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食142--滷蝦油花生米拌蘿蔔皮

民間美食142--滷蝦油花生米拌蘿蔔皮

齊鳳池

在我的家鄉大小飯店的酒桌上,有一道小菜很招人。其實,這道小菜很簡單,就是滷蝦油拌花生米和蘿蔔皮。

這道菜在酒桌上流行了有十來年了,而且常吃不敗。這道菜究竟是誰發明的,至今還沒人申報專利。儘管,沒人承認這道菜是自己發明的,但它卻贏得了人們的器官大開和嗜好喝酒的人嘴的青睞。

有人說,為人類發明一項科研成果,不如為人類發明一道菜貢獻大。這話我認為有道理。發明一項科研成果,流行也就是個三五年的事,因為科學發展得太快了。專利每分每秒都在誕生。就說前幾年的BB機和VCD吧也就是三五年的風光,很快就成了工業垃圾。而發明一道菜,也許讓人吃一輩子,甚至成為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菜系,這點我還真不是誇張。

滷蝦油拌花生米蘿蔔皮做法很簡單,首先用溫水把花生米泡起來,剝去皮,然後把紫心蘿蔔洗淨,用小刀銑成一塊錢硬幣大的圓片,綠色的皮朝外,蓋在花生米上面,吃的時候,撒上好的滷蝦油一拌,就酒吃最好。這道小菜的特點:鮮、鹹、香、脆、爽。唐山人嗜好喝酒的都愛吃這道小菜。因為這道小菜既省事又方便。人人都會做,家家都有做菜的材料。我平時喝酒總少不了這道小菜。山珍海味,飛禽走獸咱預備不起,滷蝦油花生米家裡一年不斷線。因為唐山是花生產區又是沿海城市,這兩樣不缺,蘿蔔一年四季都有。現在的農村蔬菜大棚裡,反季節蔬菜什麼都有,你想吃什麼農民種什麼。吃好喝好已經成了人們生活的第一要務了。

說到滷蝦油,唐山的樂亭、唐海、灤南有的是。比超市裡的要好的多。真正好的滷蝦油打開瓶子蓋一聞,噴香!超市裡三五塊一瓶的滷蝦油打開蓋一聞,有一股臭魚爛蝦的腥味。好講究的人是不吃滷蝦油的。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我們生產隊拉著一車玉米到海邊換毛蚶,在海邊我親眼看到了做滷蝦油的過程。

在臨近海邊的地方,有一排水泥池子,漁民把打撈上來的蝦米,皮皮下,小螃蟹都漚在池子裡發酵。有漁民穿著膠皮靴在池子裡來回踩,手裡還拿著棍子攪和。池子邊上起碼有上萬只大個的綠豆蒼蠅在集體合唱。而且我聽出了有好幾個聲部。等蝦米,皮皮下,小螃蟹都發酵好了,上面就漂著一層青色透明的液體,從老遠就能嗅到一股濃縮了的海鮮味道。漁民們用大馬勺把滷蝦油撇出來,第一層是最好的滷蝦油。一斤能買好幾十塊。這樣的滷蝦油很少有人能吃到。市場上買的那都是摻水的,或是最差的。

每年秋後或冬天,我們衚衕裡總有趕著小驢車買滷蝦油和滷蝦醬的。他的滷蝦油分好幾種,最便宜的八塊,好的三四十。每年我都打一斤,留著吃。

所以,在我那裡吃滷蝦油拌花生米蘿蔔皮最方便。因此很多喝酒的人都愛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