪惡AI,控制了金融、軍事,引發全球大暴動。

這位未來的計算機科學家在9歲的時候讀到了這篇科幻恐怖故事,從此開始在自己的大腦中構建新的網絡世界。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伯納斯-李當時使用的電腦,也是世界上第一臺網絡服務器

他因“發明萬維網、第一個瀏覽器和使萬維網得以擴展的基本協議和算法”而獲得2016年度的圖靈獎。

與那些靠互聯網賺大錢的人不同,蒂姆·伯納斯-李將他的發明無償交給世界使用。

9

手機

手機的發明要感謝一部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

當時在摩托羅拉公司工作的馬丁·庫珀看到了1960年播出的一集《星際迷航》,於是決定開發出這樣小巧的手持移動通訊設備。他說:“當我看到劇中的考克船長在使用一部無線電話時,我立刻意識到,這就是我想要發明的東西。”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星際迷航》中的手機原型

1973年,摩托羅拉開發出來了第一部商用手機,庫珀撥通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手機的通話,他打給了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競爭對手喬·S.恩格爾博士。

貝爾實驗室早在1940年代就研製出了移動電話,但是因為體積太大,無法推廣。

接下來的10年間,庫珀帶領團隊對手機進行了5次技術革新,使摩托羅拉的手機重量減輕到了450克。

1983年,摩托羅拉第一部手機面向市場出售。

2019年,我們手中的手機,打電話只是其中一個微小的功能了。

10

平板設備

《星際迷航》不僅給發明家靈感,讓他們變革了手機通信,還使他們把平板設備帶到了我們面前。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在《星際迷航:下一代》劇集中,每個角色人手一個平板設備,看起來科技感十足。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這種“觸控式平板設備”在劇集中是一種個人權限顯示設備。後來,幾乎所有的平板設備都以這個設備為原型進行了功能和外觀設計。

那些曾經存在於科幻小說和電影的東西,已經被創造了出來。

昨日的科幻已經變為了今天的現實。

人類對未來的想象構成了科幻的魅力。

正如阿西莫夫所說:“今天的科幻,將成為明天的科學事實。”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福利時間

在留言區分享你與科幻的故事

將獲得牛津通識讀本《科幻作品》

給你的科幻漫遊提供指南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科幻作品》

Science Fic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ISBN: 978754476839901

定價:39.00元

出版:譯林出版社

購買

在當今世界,科幻作品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以小說、影視、電子遊戲等形式深深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卻依然面目模糊、充滿爭議。

科幻文學研究者戴維·錫德教授將這一重要敘事類型細分為幾大主題,梳理了太空旅行、地心漫遊等傳統題材的演替,以及人工智能、後核時代、生態災難等新興題材的崛起,以此揭示出科幻作品的多元性和複雜性。

科幻作家、學者吳巖教授作序推薦。

今日的科幻,明日的现实

維醬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